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陪孩子精读一篇童话?-- 我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于 2021-09-25 10:14

童话是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的阅读题材。在我们的家庭阅读中,我给孩子们读过了数十篇从短篇到长篇的童话。可是,如果你与孩子阅读童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体会读书的美好,而是还想通过阅读使孩子产生更多的思考,那就需要进行精读。在这篇文章里,我将给大家分享我在中文课上使用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孩子精读《格林童话》的体会与思考。

01


为什么要与孩子精读童话?

在我心中,阅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以体会阅读乐趣为目的的享受型阅读
  • 以学习为目的的学习型阅读
  • 以增强亲子关系为目的的陪伴型阅读

享受型阅读通常指自主阅读,目的就是从阅读过程中获得幸福的感受。只有经历过享受型阅读的人,才会真正爱上阅读。
学习型阅读则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开展的阅读。学习型阅读与享受型阅读并不矛盾。能够一边体会阅读的快乐,一边学习知识,获取能力,是推动阅读不断深入的主要动力。
陪伴型阅读则主要指家庭内的亲子阅读。阅读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与孩子一同体验阅读的乐趣,与此同时增强亲子关系。如果你想拥有高质量的陪伴型阅读,那么就要切记不要在阅读过程中穿插太多的提问,这样很容易把陪伴型阅读变为学习型阅读,最终有可能哪个目标都实现不了。
在过去的九年多时间里,我已经通过早餐朗读和睡前阅读的形式,给孩子们读了数十篇各种篇幅的童话。从短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到长篇的《绿野仙踪》。但是这些阅读都是陪伴型阅读。阅读目的都很简单:让孩子们体会童话世界的美好。虽然在朗读过程中我也会加入一些提问与讨论,但是这个讨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增加与孩子的互动,从而让孩子对朗读的作品更加感兴趣。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我觉得从童话中,孩子们除了体验美好之外,还可以有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因此,在九月的主题阅读中文课中,我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堂童话精读课程。

02


我们的童话精读尝试

在第一次童话精读课程中,我选择了《格林童话》中的《亨赛尔与格莱特》。这篇童话不仅适合我们的九月阅读主题:生活中的美好,而且篇幅适中,适合在一堂一小时的课程内展开讨论。

通过这次精读课程,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收获:

  • 从故事中读懂作者写作目的的能力
  • 将童话中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关联的能力
  • 进行简单童话创作的能力
  • 体会故事人物情绪,进行朗读的能力

我还设计了一些具体的衡量指标,来评价孩子们是否通过这堂课程获得了上述能力:
  • 观察孩子们是否能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进行主动思考与联想
  • 观察孩子们是否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到相关实例,并给予清晰的描述
  • 观察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 观察孩子们在朗读过程中能否针对不同的人物使用不同的表情与语调
精读目标和衡量指标都确定好之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具体的课程细节了。我们的精读课程通过这些环节展开:
环节一:给孩子们介绍《格林童话》的产生背景

格林童话的产生年代正处于拿破仑战争之后,德意志民族主义觉醒的时代。为了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民族统一障碍,格林兄弟开始在德意志民间搜集蕴含民族特色的童话和故事。

在给孩子们介绍这段背景时,儿子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他知道了这个故事是从民间搜集来的,并不是格林兄弟创作的。而女儿因为现在正在和我共读关于拿破仑生平的故事,所以很快就理解了这段历史背景。

环节二:为孩子们朗读《亨赛尔和格莱特》

考虑到儿子还不具备全文字自主阅读的能力,我选择了给孩子们朗读这篇童话。

虽然这样做缺少了锻炼孩子们独立阅读的机会,但孩子们可以通过我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体会。此外,我的朗读也为后续孩子们自己的朗读实践起了示范作用。

环节三:与孩子们进行开放式问题讨论
为了实现前面介绍的精读目标,我为孩子们设计了两个开放式问题,在故事朗读完后与孩子们一起讨论:

-  故事中,继母让父亲扔掉两个孩子。你们觉得她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
  (问题设计目的:读懂故事)

-  亨赛尔与格莱特始终互相帮助,最后成功地回到了父亲身边。他们的这个行为让你想起了什么?
  (问题设计目的:与自己生活进行关联)

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孩子们马上给出了一致的回答:不应该。儿子说:“一家人无论怎样都应该在一起”。女儿则说:“父母生了孩子就应该抚养他们,不能把他们扔掉”。

关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一开始陷入了僵局。孩子们似乎很难马上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相关的事情。于是,我给了孩子们一些提示:“你们可以想一想有没有什么你们两个人一起做成功的事情?” 在我的提示下,女儿很快想到了她喜欢的几个艺人,一起互相帮助打游戏最终游戏通关的事,并给大家声情并茂地表演了一番。儿子则想起了姐姐帮助他解决国语作业中的难题,而他帮助姐姐拿东西的经历。

环节四:进行童话的续写创作
续写故事是我们在中文课上经常开展的活动,孩子们对此也非常熟悉。在进行创作时,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灵感先画下来,再转换成文字,可以缓解孩子们对创作的恐惧感。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这个方法尤其管用。

听到自己又要变身为小作者,两个孩子都非常兴奋。很快,就在我为他们设计的创作模版上留下了自己的作品。

孩子们创作的续集

环节五:分角色朗读部分章节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儿童的语文》一书中提到:“朗读是活的,犹如赋予作品生命”。因此,于永正老师在他的课堂上特别强调让学生朗读。受到于老师的启发,我也在精读课程中设计了朗读环节。

为了让孩子们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情绪,我特意从《亨赛尔和格莱特》中挑选了他们遇到老巫婆的那段情节。这段情节里有亨赛尔和格莱特与老巫婆的对话,孩子们较为熟悉,而且对话内容并不多,易于孩子们进行练习。

朗读练习片段

朗读时,孩子们自己选择一个人物,朗读人物对话部分,旁白部分的朗读则由我来担任。女儿选择了老巫婆。她不仅活灵活现地朗读出了巫婆的狡诈,还给后续的朗读配了背景音。儿子也读出了亨赛尔与格莱特急不可待的贪吃情绪。

一次朗读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要求互换角色再朗读一遍。这一次,由儿子扮演巫婆,女儿扮演两个小朋友。儿子捏着嗓子试图学巫婆那样说话,但听起来有些恐怖。于是,我问儿子:“巫婆说的这段话是为了骗亨赛尔和格莱特进屋。你觉得如果你是亨赛尔和格莱特,听到这样恐怖的声音,还会进去吗?”儿子马上领会到我的提示,用较为正常的语调又朗读了一遍。
03
我的体会与思考


这是我为孩子们使用UbD思路设计的第一堂童话精读课。从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来看,课程的环节衔接基本连贯,孩子们也通过各种活动基本达到了课程的衡量指标。
通过具体的课堂体验以及孩子们的课后反馈,我得到了下面几个体会:
  • 对于短篇童话,可以把问题讨论放在朗读之后。这样有利于朗读时情节的连贯。但对于中长篇故事,则需要在朗读中穿插简单的问题讨论,以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 精读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孩子们是否读过这个故事,而是为了启发孩子们通过读故事进行思考与联想。因此,讨论问题最好设计成开放式问题,不规定正确答案,并且对于孩子的各种回答都给予肯定。

  • 开放式问题的设计可以再深入些,适当增加思辨的内容。

  • 简单的创作环节可以有效地推动孩子进行思考与扩展,但考虑到课堂时间,这个创作不能过于复杂。

  • 朗读环节对于孩子理解人物心理非常有帮助,而且很好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

下一堂课里,我们将一起阅读欧·亨利的《圣诞礼物》。我为孩子们选择了读小库出品的绘本版。

-------------------------------------------------------------

作者简介:

两个宝贝曾经的计算机博士,现在的全职妈妈。居住在日本,家有一女一儿。热衷于海外儿童中文教育与快乐家庭教育。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带着兴趣去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