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一名研究生有没有科研潜力?
发布于 2021-09-21 19:19
凡星标读者,后台回复“星标”,
并发送星标截图,即可免费领取
《2021年不收版面费期刊汇总表(附投稿邮箱)》
怎么知道一名研究生有没有科研潜力?导师们是如何评价的?
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本科生提前规划读研、以及研究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至关重要。
高校教师对此也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一:性格特点
众所周知,成为研究生,就意味着进入实验室配合老师从事科研工作。从事科研工作,需要相关人员专注、锲而不舍、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诚信等等优良品质。这些性格特点都是做学问应该具备的。
评价标准二:学历与成绩
高校是一个比拼学历与成绩的地方。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被期望学历高、成绩优。可以说,学历与成绩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此外,高校招生与单位招聘,也往往限制第一学历或要求211等。
评价标准三:理论功底
这里所说的理论功底主要指数学、物理、计算机、英语等相关学科理论水平。比如,理工科相关研究工作往往可以转化为数学、物理问题,以数学、物理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并验证相关方案。最后,将研究成果写成英文学术论文进行发表。这些基础学科是科研工作的基石。
评价标准四:科研项目经历
研究生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科学研究,从事纵向项目与横向项目相关研发工作。如参与实验室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防科技及军民融合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联合基金培育项目、重大科技专项与工程、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以及其它纵向、军工、横向、成果转化等项目。这些科研经历也是一种科研实力。
评价标准五: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包括奖项、论文、专利、著作等等,它们是科研工作开花结果的产物,是科研实力的主要指标。奖项如数学竞赛奖、物理竞赛奖、科技竞赛奖等;论文如SCI、EI、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等;专利如国防专利、国家专利等;著作如教材、国家精品教材和论著等。这些学术成果都是科研人员追逐的目标。
科研实力评价标准很多,本文仅列举了主要条目。它是研究生做学问的导向。
本科生需要对标相关标准,提升自身素养,为申请硕士、博士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以上内容均由来研在线科研教育平台签约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郑老师提供
© 本文版权归 “来研学院” 所有
欢迎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
出品 | 来研学院
更多课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