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到底是哪路神仙?
发布于 2021-09-23 10:36
每过中秋,每逢满月,就不得不提一位神仙姐姐,嫦娥。嫦娥奔月的神话,基本是一个“不知道不是中国人”的故事。在很多人模模糊糊的印象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西王母赐给丈夫的不死仙药,便飞到月亮上去了。
但稍加细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嫦娥为什么抛下丈夫选择独自长生不死?奔月是她意料之外还是心之向往?清冷的月宫算一种恩赐还是惩罚?类似的疑惑不胜枚举。
为了和这位远在天边却总挂嘴边、人设高冷却行为古怪的女子拉近一点点距离,我们来看看嫦娥的前世故事。
明 唐寅 《嫦娥执桂图》
最初的嫦娥
神话因为口口相传,最初的样貌常常和我们现在所知大相径庭。
嫦娥最初叫做姮娥。目前可知最早记录姮娥故事的,是一本商代的巫卜书籍《归藏》。虽然早已散轶,但根据其他书籍的引用以及1993年出土的王家台秦简中的《归藏》残简,有学者整理出了嫦娥奔月神话的原始文本:
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将往,而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恒我(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大意就是姮娥从西王母那里偷来了长生不老药,准备服食后奔向月亮。在上古崇巫的年代,重要的事情前都要占卜吉凶,于是将要动身时,她去有黄那里进行占卜。随后有黄告诉她,此事中途可能遇到黑暗,但是不要惊慌,结果会大吉大利。于是嫦娥决定奔月,最终飞抵了月亮,并化为一只蟾蜍。
在《归藏》中,没有出现后羿,也没说姮娥和后羿是什么关系。这时的她纯粹是一个为了长生不死而偷药的小仙,但飞升就飞升吧,怎么就变成了蟾蜍呢?
清 高其佩 《蟾宫折桂图》
一度变成癞蛤蟆
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变成丑陋的蟾蜍绝对是一种惩罚,而在上古先人看来,却是一件幸事。因为蟾蜍在当时被认为是月之精灵。
蟾蜍冬眠春醒的习性,令古人认为它有着死而复生的神力,而从盈到缺再到盈的月亮,也被认为有着死而复生的神秘力量。再加上蟾蜍和月亮同为夜间出没,以及远古母系社会对蟾蜍的生殖崇拜等影响叠加,就形成了蟾蜍是月之精灵的说法。
因此姮娥变成蟾蜍,寄托的是当时人们对长生不死、死而复生的理解。可以说,因为有了月亮和蟾蜍,才有了先民对姮娥这一角色的需求。
清 高其佩 《蟾宫折桂图》(局部)
被强行组CP
到目前为止,我们熟知的男主角后羿还没登场,他的出现要到秦汉时期。当时阴阳学说大兴,很多神仙在这个时期被强行拉郎配,比如伏羲与女娲、西王母与东王公等。
由于后羿和姮娥的日、月神话加持,很容易也被配成了对。在东汉高诱为《淮南子》作的注解中,指明了“姮娥,羿妻也。”至此,嫦娥奔月的故事变得完整起来,内容比较丰富的版本大致如下:
后羿射日虽拯救了苍生,但射掉的九个太阳,都是帝夋和日神羲和的孩子,因此羲和怀恨在心。
不久后,因为黄河神河伯欺压百姓,后羿射瞎了他一只眼睛。不仅如此,后羿还跟河伯的妻子洛神暗生情愫。于是河伯忍无可忍,向帝夋告状,最终后羿被革除神籍,下放人间,妻子姮娥也一起被流放到人间。
后羿不甘心做凡人,便从昆仑山西王母那里讨来了不死之药,打算与妻子两人吃。但姮娥因为被下放人间而怨恨后羿,因此一个人偷偷把仙药全吃了,由于用药过量,长生不死变成了飞升月宫。
这一时期,姮娥的角色比较有争议,另有一种说法是后羿的徒弟逢蒙来偷药,还要杀人灭口,情急之下,嫦娥只好吃了药。无论哪一种解释,姮娥奔月的故事都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人间趣味了。
清 改琦 《嫦娥献寿》
终于变回仙女
变成蟾蜍的姮娥,又是怎么从蟾蜍再变回我们熟悉的仙女形象呢?和姮娥的母亲常羲大有关系。
前面讲到帝夋和日神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儿子,其实帝夋还有另外一位妻子,就是月神常羲,她生下了十二个女儿,姮娥正是常羲的第十个女儿,代表十月。
月神常羲也叫常仪,古代仪与娥同音,久而久之常羲就变成了常娥。那么常羲、常仪、常娥、姮娥怎么混变成嫦娥的呢?
在唐穆宗时期,因为要避讳李恒的名讳,姮娥的姮需要改掉,这时已经讹变成常娥的常羲就成了不二人选,所以奔月神话的姮娥自然就变成常娥,后来再逐渐变为嫦娥。
明 张路 《月殿嫦娥图》
随着唐朝道家仙话和佛教故事的不断发展,嫦娥逐渐跳脱了古老神话中丑陋的蟾蜍形象,变回美丽的仙女,蟾宫更名为广寒宫。原本由蟾蜍捣药的工作也被印度月兔神话中的兔子取代,蟾蜍沦为抬药钵的帮手,再往后发展,日益边缘化的蟾蜍甚至因为自身的药用特性,干脆变成了捣药的原料。
在唐代诗词的流传下,仙女版嫦娥奔月的故事开始家喻户晓。
清 冷枚 《梧桐双兔图轴》
吴刚乱入
吴刚也是在唐朝出现的,他是一位道教人物。在唐传奇《酉阳杂俎》中,吴刚因学仙犯下过错,被惩罚去月亮上砍那棵怎么也砍不倒的桂树。基本上他与先秦时期的后羿、姮娥没有什么关系。
总体来看,在汉唐道家仙话和佛教传说的改写下,嫦娥奔月的故事越来越唯美,充满了对天界和宇宙的美好想象。
张大千 《嫦娥奔月》,1933年
随着后世认知水平的提高,嫦娥奔月这样的古老神话可能多少显得有点古怪,但循着历史的痕迹去读,依旧会感到动人心趣,甚至惊心动魄。细节中不难体会到先民是如何用想象建立起一个内在的有序世界,以消除对未知的恐惧,避免精神焦虑和生存危机。这些片段、人物、动植物等意向中,蕴含着祖先强烈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化积淀的形式,我们至今仍能感同身受。
观复导向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嫦娥奔月神话背后的五个秘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文:观复苏够以
监制:观复文化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