建党百年【59】| 公共管理学院暑期观影活动走心收官(上)
发布于 2021-09-21 18:4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回顾祖国的发展与进步,继承和发扬党的精神,缅怀革命先辈,进一步加强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暑假期间我院分党校组织开展建党一百周年观影活动。
本次活动采取线下观影的形式展开,各党支部通过自行组织观看红色主旋律影视剧,重温自党成立以来的峥嵘历程及伟大成就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及奋斗精神,并交流分享观影感悟。
1.2019级硕士生行管党支部
《觉醒年代》讲述了新文化所处的那段时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展示了100年起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的不断追求真理并且慢慢摸索,摸索着就中国的道路。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当时中国唯一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和奋斗。
在这部剧中,我最喜欢陈独秀这个人物。因为他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无惧,国必不国。”所以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报效国家。 作为21世纪的新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培养自己报效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其境中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五四运动的精神绽放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让复兴之路在新的无数青年脚下越走越长。
——马旭飞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砥砺奋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在风雨中不断前行,《觉醒年代》讲述了伟大的先烈们在最黑暗的年代里最先觉醒,同各种黑恶势力作斗争,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放眼如今,百年后的中国,脱胎换骨,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成功,让老百姓都吃上了热腾腾的大米饭,千万学习发出朗朗的读书声,如同一曲高歌,歌颂着中国的希望。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醒了。东方古国,泱泱中华,迈着阔步走向世界前列发出时代最强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百年前,丧权辱国的笔笔条约,因为落后,所以挨打,百年后,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讲话,因为这里是中国。
我庆幸自己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身处枪林弹雨,没有炮轰连天,没有尸横遍野,没有傀儡乱世。我脚下的土地是让我每夜能安心入眠的保障,当五星红旗在蓝天飘扬,我就知道我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正保护着我。每一缕空气,每一粒米饭,每一口干净的水,都是曾经的他们所幻想而又不可及的,身负使命,为国为民,位卑敢忘忧国。
——汪晓燕
2.2019级研究生联合党支部
《觉醒年代》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该剧展示了100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的不断追求真理,并且慢慢摸索着救中国的道路。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当时中国的道路,也是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和奋斗。
青春理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理想。100年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理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时代画卷。我作为新时代青年人要将爱国铭记于心,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时期,走向第二百年目标实现的赶考路上,更应接过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奋斗圆青春理想,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许琰
《觉醒年代》是一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暑期观看了这部电视剧收获颇丰,我了解到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空前惨烈的第二年,趁德国在欧洲战场分身乏术,日本加紧了在中国的扩张。在此前后,自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被迫流亡海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中国依然没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地步,军阀混乱、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摸索思想启蒙,他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觉醒年代》清晰展现了这一过程并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 刘源宏
3.2020级行管硕士生党支部
《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表达了共产党人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爱国情怀,传播了爱国爱党的正能量。
伟大事业点燃不老青春。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于人身。”百年前,一代青年为中国该向何处去而艰难求索;今天,吾辈青年党手持历史的接力棒,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让复兴之路在亿万青年脚下不断延伸。无论走多远,都不忘记来时路,让我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坚定不移跟党走!
——张悦
最近,我看了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与其他电视剧不同的是,这部剧每集都讲述了一个小故事,通过一个个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为信仰奔走,为信仰奋斗,为信仰牺牲一切”的情怀。片中对于人物的表现,对于故事的挖掘,对于细节的捕捉,都让我为这些优秀党员而感动,让我为之震撼。
每一集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打动人的地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集,讲述一位平凡的父亲建衣冠冢,守20多年空坟,为身为共产党的儿子保护珍贵资料的故事。1927年,张人亚冒着生命危险逃回老家,交给父亲张爵谦一个包裹让他保管。张爵谦生怕被人发现,把包裹当命一样守护着。张爵谦出门摆摊,目睹了热血青年高喊反国民党口号。国民党特务赶了过来,当街击毙了一个热血爱国青年。张爵谦无比惊恐,但还是在信念的支撑下苦守着包裹,并为多年不归家的儿子立了衣冠冢,一守就是22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张爵谦这才放心把包裹交给了共产党。导演诗意地呈现了这段默默的坚守,只有镜头缓缓移动,岁月渐渐流逝,老人头上白发更多,坟头的小树长成大树。
剧中的人物是伟大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终身。他们每个人都有理想,有信念,都值得我们敬佩,让我们牢记如今的中国共产党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为党奉献的信念。
——温小雨
《建党伟业》主要展现了武昌起义、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恢复帝制、蔡锷讨袁、张勋复辟等历史事件。同时也这段历史时期,全中国正处于大的变革和动荡中,所以除了以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以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影响历史变革的人物。以袁世凯、张勋为代表的北洋政府,以康有为、载沣代表的保皇派,以孙中山、蒋介石、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以胡适、梅兰芳、周树人、杨昌济、蔡元培为代表的文化名人等等。各方都实践着自己的救国方案,总体上呈现的是资本主义方案与封建专制方案的斗争与妥协。
这也表明,资本主义方案具有软弱性,很难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这一方案仍然只是代表少数人的阶层,维护既得利益者,并没有代表社会最广大阶层的民众,例如工人农民这些无产者。而这些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历史条件和必要前提。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在社会阶层中占最大比重的底层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者的意愿。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也把握住了历史规律,带领中国走向独立、走向富强!
——吴培豪
虽然已经看多好几遍《建党伟业》,但是好的电影就得一遍又一遍的看,不停的温习,不停的回味。经历过建党100周年的关键时刻之后,对电影的认识更加深刻,折射出了我党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从红船到航天船,中国共产党人从筚路蓝缕到星际探索,靠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勤奋努力,更是党的领导和凝聚人心。
站在建党100周年的时间点回溯之前,我党坚持走中国道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服务人民为遵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愈加生机勃发,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就是这一伟大历程的代表人物,为他们致敬!展望未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将迎来建国100周年,乡村振兴,最终将实现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身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既为以后将要参与到伟大建设而激动,也深知自己水平远远不够,因此要从自我做起,踏踏实实提高自我,将青春融入伟大征程!
——殷启洋
看完《建党伟业》这部影片之后,对我震撼颇深,这是一段历久弥新的历史,是一段气势恢宏的历史。一个个历经无数磨难与打压的英勇革命者不断探索中国的前进道路,而我们的党也正是在国家危难时期建立和成长起来的。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国家危在旦夕,如果没有那些仁人志士,我们将会沦落到何种地步,这是无法想象的,忆往昔峥嵘岁月,未来仍是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
回望历史,是需要勇敢之心的,因为它承载着屈辱与压迫;回望历史,是需要敬畏之心的,因为它撒满了鲜血与热泪;回望历史,是需要反思之心的,因为知晓感触过去的苦难方能成就未来的强大。看完影片,有感动,有震撼,但更多是钦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向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光辉道路,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而我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国家的未来将更加美好,而我也将努力学习,致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才智!
——张家豪
时逢建党100周年,支部组织党员同志在家观看红色电影,并给与了一些优质的影视作品推荐,这是学生有效参与党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也观看了一些红色影片,包括粟裕大将、亮剑等影视作品,但是让我感到记忆深刻的影视作品还是中国医生,这部影片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全景式记录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再现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抗疫故事。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第二,妇女与青年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电影中真实表现出了女性医务工作者和青年群体的积极作用。早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当时的90后还是被守护的群体,但如今4.2万的援鄂医务工作者中有2.8万人是女性,1.2万余人是“90后”,且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还有积极参与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等,还有现实中参与到各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返乡大学生,青年群体无疑是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三,尽善尽美的人性光辉。电影开始前金银潭医院全院大会的“针锋相对”;张定宇院长的妻子感染后都没有床位;病人被宣布死亡时,医生始终不放弃做心肺复苏;文婷主任那句:“生活总是要继续的,我们要让她们回到原本的轨道上去”;方舱医院里病人们齐跳《火红的萨日朗》等等都在展现着人性的光辉,电影并未将医生描绘成超人,但是却侧面展现了英雄的武汉人民。
总而言之,这是中国医生。这也是中国力量!期待有更多中国系列的影视作品,让文化自信也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成纪宏
4.2020级研究生联合党支部
今天我们共同观看学习了《建党伟业》,影片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当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影片真实地还原和再现了历史,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历史风云变幻之中,受到感染和感动。
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这部电影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全新的和直观的了解。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被演员们鲜活形象地演绎了出来,他们的精神和信念感动着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一代代人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历史。我们要万分珍惜今天的胜利成果,继续努力下去,完成先辈们未竟的事业。我们应该牢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祖国繁荣昌盛,更谈不上人民幸福安康。作为祖国明天的接班人,我们更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发奋图强,为祖国繁荣富强。
——闫妍
《建党伟业》这部影片中,把各个阶层的爱国主义情怀都描述的淋漓尽致,不仅体现在伟大的人物身上,也体现在很多青年学生身上。影片中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等人积极寻求救国之路,将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连,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伟大的理想,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为救国学习先进的思想,这些伟人都承担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影片也以宏大场面展示了五四运动中广大学生群情激昂的爱国主义运动,展现了青年献身救国的决心。
面对强权,中国青年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临危不惧,为了心中的正义不断发声。影片将历史人物及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和爱国热情采用生活化的叙事策略展现出来,告诉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肩上要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不断奋进,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亦将抱着坚定地信念理想,勇往直前。
经典频传,英雄精神历久弥坚;光影流转,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回望历史,不仅仅是缅怀先辈,更重要的是激励后辈奋勇前行。在观影过程中随着剧情的推进,影片中一个个精彩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一段段精彩的台词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在与革命先烈的隔空交流中,我院学生党员从对历史的过往中获取现实的启示,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并表示,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早日成长为对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青年。
——唐梅
图文来源/ 公共管理学院分党校
编辑/ 辛玲
审核/ 姚晨阳
责编/ 杨琬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