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号称“最热的夏天”,到底有多热?看他发的圣旨就明白了

发布于 2021-09-24 10:3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极端的天气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在这五千多年中出现过许多奇怪的事情,我们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就可以得知在古代出现过几次非常极端的天气。

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距现在的时间也比较近,相关文献也对这种极端天气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记录。

据说当年在嘉庆执政期间就出现过一次非常奇怪的天气现象,那一年我国多个地区在本应该是夏日炎炎的酷暑迎来了漫天的飞雪,据说当时的夏天就像冬日一般寒冷。

乾隆年间的大旱

那一年的夏天温度极其之高,这样的炎热天气让全国范围内的百姓都受到了其影响,该天气造成了多地大旱,许多百姓都在此期间颗粒无收。

这是乾隆执政的第八年,当时乾隆皇帝看到这样的情况心急如焚,他觉得是因为自己用人不当导致了上天降罪于他,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忏悔也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下了一份罪己诏,虽然说这份诏书不是以罪己诏的形式发出的但是里面的内容和罪己诏没有什么差别。

乾隆皇帝的这份诏书主要是说北京城里面自当年五月以来就没有下过什么雨,而且天气非常的干旱,这样的炎热造成了当地百姓受苦受难。

这样的天气状况是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乾隆皇帝也让人查了天象但是还是不能释怀,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兢兢业业处理朝政上的事情不会再犯错误,期待这样的灾难早日远去。

这个罪己诏足以让我们看出来乾隆皇帝的明君形象,乾隆皇帝对这件事情表现得非常重视,通过他的重视态度也让我们看出了这一次极端天气的影响是多么的恶劣。

一些地方的文献就对这次天气极端情况做了明确的记录,从山西地区的文献记录我们可以得当年自五月份以后天气就非常的炎热,很多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因为中暑而晕倒,无独有偶,在天津地区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样的天气导致了许多百姓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无法正常生活。

史学家也根据这一情况进行了研究,人们发现当年的最高气温甚至可以达到44.4摄氏度,要知道44.4℃已经超过了人体可以承受的最高范围了。

可怜的百姓

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人是不可以直接外出的,也难怪有人因为这样的天气而中暑直接在路上晕倒。

我们今天应对中暑的方法有许多,我们现在的医疗条件也比较先进,中暑对现在的人来说不算是一件大事,但是在古代医疗条件没有那么好且技术也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他们只能使用人工降暑的办法来解决这样中暑的问题。

这些百姓本来就没有什么钱,晕倒在路上也很有可能因为没有及时降暑而导致身体受到更大的伤害,在这样的极端天气这些百姓即使不被热死也会感到非常不适。

这样极端的天气导致农产品无法种植,随着大旱而来的就是饥荒,而因为饥荒去世的人也不在少,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有50个官员上书报灾,由此可见此次事件的危害之大影响力之广。

清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冰商,这些有钱人和皇宫贵族可以在室内放冰块来降温,他们也可以雇佣一些下人专门给他们扇扇子,他们是有条件度过这样的极端天气的。

而百姓们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富人即使不工作不干活也有足够的金钱来养活一家人,但是百姓们如果不出门工作就可能会面临没有钱吃饭的问题。

本来饥荒就会导致粮价的上涨,而这些生活本就拮据的百姓一下子失去了工作,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后期专家也调查过这次大旱的成因但是没有结果,这应该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不过这次事件也在提醒着人们重视自然保护重视生态保护有多么的重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