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最后,我会变成你吗》前言

发布于 2021-09-21 21:48

   奥斯卡提名电影《 THE FATHER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展现了‎‎阿兹海默氏症患者眼中困惑、错乱、孤独的世界。

失智症

失智症,其英文Dementia 一字来自拉丁语(de- 意指“远离” + mens 意指“心智”);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最常见的‎‎是阿兹海默氏症 。

作为失智症多年病患的家人,同时作为一名认知心理学家及身心灵修行者,我对这场疾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即将出版的新书《最后我会变成你吗》里面,我希望透过自己独特的视觉角度,与大家分享当中的感悟。

一则笑话、一部悲剧、一场恶梦、还是一堂课?

*一则笑话

失智症,有时候听起来就象是一则笑话。

某一天,四位老头围坐在庭院里聊天,各自诉说着自己的最近冒失的状况。

第一位老人说:「哎呀!我真的很健忘啊,每天拿起报纸时,我都忘了是要开始阅读,还是已经读完了?!」

第二位老人接着说:「那算什么,我每次脱了裤子坐在马桶上的时候,都忘了是要拉呢,还是已经拉完了?!」

第三位老人不甘示弱的回应:「我躺在床上,都不知道是已经睡醒了,还是准备要去睡觉?!」

这时第四位老人缓缓地开口说道:「唉⋯⋯你们的情况都不算什么,我的失智更是严重,是这样的⋯⋯」

大家等了良久,他还是没有说出一句。第四位老人不是忘记了想要说什么,而是他已经忘记自己还没开始说。

Q1

*一部悲剧

失智症,有时候听起来又像是一部悲剧。                  

 阿兹海默氏症题材电影《依然爱丽丝》

Q1

在希腊神话中,就曾有一段类似失智症的悲剧故事,主角是黎明女神伊奥丝(Eos)与凡人提索纳斯(Tithonus)。美丽的伊奥丝爱上了人间的美少年提索纳斯,她把提索纳斯带回自己的宫殿,两人结婚生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伊奥丝有一个遗憾,就是自己是永生的女神,而提索纳斯只是凡人,终有一天会死去,两人根本不可能天长地久。于是伊奥丝去恳求万神之王宙斯(Zeus),请宙斯赐予提索纳斯永恒的生命。在伊奥丝苦苦哀求下,宙斯施法让提索纳斯得到了永恒的生命。

伊奥丝高兴至极,匆匆回去跟爱人重聚。但随着时光逝去,伊奥丝发现提索纳斯的身体慢慢产生了一些变化。他俊朗的面孔长出许多皱纹,肌肉开始萎缩,而且身体越来越虚弱,常常会忘记事情。伊奥丝才恍然大悟,这原来是每个凡人必经的生命阶段,叫做「变老」。提索纳斯虽然得到了永生,但毕竟他只是凡人,就连宙斯也没法给他永恒的青春。

伊奥丝看着提索纳斯慢慢地老去,跟从前相比,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万年过后,提索纳斯的力量与知识完全消失,并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嘴里不断喃喃自语。最后,他只能用孱弱的四肢爬行,卷缩成一只蟋蟀模样。眼见提索纳斯的衰退老化,伊奥丝再也无法面对。从前海誓山盟的爱情也在逐渐一点点慢慢瓦解。最终在不堪重负、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伊奥丝含着泪水把提索纳斯放入一个漂亮的笼子里,而她可能是世上第一位失智症病患的照顾者。

Q2

一场恶梦

在现实生活,失智症不管是对患者或是其家人来说,其实都是一场恶梦。

《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剧照

Q2

这就像是上天开的一场无情的玩笑,患者在还没有死掉之前,就被迫灌下了孟婆汤,在人间经历一场没有终点的遗忘。

失智症已被证实是一种"无法逆转"的疾病。“无法逆转”,就是患者的情况只会一直恶化,不可能再回复到原点,那个原有的自己已经一去不返。失智症最大的特征,就是在不知不觉地开始,然后轻轻地、缓慢地进展,等到被发现的时候,所有的病变都已经到位,而治疗的时机也已经过去。

而当中最恐怖的方面,是疾病所伴随的日益增加的无助感,患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智与记忆逐渐消失,却什么也做不了。有时候,患者会突然失去定向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又或是忽然忘记应该怎样回家。有时候,患者很想要说话,但不管怎么努力去想,就是无法想出那经常挂在口边的东西或名字。即使是日常的对话沟通,也会感到无比的吃力及困难。整个人跟自己一点一滴地失去连结。那这样的人,到底还能留住什么?还可以为什么活下去?在疾病的侵蚀下,患者没有了过去,没有了未来,对生活、对生命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

至于患者家人,眼看彼此的关系变得疏离,变得越来越陌生,感觉就像被亲人遗弃。那些彼此间曾经无比珍贵的回忆,那些多年来不离不弃的互相承诺,如今就只剩下自己孤独地去承继。家人不仅需要时刻劳心劳力地照顾患者,还要面对患者的喜怒无常与性情大变。逐渐地,爱与包容在慢慢磨灭,甚至可能最终导致精神崩塌。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也许不仅仅说的是孝心或爱护,而是那份能承担漫长精神折磨的心力与能耐。这种对生活、对生命的深深无力感,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承受的身心负担。

但失智症真的只能这样吗?

Q3

“失去的”艺术并不难掌握。许多事情终究会失去。这种失去并不意味着灾难,我唯一能做到的是,活着当下,不被击垮,不因“失去的”无法掌控而被击垮。          

                       ——Elizabeth Bishop

 《依然爱丽丝》剧照

Q3

最后一堂课

在新书里面,我将会描述老爸在这几年间,随着理智及记忆的逐渐丧失,因而出现了种种个性及价值观上的转变,他真的像变了另一个人似的,但那个全新的他,却远比从前的他活得快乐自在。我希望透过自己三个独特的身份,既是患者的家人、又是一名认知心理学家及身心灵修行者,跟大家一起从这个看似无比恐怖的恶疾中,发掘出疾病带给我们的另类启示与生命智慧。当然我不可能说失智症是一个好东西,它肯定是一个你这辈子都不愿意碰上的疾病,只是从失智的老爸身上,我体会到失智者确实拥有许多令人羡慕又妒忌的生活态度及幸福思维。

我从意外康复后,也开始踏上了身心灵修行的道路,作为修行者,我最想做到的就是「活好当下」。可是我慢慢发现,不管自己多么努力去学习,好像都只是在努力地模仿,始终无法做到真正的「活好当下」。但失智后的老爸,他瞬间便放下了过去,不担忧未来、也不再与人比较,他想要的就勇敢地伸手争取,不想要的就直接说不。他不会因为想要讨好谁而委屈自己,只会将自己的需要及感受放在最应被重视的位置。他过着简单就是好、足够就是好的生活,饿了就马上去吃,累了就停下休息,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跟身体可说是百分百的连结在一起。我甚至觉得他越是失智,就活得越是幸福快乐,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我反问自己,难道我作为健全的正常人却要等到失智,才会学懂如何活得快乐、活好当下。

也许这说明了一个事实,很多时候让我们苦恼、让我们活得不快乐,其实跟我们的脑袋有重要的关系。我们所推崇的生活效率及成功价值,其实才是生活中不幸福的元凶。我一直认为老爸的人生一无是处。从小,我都没有在他身上学到过什么,相反我时常害怕自己从他那里遗传了什么。但濒死回来后,我终于明白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也没有一种的人生是毫无价值的,只在乎有没有深邃的眼睛从中看到那点光。

忽然间,我看见了老爸对我的教导,可能这是他跟我上的唯一一堂也是最后一堂课⋯⋯ 

— END —

正念.认知.疗愈

奇迹博士钟灼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