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科学家精神②,人物事例+速写

发布于 2021-09-26 12:30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科学家精神内涵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下面推送科学家精神的代表人物事迹,希望让大家对科学家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学习,同时,也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把这些高分的人物素材运用到作文上,妥妥地加分!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




【人物简介】
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两弹元勋”,为中国国防自卫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语录】
如果做好了这件事(核事业),我这辈子就活得很值得,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人物速写】
作为核武器总设计师的邓稼先,在一次原子弹试验事故处理中,命令所有人退后,自己抢上前去,亲身涉险,去接受致命的核污染。正如他所说的:“如果做好了这件事(核事业),我这辈子就活得很值得,就是为它死也值得。”苟利国家,不量祸福,不问生死。
【适用主题】
爱国、不怕牺牲、敬业......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




【人物简介】
应用力学家、系统工程科学家,为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物语录】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人物速写】
44岁的钱学森正是盛年英姿,辗转五载,他坎坷归来,要将满腹学识献给祖国;驱驰半生,他呕心沥血,呵护国防现代化的种子,生根发芽,直至枝繁叶茂;迎难而上,他勤修不辍,不问报偿,只求泱泱中华,扬眉吐气,奋起砥砺尊严。正如他所说的:“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愿将此生许家国,志存兴邦忘功名。
【适用主题】
爱国、奉献、不畏艰辛......


黄旭华(1926.03.12-)





【人物简介】
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人物语录】
人家问我,忠孝不能两全,你怎么理解?我觉得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人物速写】
34岁的黄旭华,受命研制核潜艇,此后他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而被弟妹误认为是不要家的,不养育父母的不孝儿子。三十年后,他母亲看到一篇题目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文章里面写的“黄总设计师”,才知道这段隐藏的秘密,此时的母亲满眼泪水,自豪不已。正如他所说的:“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蹈历奇兵游瀚海,忠勇堪书白马篇。
【适用主题】
爱国、忠孝、默默奉献......


孙家栋(1929.04.08-)





【人物简介】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被称为“卫星之父”。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语录】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人物速写】
头发花白,仍雄心似火;步履缓慢,却志在千里。当国家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时,已经75岁的孙家栋毅然接下总设计师的重担。正如他说的:“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誓言,历风雨而日盛,经霜雪而弥坚。
【适用主题】
爱国、责任担当、敢于挑战......

林俊德(1938.03.13-2012.05.31)





【人物简介】
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语录】
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人物速写】
52年坚守罗布泊马兰基地,参与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他就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林俊德。弥留之际,为了深爱的祖国,老人仍在燃烧生命的余烬,正如他说的:“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青春与大漠共舞,岁月与长河同眠。
【适用主题】
爱国、奋斗、奉献......

顾方舟(1926.06.16-2019.01.02)





【人物简介】
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为中国研制活疫苗消灭脊灰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物语录】
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
【人物速写】
被人们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有人说他是一艘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避开了脊髓灰质炎的劫难;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用潜心研究护佑了几代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而他自己却谦逊地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一生为一大事来,方舟已成;一世做一大事去,不负初心。
【适用主题】
爱国、专注、医者仁心......

杨振宁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
    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
    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
    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千古三旋律, 循循谈笑中。
    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 杨振宁

2003年12月24日,杨振宁将家从纽约石溪搬到了北京清华大学。而在11月,他就写好了这首《归根》诗,并将自己在清华园内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

跨越两个世纪,经历中美两个大国,从清华园出发,23岁公费留美,35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耄耋之年放弃美国一切回国创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我的一生可以算作一个圆,从一个地方开始,走了很远的地方,现在又回来了。”杨振宁说。

-----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必将影响、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书写精彩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语文日刊yuwenri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归作者!

投稿:160280748@qq.com;  商务:QQ160280748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小学满分100(manfen100xx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