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成都赛区,初评工作圆满结束!
发布于 2021-09-24 14:00
“2021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成都分赛区自启动以来,涌现大量代表性强、有亮点、有新意的优秀空间,涵盖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文化空间、商圈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跨界文化空间等六大类型。应大赛组委会要求,成都分赛区组织专家评审团对通过资格预审的217份空间展开为期一周的初评工作。
指导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
主办单位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
协办单位
成都市文化馆
成都市城市美学协会
成都赛区的初评工作结合线上线下模式,分为线上评选、实地调研、现场评审三个阶段。9名专家通过线上评审系统对217个空间进行初选,并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进行实地调研走访,走访过程中专家们对该项目空间、活动、运营等多面进行全面的、深度的了解,最终通过现场评分,决出具有代表性的空间提交至组委会。
彭培根
李兆泉
余立
苑海辰
谭欣
王东
王雪娟
线上评审
林振中
黄昌辉
现场调研
Field research
评审专家团对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进行了实地调研,成都的美空间呈现出业态多元、形式多样、亮点突出、创新性强、跨界融合等特点,有很多在线上线下已积聚较高人气,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网红”空间,也有很多美丽乡村、社区改造、城市闲置空间利用的优秀案例。
专家团队实地调研
专家团队实地调研
现场评审
Locale evaluation
现场评审
本次大赛所指的“公共文化空间”为面向大众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空间,不限其业态、类型、体量,但须同时体现公共性、公益性与文化属性、美学表现。为鼓励更多新业态、新类型、新模式的公共文化空间的涌现, 大赛的评审不设量化指标,以空间在“美”“好”“新”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量。
其中“美”指外在形式的“美”,是指空间设计的品质美感以及硬件设施的完备性,“好”指服务功能的“好”在于空间功能的合理齐全、内容建设的多元丰富、服务的覆盖面和体验度,“新”是指理念模式“新”,指运营模式的创新性、运营及服务的可持续性。因此今年大赛组委会还特别新设“优秀运营奖”,为发现和推广优秀的公共文化空间运营主体,逐步建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主体数据库,逐步发掘、培育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有经验的运营团队,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级。
专家团队合影
大赛”的组织不仅是一场空间聚集的盛会,更是将更多经典的案例、优质的设计资源、领先的经验做法,有效复制、转化和推广,也是为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示范性、可复制的模式,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此让我们共同期待
成都赛区在大赛中的表现吧!
END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