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好社群?

发布于 2021-09-23 08:25

有一个做餐饮店的朋友问我:我想在我的门店建一个社群,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啊!然后他双眼直勾地盯着我看,我明白,他不是要问我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想知道如何才能做好社群的问题!

 

那就聊一聊社群运营这个话题。

 

[实图拍摄:线下吸粉招牌]

打开自己的微信,随便滑一滑,就能看到“家族群”、“工作群”、“客户群”、“同学群”、“兄弟闺蜜群”等。从打开微信的那一刻起,我们一天的生活可能就在不同的社群里面游荡,进出。或静观潜伏,或畅所欲言,或毕㳟毕敬,或嘻嘻哈哈。

 

社群早已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大家非常常见的一种服务交付,客户运维,激活转化的链接手段,谈起社群,我们一点都不陌生。

 

 

但真正地要做好社群,可以总结成四步,作为我们社群运营的参考方向

 


01

找定位

社群就是把一群兴趣爱好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基于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或为了某种共同的目标表现出一致的行为。比如宗教是因为同一个信仰,同学是因为同在一个班级,同乡是因为出生在同一个地方,同事是因为工作在同一个公司,饭圈是因为喜欢同一个“爱豆”,果粉是因为都喜欢使用苹果手机机。

它们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社群形式,以某种特定情感纽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周围。有些社群是人为组织的,有些社群是自发组织的,但都是因为同一个爱好或同一个目标才作出相似的行为选择。

 

回到商业选择中,我们要人为地建立服务于自己生意的社群,也需要思考我们组建社群是想要做什么?能付出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也就是要思考我们想建的社群的定位是什么!

 

相对门店餐饮的商家,社群的定位是为了能便捷地给消费者发放优惠福利券和订座服务;美妆产品的商家,社群的定位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售前咨询和专业知识讲解服务;服装的商家,社群的定位是为了快速让消费者知道新出的款式有哪些,哪些可以享受折扣优惠等等。

[示例]

有了清晰地定位,我们才能知道要去找哪些客户,我们应该给客户提供哪些服务!

 

我的定位思考清楚了,这个时候可以建群了吗?

 

还不够。

 

公司团队作为社群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确定了团队的目标,招人就能搞得定吗?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做团队目标的拆解,任务的分派,指定责任人,岗前培训,建立适当的考核机制,会议制度等等一系列动作,才有可能带着这个团队完成预定的目标。

 

所以做好社群运营的第二步是建规则。

 


02

建规则

 

社群的规则包含人群画像、准入门槛、入群仪式、群管理规范等等。

 

前面说了,社群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认可的目标的一群人,所以,我们在筛选客户的时候,要有清晰的人群画像,照着画像找人。

 

一个社群的准入门槛,就是代表着社群的身份归属。一个付费10万才能进入的社群和一个免费就能进入的社群,社群的质量和价值也一定是千差万别,客户的质量也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当然,准入门槛并不是说一定是要付费,也可以是付出行动。比如填一份表单、分享海报到朋友圈等方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准入门槛筛选方式。让客户付出一定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或其他成本,都是非常有效的找同类的方法,让拥有同一行为的人在一起,会让进入的人更加有身份感和价值感。

[示例]

进入我们自建的社群之前,群友们可能是毫无关联的一群人,设计一套体面的入群仪式,能让每一个进群的人感受到群成员的热情,感受到被重视,一旦一个人感觉到被重视,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同时,入群仪式也是让一个新人快速融入集体的最佳方式,为群成员之间开启了新的一段的链接旅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延长社群的生命力,我们一定要尽力让群成员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彼些都觉得有价值,被服务。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设计好一套群管理规范,对一些良好的行为,进行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进行约束,甚至是“惩罚”。比如:在社群的发言话题规范、讨论规范,荣誉榜等。

 


03

有价值

我会因为同一个兴趣爱好或同一个认同的行为目标,与他人结成“组织”,并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或金钱成本,以及愿意遵守“组织”的管理规范。但最终是否认可“组织”,并长期留存下来,就要取决于我在这个“组织”里能够获得的价值有多少了。客户价值越高的人,越在乎在社群能够获得的价值感有多少,如果群成员感觉价值不大,甚至没有价值,就一定会退群,退出“组织”。这个价值感不是以我们运营方为中心来思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来思考

 

所以,在社群的运营过程中,一定要在社群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最关键是要让群成员感受到价值。比如,在社群发放优惠券、老客户新品体验有优惠价、产品专业知识的售前售后辅导讲解、享受无忧售后服务等等都是可以的。

 

[示例]

在线组织社群成员互动答疑,趣味游戏,任务奖励,PK竞技等均可融入到社群的运营中来,丰富社群的价值,让群成员感受到在我们群和别人群就是不一样,有差异化,有记忆点。

 

只有制造足够多的社群价值,给予社群成员足够多的价值回报,我们才有机会挽留住更多的客户长时间留在社群,最终达成我们社群运营的目的。

 


04

强运营

有了前面三步的设定和准备,第四步才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强运营了。

 

任何一个社群,在没有强关系链的作用下,很容易就会从活跃期跨入到沉寂期,直至社群死亡。而这种强关系链只存在于特定条件和场景里,比如家族群、同事群、兄弟闺蜜群等。这些群本身就建立在强关系的基础之上,所以不需要任何的运营就能自运转。但在我们商业中,更多的情况是出于业务的需求,延伸品牌与客户的触点“强行”建立的联系,非常的脆弱,必须要有运营策略的干预、驱使才有可能使社群形成良性运转。

 

 

仪式感。比如,加入要通过申请、入群要接受群规、行为要接受奖惩等,以此保证社群规范;

参与感。比如,通过有组织的讨论、分享等,以此保证群内有话说、有事做、有收获的社群质量。

组织感。比如,通过对某主题事物的分工、协作、执行等,以此保证社群战斗力。

归属感。比如,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助、活动等,以此保证社群凝聚力。

 [示例]

基于以上“四感”原则,内化成我们的运营节奏体系,形成一周运营标准规划,并不断迭代优化,输出到我们的社群,循环往复,演化成为社群成员共同的行为习惯。

 

最后,我们得到一个有了规范、有了质量、有了战斗力、有了凝聚力的社群,它怎么可能会短命?

回到开篇那个朋友的疑问,方法有了,社群仍然未必就能做得好。知易行难,正如我给你讲四个小时的自行车骑行方法,也不等同于你就会骑自行车了,远不如拿辆自行车,实践一小时的效果来得快。躬身入局,彻底执行,方得始终。

 

 

推荐阅读

1、茶叶企业的私域突围可以怎么做?

2、为什么做私域,都在努力打造IP?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