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怎样做才能恰当处理和纠正孩子「爱顶嘴」的问题?

发布于 2021-09-26 13:09

教养时间
教养孩子,教养自己!专注K12教育,孩子陪伴~
7篇原创内容

这是我们的第117篇文章

婴儿时期孩子就像是天使,每天对你笑一笑,都是岁月静好;两三岁时,开始成天把「」挂嘴巴,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思维;再大一点直接活脱脱的进化成了一个「小杠精」。

让早点睡觉,立马给你一个回击:

你为什么不睡

在孩子不太会说话的时候,嘴里蹦出一个清晰的字父母亲们都得乐半天,感慨万千,心里美滋滋;但在孩子说说话越来越溜以后,父母亲们却分分钟想让他闭嘴!

说实话,面对「顶嘴」的孩子,很多的家长可能都会有那么一瞬间想揍孩子一顿,扪心自问,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能够管理好自己情绪的家长,估计只是想想而已;但是情绪容易失控的家长,可能真的会来个“混合双打”。

父母教,须敬听”,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讲究孝顺、顺从,顶嘴往往是一种不听话的表现。

    

搜狐母婴做过一项调查,“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超过75%的家长都选择了“顶嘴”。

然而,我们应该去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之所以觉得孩子顶嘴难以忍受,大部分都是“控制欲”在作祟。

我们习惯孩子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当他反抗的时候,就会让我们顿时失去了权威,丢了面子,甚至会觉得如果不把孩子震住,在这样“泛滥”下去,以后就更加难以管教了。

所以简单来说,家长们都不喜欢这种失控的感觉。

德国心理学专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曾说过:

能够同长辈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往往在成长中都更具潜质。

一个会争辩的孩子,一定是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还懂得让别人听到自己的谈判技巧,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情商更高更优秀,更容易被社会认可。

01

顶嘴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标志

孩子学会顶嘴并不是个例,而是具有普遍性的。

当孩子成长到四五岁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们就和商量好了一样,同时打开“任督二脉”学会了顶嘴,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顶嘴是孩子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具体表现,是心理发展的信号。


02

顶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见

周末果果想出去玩,但妈妈却给他安排了一节英语课。不管妈妈说上完课再带你去玩,他就是不愿意去,还反驳:“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同事就报名?”

妈妈做了一碗好吃面条,睿睿就是不吃,生气的说:“我不喜欢吃面条里的蔬菜,你为什么老要我吃?”

看这两娃我们很容易感觉到他们「顶嘴」的目的,果果是觉得自己的想法不被重视,而睿睿是因为吃不下,所以说出了实情。

这些行为仅仅就是因为与家长期待不符合,所以很容易被定义为「不听话」「顶嘴」,但其实他们只是在表达了自己的真实需求而已。

田先老师在讲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的课程中曾经提到:

顶嘴,能大大刺激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孩子通过争辩而逐渐掌握逻辑技巧,对孩子逻辑思维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助力。


03

顶嘴是孩子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孩子想去喷泉池里玩水,妈妈怕孩子万一失足掉进去,喷泉池的电线万一漏电或者溺水,就很严厉的拒绝了孩子,孩子觉得特别不公平的质问妈妈:“为什么他们就能去,他们就不会掉下去,我也要去。

其实在这个时候孩子并不是想要和你「」,而是在试探你的底线。

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在言语上说:“你还顶嘴?”而是告诉他这就是规则,规则不允许被打破,我会一直坚持,也希望你能够遵守。

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孩子接触的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不断增加,他会想要不断的尝试让自己与这个世界进行剥离,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事情,建立起自己的边界。

换句话来说就是: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很多家长把「权威」看得很重,为了维持「权威」而禁止孩子「顶嘴」,其实是教育上的「偷懒」。

在强行的禁止下,确实能够收获一枚乖孩子,但是长期以往,孩子的表达能力可能会被削弱甚至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扪心自问,我们难道真的想要一个听话、顺从、从不顶嘴的孩子吗?

不过孩子长期用「」的方式和家长沟通,也是非常不利于亲子间的正面沟通。

04

那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能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孩子顶嘴这件事情,你就会发现整个家庭氛围里会多很多讲道理的人情味和彼此逗趣的欢乐。

我总结一下4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摆脱跟孩子「杠」的局面:

1

鼓励孩子把话说完

孩子顶嘴,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打压和怒吼,其实就是等于阻断了孩子宣泄情绪的一个出口。

表面上,孩子可能由于自己身处弱势而对父母表示出了服从,但是在内心深处可能一直是不服气的,久而久之会开始一点点的疏远父母。

比起孩子直接把房门一关在里面拒绝和你交流,顶嘴其实是因为他还很在乎你的感受。

所以我们不妨给孩子一些耐心,听听他的想法,鼓励他把话讲完,让他感受来自父母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也就更容易跟父母达成共识。

2

多用商量的语气,少用命令口吻

很多时候家长为了塑造自己的「权威性」,家长通常都会用不由分说的语气来拒绝孩子,或者用命令式的语气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执行。

但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控制的,不被父母平等的对待。

长久以往,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建立起这样「不平等」认知,不仅会让他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容易变得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性格。

    

我们应该多用商量的语气,给孩子一些思考的机会:

对于妈妈说的话,你可以先好好想一想,等你想好了我们再来说这件事

3

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当孩子与你「顶嘴」的时候,应该引导孩子用「顶嘴」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引导他们说出原因,充分的表达自己。

你做好饭孩子不肯吃饭,哄了很久孩子来了一句:“我不想吃,就不想吃。

如果你说「我辛苦做好饭叫你吃你还学会顶嘴了」,这个时候孩子的真实想法多半会被掩埋而不被注意到。这个时候你可以问孩子:

是不是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你想自己待一会儿吗?

我们应该让孩子说出他们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以供选择。

这样亲子沟通能够更好开展,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既能够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也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让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4

向孩子展示自己的底线

很多的时候,面对孩子的辩解,我们很难去判断这到底是孩子在表达意见还是在跟自己「杠」。

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向孩子展示自己的底线,申明规则,告诉他边界在哪里,在这个边界范围内你可以来跟我讲道理。比如:

定好的规则,就不能更改。

可以表达意见,但不能大喊大叫发脾气。

如果孩子破坏了原则,可以让他们去承担一定的后果。

一方面,可以让孩子遵守底线,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家长塑造权威感。

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而家长还一直用小小朋友的标准来对待,孩子肯定会有不舒适感,所以就会开始学会了「顶嘴」。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尊重孩子的意见,你会发现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越来越顺,「杠」「顶嘴」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

我们不鼓励孩子无力的「顶嘴」但是我们的目的也从来不是打击孩子,让孩子委屈的去度过他们的童年,而是坚定的跟孩子站在一起,帮助他们在成长上走的更稳。

小时间:《教养时间》北京教育教养第一平台。希望和众多家长一同成长,找出孩子优势,规划最佳教育途径。我们这里有妈妈教养秘密私房话讨论群,欢迎加入。


·THE END·

EDUCATION TIME

这里是十万新都市妈妈聚集地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提供能够改变教养生活的实用工具

大战幼稚园 | 小学面面观 | 中学全面通 | 直升常青藤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加入我们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写作俱乐部,发表文章有稿费。

投稿邮箱:jiaoyangshijian@126.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