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学科类培训机构怎样做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发布于 2021-09-26 10:27

看到了昂立公司破产的致歉信,深思了一下。本来从去年开始就因为疫情的原因,使很多学科类培训机构走上了入不敷出之路,再加上今年的“双减”政策出台后,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公益学习机构。连续一年多的时间,很多的私立学科类培训机构基本上是进入了负债的状态,依靠着仅剩下的一点点继续,勉强维持生计,甚至是借钱去填补自身的窟窿。或许你还没有因为这个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我想说的是,在不久的奖励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将会被永久的关闭,到那时候再去想解决办法就迟了。

 

与其看着自己的命运日渐衰弱,不如提前转型走素质教育之路,抓住当前的发展机会,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昂立诚恳的致歉信也让我们意识到,疫情无疑给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拳一击,而“双减”政策的到来又让学科类培训机构雪上加霜。想要在这个时代继续做好教育,就要明白这个时代现在的需求,而不是盲目的奔跑,更重要是的要懂得分析时代的发展方向,否则最终的结果便是被社会淘汰!

 

或许你也在想,虽然现在是负债状态,但好在疫情得到了控制,家长们对于孩子学习的焦虑依然存在,我可以依靠家长们给孩子们交的学费去填补自身之前的窟窿,但是你要明白,这个窟窿填补需要的费用,以及今后自身的发展方向。从昂立公司来看显然这个问题是治标不治本的,想要谋求到发展的机遇,还是要依靠转型来解决,在自身的境地还没有困窘到举步艰难的地步,抓紧抓住综合素质教育的机遇,提前做好转型的准备。虽然“双减”政策对于学科类的培训机构进行了规范,但与此同时正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机遇,而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填补了课后延时服务的空缺,使校外素质教育培训机构与校内的学科类学习进行更好的衔接,从而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要明白,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双减”政策之后,许多家长仍然处于迷茫阶段,感觉孩子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而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的政策和无数不能预料的可能性。其实不管未来的变化如何,只要我们明白一点,分数决定高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在未来更看重的是个人的能力,也就是说,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

 

当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应如何做呢?

“双减”政策的出台,无疑是给了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一顿重拳,同时也使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没有了翻身之地。因此在校外对孩子进行学科类的培训是进行不下去了,但作为培训机构想要快速寻找到一个好的、长远的发展机构,依旧还是需要走教育之路,毕竟教育与教育之间的转变是最快的,如果你转型为其他的创业型公司,起步还是很艰难的。

既然要走教育之路了,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一种是素质教育、一种是科技教育、一种是成人教育。

科技教育在前期、中期和后期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设备的升级和维修,这样算下来成本很高,一旦资金链有了问题,就很难维持下去了,因此它不适合众多中小型机构的转型。

 

再来说成人教育,即对孩子的父母进行培养,从而提升父母的教育水平,让父母亲自去辅导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简单的来说,就是把父母培养成“人才”或者教给父母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让父母亲自去辅导自己的孩子。要知道父母要是有时间去辅导自己的孩子,就不会将孩子送去辅导班学习了。因此进行成人教育也是行不通的。

最后来说说素质教育,其实“双减”政策一出来,很多人就意识到了,虽然对于学科类的培训机构造成了影响,但是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却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会。同时在今年国家的多次会议中,强调提出了,“要培养孩子健康成熟的人格、分数不能决定孩子的一切”,同时未来需要的正是创新型人才。因此进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最好的一种方式。

 

素质教育之路如何走?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一种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综合能力、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而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想要转型做好素质教育,需要做好自身的准备,选择好配套的教学方案同时储备师资力量。沙盘教育是早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游戏互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启蒙,通过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结合沙盘中的投影效果,引导孩子制作出自己脑海中的“蓝图”,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困难的创新能力。

沙盘教育致力于培养孩子从小形成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可以说沙盘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站,能够为孩子后续的成长发展打好基础。

 

相比其他的素质教育来说,沙盘素质教育在进行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素质教育培训机构的门槛更低,因为沙盘教育拥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分年龄阶段的满足孩子成长的不同需求,同时它简单易操作,对于师资力量要求的并不高,这对于即将进行转型的机构来说,最容易上手,自己培训机构的老师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够辅导孩子完成沙盘教育的课程。沙盘教育课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

往期回顾

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孩子未来有什么影响?

如何利用好孩子的黄金成长期,培养孩子探究性学习能力?

“双减”政策后,孩子应当学习什么本领才能稳赢?

“双减”之后,如何权衡利弊“鸡娃”与“放养”之间的关系?



请提出您的疑惑
我们将第一时间给您回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