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收藏有三难 ,你都冲破了吗?

发布于 2021-09-22 00:20

所谓古玉难玩,其难有三:

一是古玉难求,二是古玉难辨,三是古玉难赏。

黃玉神獸

EUR 4,207,500

一、古玉难求

中国可谓“玉文化之国”,因为只有中国才欣赏玉,懂得玉文化,西方的老外只欣赏晶体类钻石,这大概缘自东西方民族性格不同,而导致异样的审美情趣。老外性格外向,喜欢直来直去,因而钟爱通明透亮的宝石;华人性格内敛,讲究含蓄蕴藉,总觉钻石灿烂,眩目张扬,且一览无余,缺乏内涵,因此欣赏精光内蕴、含而不露的宝玉。这也便是中国古人常常以玉喻人、以玉比德、以玉状美之缘由。

玉雕說唱舞人

HKD 31,480,000

中国的“玉文化”,实为贯穿古今的典型民族文化。一般说清代以前的玉器称“古玉”,汉代以前的玉器称“ 高古玉”。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发现精细石器——玉石以来,一直欣赏并崇拜玉器。在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之前的几千年间,华夏先人认为世间最宝贵的的物质就是“玉”。

《山海经》中关于“玉”的记载多达三百余处,而记载金、银、铜、铁,仅有寥寥几十处,可见古人对“玉”的重视与崇尚。因此,古人用“宝玉”制作尊贵礼器,献祀神祈与祖先,所以古玉在远古社会曾为“通灵神玉”。

诚如《山海经·西山经》所言:“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黄帝是食是飨……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

可知在古人心目中,只有“天地神鬼”才能享用“宝玉”。即便后来出现了金、银、铜器,“宝玉”的光辉依旧璀璨,代表天子权威的印玺,法定必须用玉制作,“玉玺”等同“御玺”,而王后、诸侯及大臣,只能用金、银、铜印。

“玉”字写作“王内一点”,普遍解读为“王者怀中之物”,所以上古时代的古玉又称“王玉”。“玉”本属稀少宝贵资源,古时即为西域小国贡献中原大国的上等贡品。

青玉雕辟邪

HKD 24,760,000

各国为抢夺玉资源,甚至不惜举国一战,正如当代各国为夺石油资源而爆发中东战争一样,当年商代武丁王“伐鬼方三年”,其实就是因为西域的“鬼国”拒绝贡“玉”,而出兵抢夺玉资源。古时玉器异常宝贵,也因玉器的加工难度甚大。玉质坚硬,特难加工,而古时工具不佳,全靠手工“琢磨”,一件精美玉器的成型可能耗费玉工几年甚至一生时间。

古时玉器是献祀的“神器”,古人制作时必怀异常虔敬之心态,倾注全部的心血和精力,绝非现代商品的机制工艺,缺乏感情与心神的投入。因此,高古玉器饱含先人的情感与灵智,其生命力穿越万年而不衰,其艺术性神奇精妙而绝美,举凡“鬼斧神工”、“出神入化”、“形神俱备”、“勾魂摄魄”、“超凡脱俗”、“空前绝后”类赞誉之词,舍高古玉器而岂有他哉?稀缺的资源加昂贵而精美的做工,所以,古代玉器实为帝王皇家拥有之物,一般平民是不敢也不能“怀玉抱璧”的。


因“高古玉”多为“神玉”、“王玉”,其面世均为古代帝王或皇族墓中出土,一般人墓中顶多有点石器、陶器之类,绝不见玉器。远古时期,部落首领“惟玉为葬”,王者自命“天子”即“天神之子”,生前佩戴“神玉”护佑,死后则须用玉器陪葬,由“玉神器”导引逝者的灵魂升天成神,返祖归宗,以便享受后裔奉祀,颐养天年。

古时葬俗“视死如生”,原始部落首领以及后代皇帝下葬,往往陪葬生前无比珍爱的玉器,所以精美的玉器多出自皇家陵墓。而皇家陵墓本来就少,再加防盗措施严密,所以世间显现的精美古玉就实在罕见了。

青玉雕辟邪

HKD 21,960,000

市面少见古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目前的法律规定还不允许拍卖出土文物,如 青铜器、高古玉,国内拍卖公司就不敢公开拍卖,致使很多古玉或是藏而不露,或是走私出境,如此想来,古玉露脸的机会还能多吗?

目前国内上拍的高古玉器,多以海外回流的身份合法化,出入变通,身价倍增。物以稀缺为贵,因此,年代开门的精美古玉,市场价格异常昂贵,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有钱的买主,皆为富商巨贾,并非古玉行家;而古玉玩家,又都缺钱,重器不得上手,只能隔着展柜玻璃,享享眼福了。

二、古玉难辨

古玉珍贵,价值连城,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真品古玉难求,于是仿造成风。唐宋就曾仿制古玉,明清继往开来,仿品巨增。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于今利益所趋,仿古之风尤盛,且设备先进,工艺高超,致使赝品当道,弄假成真,于是“假作真时真亦假”,除了博物馆里的藏品,一般人手中的古玉很难被人认可。

但,博物馆中的藏品也应分别对待,一类是考古发掘出土的,肯定不假;另一类则是民间征集品和名人赠予品,就很难说是真是假。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 台北故宫博物馆都曾收购过一批高古玉,便引起广泛争议。博物馆中专家不少,都难保真,何况民间藏品就更难辨认了。

懂点历史和考古知识的人都知道,基于保护文物的原则,官方的考古发掘很少,很多古墓的发掘完全出于被动,往往是盗墓者光顾后的打扫战场,所以,真正发掘出土的古玉寥寥无几。

那么,市面上何来不少古玉呢?实际上,除了盗墓挖出的,更多则为农村田间耕作和城市基建施工所发现。改革开放之前,民风较为淳朴,响应国家号召,发现的古玉都作为国家文物上交,各地的文物店代表国家接受古玉,并象征性的给上交者一点奖金。

青玉羊形水丞

HKD 19,860,000

后来发现文物商店也在经营,廉价收购的古玉,高价出售赚取暴利。人们开始醒悟,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留藏,待机私下卖个好价。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各地的文物市场和拍卖公司蓬勃兴起,古玉倩影遂不断亮相,宝贵价值也与日俱增。

特别是2002年,为适应新的形势,国家修改了《文物法》,允许民间合法收藏和境内流通,大量的古玉便涌现市场了。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形下,古玉的鉴定便成了关键。

古玉是如何进行鉴定的呢?

对于玉器材质的鉴定,还算有谱,从产地采来原料作参照,用光谱仪对送检品照出数据,与参照物进行对比,相同者便划为一类,定出“ 和田玉”、“岫玉”、“独山玉”等等。虽然“青海料”、“俄料”类同和田玉,有的鉴定单位也给出“和田玉”鉴定证书,但材质鉴定还算有点科学依据。然而对古玉年代的断定,如今仍属科学难题,目前实行的专家鉴定,因缺乏客观依据,实在令人难以恭维。青铜器、陶器、瓷器类,因皆为冶炼烧结而成,可以根据烧成后碳分子的逐年衰减规律,用“碳14”仪器进行大体的年代测定。

而玉石为天然的原生态物体,则很难测定其制做年代,如随便找块石头,其生成的年代都为上亿年。用玉石雕琢而成的玉器,只能根据加工时的年代来断代,但目前尚无任何仪器来测定玉石的加工成器年代。现有号称检测玉器的仪器,无非是高倍放大镜,看看加工痕迹是手工还是机器活。是机器活,当然为现代机器所为;是手工活,便判断为机器发明之前的作品,而由此断定为古玉器。

但再具体问是宋代?汉代?还是新石器时代?专家们就语焉不详了。这也是玉器专家们很少敢为古玉断代的原因。现在市面上一批所谓古玉专家,壮着胆子大开鉴定证书,多半是迎合市场,厚着脸皮挣钱而已。

青玉帶皮雕胡人戲象

HKD 19,160,000

不是科考出土的民间古玉之鉴定,通常是根据材质、工艺、造型、沁色等,由专家进行目测,即所谓“掌眼”,因个人主观性太强,其断代的准确性就无法揣测了。经常出现围绕一件古玉,有几个专家就有几个断代意见。专家为维护权威名誉,常以馆藏的所谓标准器作参照,与标准器相似者,就说是仿造品,与标准器不同者,便说是臆造品,为免引起争议,宁肯错杀三千,不敢认可一件。

但即便是馆藏品也难免有误,如早年清宫流传下来的一件“古玉龙”, 故宫博物院专家就曾断为商周之物,直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类似古玉,才改口称为 红山文化“玉猪龙”。誉称“中华第一玉龙”的红山文化“玉勾龙”,命运也差不许多,当年从民间征集来时,因无馆藏标准器参照,就被打入冷库十多年,也是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类似玉器以后,才被专家们认可,而后作为国宝重器,藏入中国历史博物馆。

再细探究,即便是出土的古玉,也很难准确断代。古墓出土的玉器,只能根据墓室土层年代和墓中的铜器、陶器等物品,间接地推断玉器制作年代,而且仅是其下限年代。如商代 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证明商王确如古籍所载那样,特别喜欢藏玉,但所藏的这些玉器,并非全是商代作品,很大部分为继承前代的藏玉,其中就有类似红山文化和齐家文化时代的古玉器。博物馆展出时,将妇好墓出土玉器,统统标明为商代玉器,明知不大准确,也属不得已而为之。

三、古玉难赏

古玉难赏,细而言之,也是三难:一是相貌难看,二是造型难识,三是功能难用。

玉器商家和古玉玩家皆有同感:“老玉卖不过新玉”。

古玉不得今人赏识,首先一点就是依照今人的审美眼光,“古玉”的相貌实在难看。包浆厚重,难得透明,蚀痕斑驳,少见光泽,与世人心目中晶莹美玉的印象相去甚远。殊不知,老玉不比新玉,没有包浆沁蚀,何言高古玉器?古玉绝少传世品,通常为古墓老坑所出,几千年的土蚀水沁,自然形成沁色蚀痕,所谓“十老九残”、“年老色衰”,这也正是鉴别古玉的主要特征。

古玉玩家知道,老玉一经“盘”出,露出五色“宝光”,才是玩玉最高境界,正所谓:“玉生五色沁,胜过十万金”。然此中三昧真经,当今几人识得?现代人只看通透光亮,便以为材质美好,如同时兴的宝石与翡翠,认可有增值和收藏价值,于是宁肯高价买进崭新玉器,甚至天价收购玉石原料,也绝不低价收藏老旧玉器。

这也难怪市场眼光,世人看重玉石资源,不管是“籽料”、还是“山料”,只要是“和田玉”,一律高价收购,以便囤积居奇,留待日后增值。而高古玉很难看清材质,特别是 史前古玉,缘于识玉用玉早期,本来就选材不佳,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等玉器,多为蛇纹石类,其光亮程度的确不如 商周以后大量采用的透闪石类和田玉。所以,不管是材质的原因,还是沁蚀的结果,导致古玉外貌难看,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良渚文化 黃玉人面紋琮

HKD 10,730,000

其次,古玉造型难识。

唐宋以后,玉器赏玩渐入民间,审美习惯融入世俗观念,其造型也更加具象化,雕刻的人物、兽畜、花鸟、虫鱼等,一眼便可认出。而高古玉造型比较抽象,龙、凤、麒麟、饕餮、貔貅等,均为迷信臆造之物,世间本无具体形象,较难被现代人们所鉴赏。

而史前古玉则更难被人赏识了,人首蛇身、龙首人身、鸟首人身、人首兽身、牛头马面等等,奇形怪状,神鬼莫辨,造型超乎今人想象,审美标准无所适从。这些“神玉”时代的作品,本属原始先民祭祀礼拜的图腾和交通神灵的法器,今人不知古人造器初衷,故不解何以有此造型,因而无法达成共识,就更谈不上欣赏了。

再次,古玉功能难用。

今人赏玉、买玉,大都用于装饰。一是作为首饰装扮,身手佩瑗戴环,彰显珠光宝气;二是用作摆设,置于博古架上,打照射灯,满堂生辉。即便有些信徒作为祭拜用品,也是沿袭近千余年来的宗教信仰,而供奉佛祖、观音。在盛行实用主义的当代,高古玉器作何用途呢?

战国两汉的和田玉器,沁层不厚基本光亮,龙凤造型也算吉祥,尚可作为古色古香的装饰摆设。而商周乃至史前的图腾玉器,皮厚色暗,造型怪异,现代人委实不知派何用场。几千年前的神灵信仰,早已消声匿迹,原始先民的祭奠习俗,也已时过境迁,这些出土的高古玉器,其应用价值大不如前了。

此外,当今世人不认出土的高古玉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忌讳心理。今人不解古人“事死如生”之心理,亦不明“神玉护佑”之功用,误认为古墓陪葬的玉器,皆为死人的丧葬冥器,不大吉利,放在居室,有些晦气,所以不愿购藏古玉。

综上所述,陷于三难处境,造成古玉难堪局面。

古玉市场,原本不大,尤其进入商品社会,虽然由于玉料资源短缺,玉器身价水涨船高,但相对新玉上涨幅度,古玉及高古玉的价值,仍属明珠暗投,有价无市。

身为古玉藏家,吾意作如是说:古玉价值不被认可,诸君权作两面观,悲观的只是古玉时下的经济价值,而古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民族文化复兴,必有乐观前途。君不见国外行情古玉价值远远高于新玉?


往期精彩回顾




艺术品是房子的灵魂,亿元房子匹配亿元艺术品

自己玩瓷器的水平怎么样:看看这篇就明白

民间古玩收藏的百万藏品,原来在这里......

辽宁博物馆:辽代陶瓷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报告(报告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因为你的分享、、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