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风采录|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宋嗣海:钢铁报国印初心
发布于 2021-09-24 22:17
两优一先 模范事迹
这一刻,无限光荣。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宋嗣海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前进动力。”这是身为河钢塞钢执行董事、 河钢唐钢副总经理的宋嗣海反复与河钢塞钢团队成员分享的话。
远在万里之遥的塞尔维亚,荣誉加身的他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报告:心里始终装着“做世界河钢”的梦想,更装着“国家形象”的神圣使命。
7月1日(塞尔维亚时间),河钢塞钢团队成员一起在塞钢工作现场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转播。河钢集团 供图
为什么奋斗故事发生在塞尔维亚?
这,始于一次坚定“对话”。
“中国和塞尔维亚两国政府都在积极推进河钢集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的工作,集团决定把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的任务交给你!”2015年“五一”假期,河钢集团负责人拨通了电话。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宋嗣海没有丝毫的犹豫。
河钢塞钢的前身斯梅代雷沃钢厂,始建于1913年,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后因长期亏损而陷入濒临倒闭的境地,2016年4月由河钢集团正式收购,组建河钢塞钢。宋嗣海第一时间被派往河钢塞钢工作,带队负责河钢塞钢运营管理。
话起当年,宋嗣海记忆颇深。接手塞钢之时,钢厂装备陈旧,大量设备停产失修,实际生产能力只有四五十万吨,不足设计能力的三分之一;企业管理几乎处于“真空”状态,5000多名员工面临失业压力。
河钢能行吗?真能改变钢厂的命运?
“我们代表河钢,代表中国,要想尽办法把这家企业救活了。”宋嗣海带领团队这样“宣战”。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他带着管理团队化压力为动力,从设备、工艺、管理等各方面着手革新,仅用半年时间,就扭转了钢厂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从2018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被誉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多次受到中塞两国领导人和人民的高度评价,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
一座百年钢厂重获新生,背后是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河钢塞钢团队的倾情付出。
“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在被巨大的工作量推着向前奔跑。”这是河钢塞钢团队的工作实感,亦是在不懈奋斗中书写的责任担当。
如今的河钢塞钢,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不仅保障了原有5000多名员工的稳定就业,而且为斯梅代雷沃整个城市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该市10万多人口,平均每5人就有1人的工作与河钢塞钢有关,全市失业率降到6%。
宋嗣海坚信,有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必将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印。
“我们将深入践行钢铁报国的初心使命,努力将河钢塞钢这张展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的‘金色名片’擦得更亮。”宋嗣海说,将用岁月描绘信仰,带领团队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本领,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来源:长城新媒体
砥砺奋进逐新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