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打破“思维边界”,让自己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发布于 2021-09-25 07:49

欢喜赢秘籍
你所有的成就都来自于你的认知!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6篇原创内容
相信你一定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一位国王邀请几个盲人去他的王宫,然后国王下令把他的大象带到王宫里来,他想听这些盲人对大象的描述。


接着,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就回答说大象是一根长长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说大象像一条绳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于是说大象像一把扇子;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侧面,就说大象像一堵墙。

因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描述出不一样的大象,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盲人都抓住了事实的一小部分,但没有人掌握全部的情况。每个盲人对于大象的认知也都局限在他自己的体验。

我们都是“盲人”
 
其实,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盲人”。我们在认知现实的时候,虽然没有生理缺陷,但因为经验和思维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

在人类认知现实的时候,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经验和理论,找到一个现阶段最接近现实的答案。但现实本身是什么,并没有人知道。而我们经常把自己认知的现实,误认为是现实本身。

为什么我会被困住?

《阀限思维》里曾提出一个概念:“认知金字塔”,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与真正的现实之间,至少隔了四个层次,从下往上分别是:经验与见识、注意力、理论、判断。
 
1.经验与见识;
 
我们对于现实的认识,往往来自于我们过去的经验,很多人也觉得,见多识广,就能提高自己的认知,其实这只是达到了第一个层次。

比如很多人觉得,努力工作,玩儿命加班,多半就能得到老板赏识,能够升职加薪。甚至有人认为“努力工作”跟“升职加薪”就是划等号的。但实际上,现实是不是真的这样?

 
2.注意力;
 
根据神经学家齐默尔曼的测算,人类感知的全部信息里,有99.9%是无法真正注意到的,你真正注意到的可能只有0.1%。
 

 
3.理论和判断;
 
这都上升到理论了,大概就能放心了吧?看个例子吧,汤姆曾经收养了一只6岁的小狗,快到新年了,汤姆为小狗准备了一根骨头,他就觉得,给狗狗骨头,狗狗应该会很高兴的。结果呢?

狗得到骨头之后,突然变得非常凶狠,它抓着骨头就开始咆哮,然后叼着骨头跑开,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开始啃骨头。汤姆走到狗狗身边想要安慰它,结果没想到狗咆哮着跳起来咬了他,它以为汤姆想把它的骨头抢走。这代表什么呢?
 
很简单,这只狗的脑子里有一个认知,它认为:如果我得到了一个好东西,我就得好好地保护它。每一个想要靠近这块骨头的人,都是想把它给抢走的。和小狗一样,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所以,我们很有可能,是被自己固有的认知给绑架了,让我们没法跳出认知金字塔的这一层,困守在自己思维的牢笼里,还以为自己是对的。

如何拆掉思维里的墙 

1.承认自己的不乐观;
 
 
2.保持“空杯”心态;
 
一名教授去拜访一位禅宗大师,大师把茶倒进教授的杯子里,直到杯子满了,他还继续往里倒。这时大师就开口了,他说:“你的脑袋就像这个杯子,里面装满了思想和观点。除非你先清空你的杯子,不然我怎么向你展示禅宗呢?”
 
所以说,为了学到真正的新东西,你必须先清空自己的杯子,放下自己固有的成见,这样你现有的知识、理论和观点才不会成为你认知的障碍。
 
3.“用故事说话”;
 
故事才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很多人想要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总想着要多听多少道理,学习多少新理论。其实有时候一个大道理,不如一个小故事更能击中人心。
 
想要打开认知,花点时间听一听别人的故事、别人的心路历程,可能更能打开你的认知视野。

4.自我进化;
有时候为了自我进化,旧秩序必须被打破,这样才可能去创造出新的东西。

我们的认知和思想也是类似的。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这个世界本身在不断地迭代变化,过去像真理一样的认知,可能过个几年就被证明是伪科学,甚至是谎言。

活在今天这个社会,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打破自己思维的边界,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和思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