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技强国,神舟十二凯旋,值得同学们参考!

发布于 2021-09-25 21:03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技强国④,神舟十二凯旋、中国空间站、科技创新。语文贵在积累与应用,非一日之功,望大家能沉心学习,坚持不懈。
高中学霸
分享高中学习、生活趣闻趣事,已超过50万高中生和家长,教育自媒体达人!
1篇原创内容

广东省2022届新高三

省级摸底联考作文指导+例文


【真题再现】


【广东省2022届新高三省级摸底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5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航天技术科学家们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从无到有,中国已先后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并发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中国航天,后来居上,一雪前耻。

2022年前后,中国首个自建空间站“天宫”将正式建成,而且中国将成为世界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

美国诸多媒体已经开始呼吁美国加强与中国的航天合作;欧洲宇航员也已经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未来上中国空间站能用上……

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1.材料解读:这是一道文字类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概括地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历程,侧重点落在结果(建成自己的世界唯一的空间站)及原因(美国等西方的打压封锁/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上。

2.关键词句:中国  打压封锁  核心技术 自主研发 发愤图强

3.立意方向: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的启示意义,即我们从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中能得到哪些感悟和思考?应该从材料的因果关联中思考和感悟,西方封锁技术,打压中国发展,而中国航天事业却取得非凡成就,这是为什么,其中蕴含什么哲理?通过材料间的因果联系,可有不同角度的立意,选择其一写作即可。参考立意:

(1)国家层面:①中国在封锁中崛起。②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③中国崛起,震惊世界;中国,伟大的民族。④中国精神一一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自立自强等。

(2)哲理层面:①置之死地而后生。②自身强大了才有尊严。③没有人与弱者合作。④世界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⑤知耻而后勇,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自立自强。(其他合于材料内涵的立意亦可)

 

【题目分析】


这道作文题目属于科技话题作文。思考的集中点是“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的启示意义”,立意是多元开放的。可以就科技发展谈我们自己国家在科技强国发展之路上的总结与反思,可以跳出事情的本身,就这一现象引发出事物 的哲理思考。找准立意的切入点很重要。作文题目具有审题立意训练价值。 

 

【例文展示】          

置之死地而后生


看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感触颇深。这一历程告诉我们: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靠别人是天真的,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生存。

西方的封锁和打压,是我们的耻辱,但也正是我们中国航天的动力。中国航天人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终于一雪前耻,扬眉吐气。我们以自己的强大,傲立于世界之林,谁还能小觑?

历史上,中国受“巴统组织”和“瓦森纳协议”限制,航空航天、军事技术、微电子、船舶航海等高端技术领域一直被封锁,可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出来了两弹一星、核潜艇、北斗导航、量子加密通讯、超级计算机、歼-20隐形战斗机、高铁等等尖端技术产品。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东方雄狮。”这头狮子,遭受了万般磨难,终于从沉睡中醒了过来,站了起来。中国是一个在战争的硝烟中崛起的国家,就像电视剧的主角一样,一次次让世界惊叹,绽放出无限光彩。

绝境,也能成为成功的一种元素。有的时候,我们被逼上绝路,因为情非得已,我们已经无法再做出其他的选择,这时,如果我们想要做某些事情也是最容易成功的。这时人会破釜沉舟,成功的几率大增,方到此时,能体会出这绝境的作用。科学家搞试验,对一颗南瓜做了不断加压实验,最后这颗南瓜用刀砍不破,斧劈不开,最后只能用锯锯开。结果发现这颗南瓜为了抗拒不断增加的压力,适应生存环境,在不断的压力下分泌一种抗体,出现了质的变化。由此看来人类也一样,在逆境中生存,也会逐渐适应并激发其与困难抗争的能力,使自己逐渐地强大起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自然法则造就了一个恒定的食物链,鳄鱼在成长中经历了艰辛,为了适应生存它最后走上了食物链的顶端。所以说,遇到困难和打击,关键是不要把自己的遭遇给别人当反面教材,使别人在感悟你挫折的同时,吸取教训,而自己却成了悲剧生活中的主角。

面对打压,只有强大;面对封锁,唯有奋起。美国技术封锁的力度,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追赶的速度令他们害怕,我们日渐强盛,我们正在形成与强者对话的能力。未来的强国俱乐部里,中国一定是主角!

2021届高三湖北六校

十月联考·创新报国,我之责任


【同题作文】


【2021届高三湖北六校十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1月美国阻止荷兰向我国出售光刻机。 

2020年8月美国出台新政:但凡利用美国技术开发的外国芯片,向华为出售都必须经过美国同意,否则不允许与华为合作。

2020年9月美国英伟达公司正式提出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ARM公司创造了一种指令集架构,支撑计算芯片的最基本的IP,是芯片设计的基础。本次收购,意味着我国将被美封锁,无法继续使用该项技术。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企业时说:“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创新报国,我之责任”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分方案】


 1.牢牢把握一个核心。题目材料第一至三段列举了2000年元月以来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我国的关键核心技术封锁事实;第四段是国家领导人就创新和关键技术提出的要求。材料内容可以简言之:美国对我国进行关键核心技术封锁,我们要科技创新,不受制于人。材料提出的话题“创新”,就语境来讲,当然是科技创新。


2.正确处理两关系。演讲要紧扣主题,处理好“创新报国”与“我之责任” 两者关系。对科技创新重要性固然要进行论述,但还要有一个“我”的身份意识,在科技报国的时代洪流中,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如何履行“我之责任”,是考生要回答的问题。科技创新是当代青年的责任,必须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这一点正是这次作文立德树人的目的所在。 


3.紧密结合当题目材料很新,科技话题也很热。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猛,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整体科技实力还有悬殊,美国对我国进行高端科技的关键技术封锁,就是很好的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想不受制于人,我们就得不断创新,自力更生。写好这篇演讲稿,一定要立足时代,放眼世界,高瞻远瞩,视田开阔,有鲜活的事例,有理性的思维,还要有神圣的使命和光荣的责任。

 

【例文展示】

 铸创新精神  献灼灼芳华 

 文/王梓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铸创新精神,献灼灼芳华”。

当今世界,放眼全球,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创新新的角逐。不得不承认,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还有很大差距。今年以来美国对我国进行高端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封锁,其真正用心世人尽知,我国科技领域存在短板是不争的实事。中国科技欲不受制于人,我中华少年当挺身而出,铸创新精神,献灼灼芳华——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和光荣责任 

创新报国,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学习前辈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我国的北斗团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跨越重重障碍,于近三十年的时间,终于用北斗的天罗地网,取代了美国的GPS,成就了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如今,“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从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铸就闪亮的精神坐标,无不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国青年科技报国的志向。 科技决胜未来,创新关乎国运。同学们,科技强国梦,是中国梦,更是我的梦,我们的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前辈的创新精神,艰苦卓绝,心系祖国,不负芳华,不辱使命。 

其次要传承前辈的创新精神。近些年来,科技发展更新迭代速度加快,青年人走在科学前沿科技报国梦想的例子比比皆是。去年我国“科学探索奖”的50位获奖者,年龄都不超过45岁;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中,科研创新团队占10个;而“北斗”这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团队,平均年龄才只有31岁,比国外相关团队年轻了十几岁!看吧,后浪在奔涌!越来越多青年人传承科学创新精神,挑起科研大梁,成为国之股肱。同学们,践行前辈的创新精神,薪火相传,追求卓越,我们当不负青春时光,奉献灼灼芳华。 

最后,创新报国,更要铸造自己的创新精神。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国家领导人多次谆谆告诫“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华为作为国产企业的巨头,其企业的创新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国人致敬。十几年前未雨绸缪,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去制造自己的芯片,始终在做“最坏的打算”;十几年后的今天一切都派上用场,华为的创新精神成为中国创新史上又一个辉煌。在贸易战焦灼的今天,中国经济必会受阻。纵使前方险象丛生,道阻且长,我们也要勇踏变化之浪,勇担创新之责! “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如是说。科技强国,永恒追求;创新报国,我之责任。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铸造自己的创新精神,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吾辈少年定是国之栋梁。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每一位中国青年都要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胸怀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让我们手握创新的利刃,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劈荆崭棘,奔向强国复兴的星辰大海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评】

本文符合演讲稿稿的格式,内容很有说服力与鼓动性。全篇紧扣材料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详略得当,略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详论青年的职责,将“创新乃青年报国之责任”这一观点阐述得较为深刻入理。正文三段分三个论点,句式整齐,逐层深入,内容紧凑,思路清晰,结构分明,语言有文采也合演讲要求,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不足之处,演讲开场白过长,演讲要尽快切入主题。

 

科技话题作文注意事项 


 科技强国是我们国策。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战疫以来,中国科学家研发的疫苗、医疗先进设备,让全世界眼羡;“收官之星”成功发射,“中国北斗”成为“世界北斗”;从探月到探火,中国“天问”迈向更远深空;“嫦娥”一小步,中国航天一大步,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科技创新正一步步激励中国心、筑牢强国梦。



科技话题是作文热点。近年来,科技话题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之一。2012年湖北卷:科技的利与弊;2014年广东卷:黑白胶片与数码科技的思辨;2014年辽宁卷:祖孙俩关于“假设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的讨论;2014年天津卷:“智慧芯片”的利与弊的思考;2016年浙江卷:对“虚拟世界”的看法;2016年天津卷:“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思考;2017年全国1卷:“中国关键词,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移动支付、共享单车);2019年全国1卷:批驳科技时代劳动全部交给人工智能。2020年高考科技话题渗透更是全面。北京卷: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对“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联想和思考;天津卷:“中国面孔”材料作文中,有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出现;江苏卷:智能互联网时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话题思考。2021年高考作文虽然没有涉及到科技话题,但这并不代表今后高考作文与科技话题无关。前面所展示的广东省2022届新高三省级摸底联考作文,中国空间站建设历程引出的感悟和思考,能引导考生多角度思维,开放性立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国航天事业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变革发展之路,能给个人和国家带来很多的有益启示,从中能体现出诸多思辨性元素。


科技话题的思维角度。围绕科技话题,可以从多角度考查,如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科技强国,创新报国;人工智能、人文关怀等。角度的切入得看作文题目提供了什么材料,提出了什么话题的写作要求。为了让同学们全面了解科技话题的不同考查角度,下面展示2021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各地考题。(科技创新话题见上面作文题。)

 

【典型考题1:科技与人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

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

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

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

…………

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是否引起了你和同学们的兴趣呢?本周要开一个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作一个主题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现代科技发展始终怀有人类古老的梦想,连接过去,走向未来;

2.对未知的探索,对梦想的追求,科技带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3.中国的科技发展显现出中国元素,传承着中国文化,彰显出中国特色;

4.科技发展应该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实现古老的梦想,又能报务于现代生活;

5.科技发展要传播人文精神,要带着人文精神走向美好的未来。


【典型考题2:正确看待人工智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手上和身上的智能穿戴正越来越多;生活中,无人驾驶、智能车间、机器人医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也正在被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赋能”。但在这些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下面,也有一些现象正悄然发生: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变得无精打采,只因刷抖音等玩意儿刷到凌晨五点;网上的大V公开声称不再需要“费力”学习外语,只因“搞一支专业翻译团队就搞定了”;公路上的司机们会眼睁睁把车开进河里,只因GPS说继续保持直行……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甚至用“人工愚蠢”来形容当代社会。

弘德中学准备开设“人工智能”选修课,拟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人工智能”不能代替一切,一味依赖则是“人工愚蠢”;

2.客观看待“人工智能”,享受科技便利,但也要合理灵活运用;

3.驾驭“人工智能”,人类需要自己的大脑智能,人脑胜于“人工”;

4.不能因“人工智能”的便利而不求进取,甚至“娱乐至死”;

5.不能忽视“人工智能”带来的诸多负面社会现象,要取其利,避其弊。


【典型考题3:以科学家为偶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也偶像”科学家精神短视频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公布。获得一等奖的短视频是《邓稼先》。其余视频的主人公,大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人,这些一线科研工作者,有的风里来雨里去,有的在野外一呆就是一天,有的调侃自己的工作苦中作乐,有的为了求索真理一生耕耘……这一活动引发网友热议,观看、投票、评论已超过35亿次。

有人认为,这些科研工作者践行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向公众传递着他们的精神力量,称之为“偶像”当之无愧。

也有人认为,这些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固然可贵,但他们并不像流量明星一样广为人知,和“偶像”距离甚远。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1)请你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给众网友写一封信,回应网友的看法。

(2)请你以振华中学学生代表身份,给振华中学学生写一封倡议书,弘扬科学家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1. 弘扬科学精神,致敬科学偶,展现青春该的有模样;

2. 明确偶像的真正含义,树立新的偶像观,引领青春向阳成长;

3. 践行科学家精神,以科学家为偶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 立德树人,以科学家精神为精神标杆,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5. 科技强国,需要青年一代践行科学家精神,而不是迷恋于流量明星。

 

【典型考题4:践行科学精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归科学、尊重科学,才能拨开病毒起源与来源的迷雾;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人类方能在与病毒的斗争中赢得未来。在抗疫攻坚战中,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力量,明确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攻坚时期所说:“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第五部分节选)

如今,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对“科学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请以“践行科学精神”为主题,向全校师生发出相关倡议,展现你的认识与思考,提出你的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主题明确,逻辑清晰;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2月26日,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的“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里,工作人员吴志婷往药瓶里添加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知识干货

◆10月1号起“周中课”不能上了,或将全部归零,部分地区已实行

◆高中生觉得压力太大,花60万买凶弑杀父母,超生的孩子变仇人

◆将英语降为“副科”呼声渐高,北大教授提醒家长:小心后遗症!

◆深圳大学食堂火了,被学生吐槽:设计很阴森,像“地府”,影响食欲

◆2022年高考增加新限制,这3类考生即使学习再好,也无缘高考

◆查寝“大姐大”张美玉已不在校,母亲称两天两天没吃饭,快抑郁了!

◆高一新生初开学,以下四点一定要特别注意,否则月考很可能垫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