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体验 | 你的师长教风严格吗

发布于 2021-09-22 00:14

爱因斯坦,毕加索,马克思,弗洛伊德......这些名字想必你一定都不陌生,如你所知,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里有着卓越成就的伟大人物,但同时他们也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犹太族人。


在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中,犹太人通常被认为是人口素质最高的,而以犹太人的为主的以色列,每10000人当中,就有140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要比美国的80人和日本的75人还多。
以色列的人口高素质得益于教育,而尤其是家庭教育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犹太人教育孩子的10条黄金规则。

1、鼓励孩子独立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这样更有助于他们取得成功。在以色列餐厅,经常会看到一岁孩子独自吃牛排,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完成。

当孩子想要完成一件事时,父母首先会告诉他们,不要指望父母的帮助,而是应当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事情实现。

 

2、凡事都是先难后易

认可孩子们的努力,鼓励与支持孩子们的爱好。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时,要告诉他们“所有的开始都很困难”。

3、信任是最好的回报

对于回报孩子来说,信任往往比糖果是更好的选项。在犹太家庭中,孩子会充分得到父母的信任,这会引导孩子将事情做得更漂亮。

 

4、让孩子玩得尽兴

也许你看到犹太孩子在外散步的样子会吓坏,他们经常满身泥,膝盖尘土飞扬,还有一些掉下来的扣子。

犹太父母认为服装整洁与孩子成长没太多关系,所以并不会刻意追求孩子们的形象。即使孩子经常把房间弄得乱糟糟,但这并不困扰他们的父母。他们不会指责训斥孩子,而是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犹太父母允许孩子整天跑来跑去,让他们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样成年后,便会在做事时更加自信与坚持不懈。

5、尊重自己的家庭

绝对不可以不尊重自己的家庭。犹太孩子很自由,连在墙上画的作品都会被父母当做有艺术潜力的标志,但是侮辱父母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


6、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
犹太家庭,不会以拿走孩子的东西来惩罚他们,而是会制定一些明确而有效的规则,让孩子自觉改正自己的行为。

就像犹太男孩不会把母亲的香水倒在邻居家的狮子狗上,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是他们知道母亲明天不会买新香水,这样做是错误的行为。
 
犹太父母认为孩子的任何成就都应该给予回报,即使孩子拿来一张涂满潦草涂鸦的餐巾纸,他们也会找出一个图案,并自豪地把它作为一幅画送给家人。
 
以上是犹太人教育孩子的7条黄金规则,可能也是这个民族历经战火与苦难却一直屹立不倒的根基和原因。
遵守规则,有公众意识的孩子更受欢迎。

有公众意识,首先就是眼里有集体。知道这里是一个集体,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人必须服从集体。作为个人,应该遵守这里所有的规定。

有公众意识,其次就是知道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秩序的孩子,不会伤害别人,会得到大家的喜欢。

有公众意识,最后是集体有任务敢于承担,这是更高层面的能力。

没有规矩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成长。

规则的好处是:它对每一个人都生效,所以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环境。

家长若能帮助孩子遵守规矩,你的孩子也一定会成为他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好孩子,是各种规矩教育出来的。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

规则之下成才多,严师才能出高徒

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全身心投入地去获得,你想做一件什么事情,那就动手去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创造一切条件去实现目标。

——罗恩·克拉克

讲“规矩”的社会,违反“规矩”必受到严惩,在严惩的威慑下,长期以往习惯成自然,必然讲德,讲文明。结果是:全社会文明有序。

讲德的社会把说教当成首选,玩嘴必然没有约束力,普遍没有敬畏,长期以往全社会玩嘴成为主流。结果是:做人没有底线,道德沦丧,玩嘴笑话横行。

一、教师克拉克


关于规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美国一位叫罗恩·克拉克的老师专门出了一本书,将其教育理念归纳为《55条班规》。

他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23岁开始在家乡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为寻找更大的平台,5年后他来到纽约的哈莱姆区,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成功。他获得过全美最佳教师奖,是唯一被美国总统接见过三次的小学老师。

他的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但是从他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成绩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气质也发生改变,学生彬彬有礼。他的故事被拍成电影,还曾被《天天向上》节目邀请。

记得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印象深刻,罗恩·克拉克来到新学校上班,教室过道上一位男孩站在垃圾桶里,他走过去问,为什么会这样。孩子说,老师说他笨,学不会,应该像垃圾一样丢在垃圾桶。

克拉克老师接着做了一个自我介绍,说我是克拉克老师,问孩子的名字,孩子回答后,他出人意料地对孩子说,我很健忘,我的名字叫什么来了?孩子记住了,如实回答。克拉克老师说,瞧,你刚才已经学到东西了。孩子问,你会是我们新的老师吗?

显然,一个小小的主动鼓励,让孩子愿意跟老师接近。当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孩子,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55条班规


下面为大家列出罗恩·克拉克的55条班规:
(一)待人接物
1. 与大人应对,要有礼貌,有分寸。
2. 与人互动,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3. 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
4. 尊重别人的发言与想法。
5. 自己有什么好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6. 如果别人问你问题,你也要回问他问题。
7. 打喷嚏、咳嗽都要说对不起。
8. 不可以有不礼貌的小动作。
9. 别人送你任何东西,都要说谢谢。
10. 接到奖品和礼物,不可以嫌弃。
11. 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
(二)习惯养成
12. 改同学考卷时要谨慎。
13. 全班一起念课文时,要看着正在念的一字一句。
14. 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问题。
15. 不要主动讨奖品。
16. 每天都要做完作业。
(三)课堂纪律
17. 换科目的时候,动作要快,要安静,要守秩序。
18. 做什么事都要有条理。
19. 老师在指定作业的时候,不要叫苦。
20. 别的老师来代课,也要守班规。
21. 课堂上发言或起身,应该讲规矩。
22. 不可以上课上一半,起身去倒水。
23. 见到每个老师,都要说某某老师好。
24. 注意洗手间的卫生,把身边的病源减到最少。
25. 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6. 不要帮同学占位子。
27. 同学受罚的时候,不要看着他。
28. 对作业有问题,可以打电话来我家,但只要一次就好了。  
(四)家教礼仪
29. 遵守用餐的基本礼仪。 
30. 吃完饭,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 
31. 接受别人的服务要惜福、感恩。 
32. 坐校车或公车,都要坐好,别打扰到司机,并记得说谢谢。 
33. 认识新朋友,要记住对方的名字,道别时记得称呼对方。 
34. 吃自助餐或有人请客时,取菜不可以贪多。 
35. 别人掉东西,请弯身去帮他捡。 
36. 进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请帮他扶住门。 
37. 别人碰撞到你,不管你有没有错,都要说对不起。 
38. 进行校外教学时,无论是到哪一个公共场所,都要安安静静。 
39. 去参观别人的地方,要不吝于赞美。 
40. 全校师生开会的时候,不要讲话,要自爱自重。 
41. 接电话时的应答要得体。 
42. 一趟校外教学结束,要感恩及谢谢所有随行的老师和家长。 
43. 搭乘电扶梯时,要站右边,让赶时间的人可由左边先行。
44. 列队行进时不要说话。 
45. 不可以插队;但看到别人插队不要大呼小叫,让老师知道就好。 
46. 看电影时不可以说话或干扰到别人。 
(五)品德素养
47. 不可以带可能对他人带来伤害的物品来学校。 
48. 有谁找你麻烦,让老师知道,不要私自处理。 
49. 捍卫自己的理想,不因别人否定而退缩。 
50. 要乐观、积极地去享受人生。 
51. 别让将来有遗憾,想做什么就竭尽所能去实现。 
52. 从错误中学习,并继续向前迈进。
53. 不管什么情况,一定要诚实,做错事就坦白承认。 
54. 把握今天,不要浪费它。 
55. 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做最棒、最棒的人。  

三、操作细则


为使规则具备可操作性,克拉克进一步细化这些规则。如:
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意味着对把某事做得特别出色的人表示祝贺。鼓掌至少持续3秒钟,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便掌声足够响。

改同学试卷时要特别谨慎。给其他同学的试卷判分时,如果比实际分数高了或低了,高出或低出的分数将在你本人的试卷中扣除。

全班一起念课文时,要看着正念的一字一句。如果我看到那个学生在我们读书的时候眼睛每盯着那一页,或者我叫一个学生接着读,他却不知道我们刚才读到哪里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字就会被记在黑板上。

每天都要做完作业。“在教室外贴了一条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全班所有同学连续完成全部家庭作业___天”。当孩子们连续完成超过10天,克拉克先生就开始给孩子们做好吃的小点心。

55条班规中待人接物、家教礼仪的条款最多,重在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别人的尊重。

光有规则,显然不够,还需要老师的信念、爱和知行合一。需要老师想办法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比如把所教知识编成歌曲等。

老师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树立远大的梦想,要关照到每一个孩子,看到他们的潜能,并用心培育。

克拉克说:如果你要做一位严格的教师,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那么,你必须确保他们愿意到你的教室里来,他们喜欢跟你在一起,尊重你,并且得到乐趣。

让学生知道你关心他们,真正在乎他们。只要老师能做到心口如一,学生便能感知老师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他们。有了这样的信任关系,老师的教育引导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小建立规则和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 建立规则和执行规则的方式方法也非常重要。 如果在建立规则的过程中,只重视了“他律”,依靠惩罚和强制性策略来维护规则,强调了父母的权威,而没有帮助孩子建立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效果也不好。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和孩子制定并遵守规则呢?

    

一,制定规则的原则

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如果父母制定规则时一言堂,靠“我是你老子”的天生地位和权势,只给孩子下命令,不给解释,没有例外,孩子只能被动地遵守,反抗就要受到惩罚,即便有充足的理由也不敢说、不能说,这样的规则与管束,孩子怎么能心服口服?

制定的规则家庭成员都要遵守,这样才公平公正,而孩子自己制定的规则也更容易去遵守。作为父母要监督孩子是否遵守了规则,孩子也可以检查父母是否遵守了规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使孩子“信”“服”,父母做好遵守规则的榜样非常关键。

制定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家庭氛围更好,每个家庭成员都健康快乐地生活,而不是变相的来惩罚孩子。我们可以选大家情绪比较好的时候一起来协商制定。这时候大家所说的建议和意见相对客观,也更有利于共同意见的达成。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规则教育的基础。父母和孩子良好的合作型的关系,会让孩子更愿意按照父母说的做。

    二,制定规则的流程

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意见,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协商,每个孩子都可以发言。孩子说自己的建议,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当我们把危害讲清楚,相信孩子会理解,并做出合适的选择。

出现分歧,不能光听父母的,也不能只听孩子的,大家各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然后互相做出妥协。

妥协之后的意见大家再一起协商,如此循环,直到所有家庭成员都能欣然接受为止。这意味着是每个人都参与制定的规则,这样遵守起来也更容易。

    三,如何执行规则

 “温柔而坚定”这条原则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尤其适用。面对孩子的违规行为,家长要控制住情绪,避免大吼大叫,态度上温和,但执行规则上要坚定不妥协,逐步培养出孩子由“他律”到“自律”的规则意识。

当孩子能自觉地遵守规则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并积极地给予正向强化。每一次强化都加速了孩子规则意识的内化。

规则一旦确定,不要随意更改。一种情况是,一些父母看到孩子行为变化,觉得规则真有用,就开始想任意的增加或者改变规则。

孩子行为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而随意改变规则,会导致孩子还没有养成一种习惯时,又需要去适应另外一种要求。家庭中规则的前后不一致会使亲子冲突发生频率显著升高。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会经常试探、挑战规则,如果我们妥协更改了规则,孩子会感到规则是可以被突破的。

当孩子开始学习这些规则的时候,一旦遵守了规则,我们需要用语言做到暗示“这是你自己的事,这是你自己做到的。”帮助孩子意识到这是他的决定,而不是来自成年人的命令。

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提升孩子的良好感受,当他们意识到这些行为的价值,并且自己做起来熟练之后,就能成为“自律”的行为了。

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提升孩子的良好感受,当他们意识到这些行为的价值,并且自己做起来熟练之后,就能成为“自律”的行为了。

诚然,教育需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理性和艺术,但不管教育怎么变怎么改,严格管理要求学生这个根本都不能够变。

 

那些言必行,行必果,雷厉风行的老师,带出的学生永远是最好的学生。

 

今天布置的任务,绝不能拖到明天,拖到明天就要受到惩罚,这就是所谓严格的老师教学成绩往往比较高的原因。

 

严格管理、狠心教育,这其实才是教育的精髓。

有一个严格的老师,是一种幸运。

老师的严格,意味着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和对孩子绝不放松的责任。


01




立下一条条“不准”,是为了让孩子达到优秀的“标准”


02




上课迟到一分钟,课后批评半小时。严格的老师会告诉你:时间,一秒都不能被辜负。


03




坐姿不能歪,小差不能开。手机切莫玩,成绩提高快。


04



今日一题不做,明日千字罚抄。你的懈怠和马虎会被警醒:偷懒比勤奋更会招来麻烦。



05




课桌乱七八糟的同学,请“承包”今天的教室清洁。一屋不扫,试试扫天下?


06




要尊敬师长,要团结同学,只为“预订”一个十来年后的你:受领导信任,受同事欢迎。


07




认真写下每一条批语,仔细呵护每一颗童心。不放过你的缺点,也不忽视你的优点;修剪你的杂念,也保护你的光。


08




老师约面谈,学生心忐忑。错了要批评,好了高要求。放学诸事多,日落才归家,闲暇顾不得,家访又备课。


09




严师出高徒,事事更律己。教学基本功,门门不放松。书写、表达、巧引导;课设、教研、信息通。


10




用一柄戒尺,让你怀刑自爱;用不近人情,换你秉节持重。少年轻狂,你或许不懂,但入世沉浮,你一定会说,老师,我明白了。


可能不少老师会调侃“管得严,师之祸”,

但若老师连学生都不敢管教,教育就真被抽掉了脊梁。

总有学生兴风作浪,也总有学生随波逐浪,

老师只能严格做好摆渡人,

把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渡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国之栋梁。

这个严格的老师可能不太讨喜,不受欢迎,

但他们知道,若不负重,何谈为师。

而拥有“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是学生和家长值得炫耀的幸事。

如果真的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想让他考一个好的学校,就必然离不开严厉的教育。

不管是日常中严格的督促和管教,还是学业上的高标准高要求都会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感觉到吃力,每天都会生出退缩偷懒之意。

从我任教一来,我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成绩不那么优秀的学生,很多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所以要想让他们改变,必定是脱胎换骨般的困难。

特别是初三的孩子,有些习惯和秉性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苗头,而且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必然是在思维和行为方面的懒惰导致的。

这种懒惰,单靠哄,靠劝是不太可能根除的。不仅是孩子,每一个人都是有逃避和懒惰的潜意识,如果有一线可能,肯定会想着偷懒。

所以,让孩子能够有明显的进步和改变的方式,必然要有严格、严厉的管教要求。

而且,像我们这里的小城市的甚至是农村的孩子和家庭,很少有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

我所教的班级里,就也有不少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独自在家上学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得到的资源和家庭教育确实无法和大城市的孩子竞争。

白岩松说过,高考对于农村孩子的命运,是无法替代的重要。是孩子冲破自身壁垒的最优选择。

在这样的分析下,我更觉得任重而道远。对于孩子而言,有些时候,他并不明白为什么学习和知识对于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老师就需要帮助孩子在跌跌宕宕的成长路上确立方向、增强能力。

这个所谓的严师出高徒,不能仅仅只从严格的方面来说,它应是方方面面的综合体现。

严格,肯定是要严格。对于学生的懈怠、错误,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取适当的方法惩罚,并让他可以铭记入心。

严格,还应该坚持严格,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管理学生。今天兴趣来了管一管,明天脾气来了就不管不问了,这样的管理方式最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态。

更不能因为学生的求情而降低标准,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使用一个标准,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这样会消除孩子心理的落差感。

但是严格,也并不是一味地严格。没有人情味的人,谁都不会喜欢。真心的欢心爱护学生,更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严格要求。当然这个严格要求是对于老师自身的严格要求。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