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少年报》全国文明校园 || 月圆中秋,情满百年——普洱市思茅区第四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活动

发布于 2021-09-24 23:54


为了让少先队员充分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渊源、形成,及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掌握其中所承载的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赏桂花、供明月、思故乡、话亲情、庆团圆、送祝福的真正蕴意;增强少先队员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的情感。为了使少先队员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普洱市思茅区第四小学于2021年9月18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活动。

叙故事,承习俗

中秋节承载了我们浓厚的情思、悠久的文化,各班均以中秋月圆为主题,召开了班会,班会中老师倾情讲述,学生悉心聆听关于中秋的民间传说: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让孩子们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来历以及美好的传说,学生们沉浸在古老的神话中,体会传统习俗的魅力。

“饼儿香”,桂花甜

制灯笼,感氛围

瞧,一个个别致的手作灯笼,饱含着他们对节日浓浓的祝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己动手,有模有样地设计着属于自己的灯笼。红橙黄绿青蓝紫,同学们争相举起自己制作的七彩灯笼,将最童真的笑容留在了教室里。学生们拿起象征着希望的明灯,照亮着未来的人生路。

绘明月,画中秋

参与是一种快乐,创作是一种享受,在了解了中秋故事之后,通过自己的彩色笔,绘出了自己心中的中秋节。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手抄报、绘画图都承载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一笔一画闪亮着孩子们智慧的情思,寄托着孩子们最真挚的节日祝福。他们用稚嫩的笔触表达对中秋的理解和感悟,对未来的期许和愿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更是快乐的节日。中秋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着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本次中秋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更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合作,体验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接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撰稿/王明媛

摄像/各班班主任


编辑:Stephen Lei

欢迎投稿

2645581470@qq.com

《普洱少年报》征稿启事

一、投稿内容

第一版    主版     

重大新闻活动的发布,刊登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或各校按《普洱少年》报的要求开展的活动,师生可以投稿(附图片),也可以报料,重大活动可预约本报前往采访。

第二版   三味书屋

主要刊登同学们的各类优秀习作,通讯报道、诗歌、散文、平时练习中发现的优秀作文,各类优秀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内容、形式不限。好书、好电影的推荐。

第三版   百草园

学校专版,需在专版展示本校教育教学成果,或少先队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的,可以投稿,也可预约安排版面。同时刊登小记者们做的一些实践活动文章、心得体会。

第四版  我们的园地

刊登小记者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内容。

二、投稿要求

1.信件的第一句话要写明为哪个版的哪个栏目投稿。信件的末尾写清县区、姓名、班级、学校、指导教师姓名和

联系电话、联系地址。

2.投稿地址:普洱市人民西路87号(普洱市小记者协会)

邮编:665000  电子邮箱:2645581470@qq.com

报社电话:0879—18008790877

3.每期投稿时间:每月10日之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