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最擅长的隶书,投展兰亭奖,竟然得奖了,别人不服就服他!

发布于 2021-09-22 02:55


中书协动态
为公众提供权威、全方位的活动资讯、展赛播报、书家介绍、作品赏析等具有公益文化性质的动态信息内容。
8篇原创内容

冲击国展,于我来说,向来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从仔细阅读征稿启事开始,选择何种书体、书写什么内容、使用哪种纸张、章法如何布局,甚至投稿期间的书写状态等,每个细节都要反复考量、煞费苦心。每次备展劳心劳力是不必细说的,国展的稿件大多要投六尺、八尺的大尺幅作品才有希望入选,这样的大作品来回写几遍就已大汗淋漓,个中滋味真是难以言表。

图1 叶韶霖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选作品

楷书篆法中堂

规格 240cm×100cm


尽管如此,但是一看到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发布时,那种“心痒难抓,跃跃欲试”的兴奋劲再次回来了,毕竟这是三年一届的全国书法最高级别的评奖。过去几届“兰亭奖”和全国展,我入展、获奖的作品多是隶书作品。第七届中国书法兰奖的投稿作品,一开始我也把主要精力放在隶书作品创作上,但到投稿前我却放弃了。我感觉当时写出来的作品和十二届国展入展的隶书作品相似度太高,缺乏新意,胜算不大。

眼看截稿日期越来越近,其时又恰逢年关,琐事繁杂,如何才能短期内突破创作瓶颈,我一度陷入迷茫。最后,我选择之前较少示人的魏碑和融入碑味的行书投稿。魏楷用的是白宣(图1)书写,行书用的是仿古宣(图2)书写。魏碑和宋、元手札是我近期学习的重点,碑帖结合,相与摩荡,互为生发。既有碑的厚重,又不失帖的飘逸,这是我近期追求书风的样子,也正是我突破创作瓶颈的切入点。

图2 叶韶霖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选作品

行书宋人书条幅

规格 240cm×57cm


和以往不同的是,本届兰亭展须提交一件自撰内容的作品。正在琢磨写什么内容时,我忽然忆起2019年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暨绍兴论坛时,曾在展厅见过一幅书写现代散文的作品,当时的展厅效果还是不错的。于是,我把之前参加笔会游武夷访岩茶的旧事,整理成一篇《武夷问茶》的小文章,并选用越竹斋南宫金版纸精心书写。因这款纸的颜色较重,担心顶部标题太轻,又找了一张汉画砖的拓片一起组合,作品(图3)组合后似乎多了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图3 叶韶霖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选作品

楷书自作文《武夷问茶》中堂

规格 230cm×107cm


苏轼云:“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笔墨当随时代,书法需要传承,也需要自我突破、推陈出新。窃以为,出新的前提除了书家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有过人的学识和胆识及与时俱进的眼界和胸襟,要真正做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中书协动态
#书法#国展#大实话#草书


中书协动态
为公众提供权威、全方位的活动资讯、展赛播报、书家介绍、作品赏析等具有公益文化性质的动态信息内容。
8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