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营山”2021年第79期(总第155期)】

发布于 2021-09-21 18:46

家乡变化 简大锤 - 农家仙田

踏古访今游园记(外一篇)

◎李琴

 

营山城东有白塔公园,园因清道光年间所建回龙塔(俗称白塔)而得名。中有北门河穿园而过,将园分南北两部。

南园白塔独秀,再现耕读原乡风貌。公园牌楼正在此边,外临芙蓉大道与营渠公路交汇处,上有楹联“塔启文运贤俊辈出兴华夏,园来紫气洞天重开誉巴蜀”,记白塔由来,述兴文之志。

入园,即见主建白塔的营山县令杨上容着官服、手扶书匣立身像。移步向前,逐次可观“骑牛朗读、堂前教子、寒窗苦读、书院育人、艰辛赴考”等主题人物塑像,细节写实,栩栩如生,并佐以浮雕墙画和邑人诗文多处,还原了古时学子耕读立身孜孜以求的生活情态。

随“艰辛赴考”学子步履,拾级而上,迎面一堵浮雕墙。墙左面为回龙塔记,概述白塔由来,据传杨上容来营后,闻营山人才辈出却科考多舛出营不得,便观营山地势,看县城形状若船,被南门河、北门河所围,四方有水,船无桅杆无法靠岸,遂在城东梅家梁上建回龙塔,以昌文运。墙右面则以“邑令堪舆,择址建塔;宝塔屹立、巨笔倚天;贤俊辈出、文运出震”为序,载文并画述邑令杨上容修文之功,营山“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盛。又登浮雕墙左侧石梯上行,抬眼即是白塔。自白塔建造以来,一直为营山地标建筑,其塔身一、三、五、七、九级门、窗上有横额楹联,分别为“回龙塔”、“砥柱回澜波澄朗水、奇峰拔地秀启绥山”、“威震山河”、“小鹰塔”、“光耀紫极”、“文运出海”,朗声念读,有慷慨陈志之气。信步绕塔,遥想当年文士气度,又见“考场作文”人物塑像,移步细读“营山县宋明清进士名录”墙,可体悟古人金榜题名得偿夙愿之幸。

再踱步过进士坊牌楼入进士园,目之所及,便道小径交错相通,绿草如茵绿树成荫;竹栅沿路设立,鲜花点缀其间,清风拂面又闻鸟语。便道旁、小径相交处,分别立有“于式枚、侯度、侯於蓟、蔡国藩、李初元”等10位营山进士塑像,随道游走,观塑像,品读进士生平,得窥本地“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优良传统。

进士园内,有公园侧门、休闲平台、白塔广场由南至北以直道连缀穿过;可由南面公园侧门旁右行上弯道,行至上容楼,登楼可学古人赋诗抒怀,下楼可直达如意廊、自在亭休憩;后由弯道折返,并沿内穿直道北行,经白塔广场直走三孔拱桥,过北门河入白塔公园北园。

北园水色光影,凝聚营山新城气魄。北园占地约600亩,以新时代广场、文运湖为中心,奥体中心、群众健身场所与城市规划展览馆、政务中心分列广场东西,是营山未来行政、文化、体育中心。

自三孔拱桥步入北园地界,过滨河路后,可先上右边坡道往奥体中心。路上有流水山石小景,鹅卵石铺底,若干山石形态各异矗立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镌刻在12块大石上,遒劲醒目,清水缓流没过鹅卵石,不由得让人想到教化于民,润物无声。东望,约百步处即为造型独特的奥体中心,整幢建筑如白盖墨绿方斗置于白色方台,像极了印章,似为北园正其名,扬其势。再向左前方,行至文运湖边,湖面开阔,阳光普照,波光粼粼;下阶至亲水栈道漫步,可见湖水清冽,水草丰茂。出亲水栈道左行,即是新时代广场。

最为人称道还在文运湖的夜间。凭水临风,忽音乐声起,《走进新时代》悠然入耳;湖中喷泉迸射,水柱高低起伏,摇曳生姿;湖畔舞台灯瞬间点亮,照向水柱,流光溢彩;远处高低错落的楼群,由东到南至西连缀成片,被精心设计为“环幕电影”显示屏,红橙黄绿青蓝紫,光彩渐欲迷人眼。湖中的水幕电影,光影间如真又迷离,音乐则为其注入灵魂,远处又色彩变幻,让这一方化作了不夜城。

白塔公园一桥通古今,两园各千秋,可通幽可熙攘,可缓缓游矣!

 

河畔遐思

 

千年的风云悄然消散在营山的天空,只有那南门河、北门河静谧无言,缓缓流过岁月,品咂物是人非的沧桑。

千年,对于河流来说,如同一朵浪花翻涌的刹那,见惯了鱼虾欢游、女子浣衣、孩童戏水、主妇淘菜、男人劳作……不知不觉,人们也将这河化入了美丽的乡土情怀,“小桥流水人家”道出人们对河的亲密,水流无限恰似多情泪,流出河的深情。

曾经以为这样的欢欣会是永远的相惜,没料到变故就如一声猝不及防的平地惊雷,人们与河渐行渐远:两岸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拨又一拨的人们涌入这水泥森林,数不清的物什被抛入河流,城市的无数管道,喷涌出一股股带着难闻气味的浓汁拼命注入河道……

清清的河水早已成为传说,鱼虾早已消失了影踪,浣衣的女子、嬉戏的孩子、辛勤的主妇、劳作的男人……早已忘记了河流,掩着鼻子仓皇远走。河流如墨,风景不再,它只是一抹人们刻意放大的墨迹,渲染出人与河相背离的悲凉。

河流只能茫然地看着人们,千年的相惜相守怎么说变就变了,它不明白,它不懂得什么叫城市发展,不能区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它只是曾经和人们相好千年的河,它只是想回到最初!于是它试着提醒懵懂的人们,不要忘记它,不要远离了朋友,于是一场场洪水不期而至,那裹带着数不清的垃圾物、带着异味病害的洪水一次次冲刷着人们的良知,一次次催促人们深思怎样和“老朋友”打交道。

终于,改变历史激动人心的这一天来临了,这一天风展红旗如画,锣鼓阵阵喧天,人流穿梭如织,人们终于将眼光投向了久违的河,眼光里有伤感,有深思,更有自信、期待和兴奋。

机器轰鸣,工人奔忙,人们豪情满怀,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淤积堵塞、水流不畅的河道被人们用“手术刀”疏通了脉络,重新焕发出生机;建设美观实用的防洪堤,是为了平息河流的愤怒;铺设截污干管、兴建闸坝、建设污水处理厂,彻底改变两河的水质,意在为河流重新梳洗打扮……还有太多太多的工作等着人们去设想,去完成,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让碧水重现,让人水和谐的时光再现。

河流悄悄说:回来吧,回到最初。

人们期盼着:明月清风流水淙淙,再闻岸上踏歌声声。

闭上眼睛,在心里沿北门河漫溯:徜徉在诗意田园,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远眺白塔的秀丽身姿,追忆似水流年;移步云凤书院,聆听百年不息的书声琅琅;陶醉在亲水文化广场,掬一捧清凉的水,与朋友们洒水嬉戏;再悄悄悄悄地来到云凤湿地公园,看白鹭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再换一种心情投入滚滚红尘,沿南门河漫游,看路人比肩接踵,熙熙攘攘投奔繁华;看商铺鳞次栉比,竭尽所能夸耀物品的富饶;看人们喜怒哀乐,品味世间百态;华灯初上之时,水面浮现出霓虹变幻的色彩,人们携手散步在岸边,水的安闲与城市的张扬互相映衬,营造出城市的一张一弛。

河流无言,人间有爱。试问东流水,风景旧曾谙?


作者简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