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是生命能够承受之重——作文素材联想法教学过程及反思交流
发布于 2021-09-23 11:25
2021年9月15日,小课题《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主持人王晨杉老师执教了一堂研究课,课题是《高考作文是生命能够承受之重——作文素材联想》。分别在高三5班,高三23班讲授。
王老师板书第一种联想法
王老师与学生互动,寻找素材联想法中两个相反例子:越王勾践和韩信。直观地理解什么是相反素材联想法。
从而自然而然地与小课题的目标有连接。素材联想的本质是——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是我们打开了自我生命状态,与他人生命的联系,包括世间万物中的一切,是我们认识了生命,接纳了生命,重塑了生命。
那么写作就是认识生命,接纳生命和重塑生命的过程。
第三种是交叉联想法,同一个素材,不同的用法。多角度挖掘素材,最大化利用素材,解决素材困难户,但是这种联想法需要学生对素材内容有整体完整性的了解,需要学生对一个生命有全面的认识。
第二部分 赏一赏
第二个环节王老师展示了几幅胡杨的不同季节的美图。并且用生动的语句来叙述胡杨树的生命状态。让学生去联想。学生由物联想到了人。
运用素材相近联想法和相反联想法,由胡杨的生命状态联想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类人,哪些人?
例如:戍守边疆的英雄战士祁发宝,陈红军,救死扶伤的战疫英雄张伯礼,钟南山。
坚守自我,忠诚于国不动摇的苏武;屈服于匈奴,放弃,退缩的李陵。
一类是生命追求向上的,一类是向下的。他们和胡杨的生命状态很像,或是相同的。
第三部分 读一读
第三部分是读中分析,再来体会一下前面三种素材联想法的作用的巧妙之处。
前来听课的是小课题所有组员,图为符玉丹,吴兰群老师在高三5班第五节听课,做记录。
刘鹏,连贞净,桂月玲老师在高三23班第一节听课,忘了拍照。
第四部分 反思交流
刘鹏老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把方法很好地引导到与生命的感悟,教学效果很好,需要调整加深学生对素材的理解,更好地挖掘和运用素材。
桂月玲老师:调整一下三个部分的侧重点。
吴兰群老师:本节课研究目标完成较好,内容条理清晰,建议PPT制作有部分内容调为表格更为直观。
连贞净老师:研究内容切合课题,整节课的板块设计合理且紧凑,小课题研究内容图文并茂,很好地感染启发学生,过程如能自主合作交流会更好。
黎春燕老师:教学重难点突出,结合学生习作,从身边取材,逐点分析,循循善诱,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符玉丹:学生预习不够充分,建议利用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多留给学生思考探究时间,教学环节可再完善。
本次课堂教学是一堂常规课,教学过程流畅,教学反思交流直观,效率高。谢谢课题组员们提出的宝贵建议,为我的下一堂研究课的准备给予了很好的指导。
图:符玉丹 吴兰群
文:王晨杉
审核:詹政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