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真的减负了吗
发布于 2021-09-26 12:37
“双减” 政策
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央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双减”督导,“双减”督导被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
”
秋季开学后“双减”政策正式全面落地,刚刚开学教育部就提出了三不允许: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
四川成都作为全国9个试点城市之一,率先推出了落地细则。《意见》指出,要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更多成都“双减”措施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32641218123.png)
文本来源:人民日报(自制图)
但是,“双减”全面落实,小孩真的轻松了吗?
秋季开学,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第一个学期,“双减”给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成都实验中学的王同学讲到,他们现在的放学时间比之前提前了,但是作业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有时回到家中依然要完成作业。
王同学的妈妈也表示,自己孩子的自律性较差,怕学业轻松之后,孩子会有更多的时间玩耍,所以希望送孩子去上补习班。现在由于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没有好的渠道去找补课老师,但她也表明自己会尽力给孩子找一个好的老师。
教培工作人员采访音频
在培训机构工作的张老师说:“与整体学生在学占比对比起来看,退费率并不是特别高,因为需求还是有的。”从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因距离等原因导致孩子无法参与周内补课的家长产生的焦虑情绪更多。这些家长都担忧没了补习班的帮助,孩子会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失败,所以仍然坚持让孩子在培训班补习,只是将时间挪到了周内。这样一来,学生的压力似乎变得更重了。
但是面对“双减”,有一部分的家长状态还是不一样的。他们开始将注意力从学科类校外培训转向了兴趣类培训,使孩子的周末真正的慢下来,也有了更多时间可以和孩子相处。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371710887744.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382076615508.jpg)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双减”下,家长们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正是由他们所持的不同教育理念导致的,“读好书-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有好生活”仍是当今中国大多数普通家庭的优先选择。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341304495683.png)
政策出台之后,老师们有不同的看法
“实际上课时间减少导致本来课堂上的东西没法按时完成,而家长们要么给孩子报周中辅导要么就是让孩子敞开了玩,导致学生质量不一。”康老师对现在的上课模式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心。
成都外国语小学老师采访视频
不仅老师压力变大,且政策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少“减负“的作用,还有可能让学生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谈及对双减政策的看法,南开为明学校的吴老师由于有过在教培机构上课的经验,他表示:“培训机构会根据学生基础来针对上课,现在班上的同学基础不一,且作业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大幅度减少,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同学在得不到课后辅导的情况下,成绩将会继续下降。”
政策已经实行了一个多月,家长们还会在私底下询问老师是否可以补课,课后资料推荐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还有不少家长会在周中给孩子报辅导班来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政策出台本是为了“减负”,而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却是像是“负负得正”增加了负担。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311439550545.png)
图片来自网络
“双减”实施过后,教师们压力变大,学生们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而面对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部分学校延长了学习时间,导致素质活动时间被压缩减少。而另一部分敞开玩的学生,也让老师和家长们有着不同程度的忧心。
政策的出台是否真正减负,对于不同的学生或者家庭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小组成员 /
谢舰霄
张岱如
黄婷
部分图片来源:微博、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