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中国精神解读(八)——“苏区精神”

发布于 2021-09-26 13:30

 历久弥新

中国精神

“苏区精神”

伟大苏区精神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在“一苏大”旧址中,透过“九部一局”中央机关的小隔间,可以看到在这里大会通过了第一部宪法大纲,制定了选举条例、劳动法等上百部法律法令。在这里共产党人开展了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发行货币、兴办学校、惩治腐败。

一首名为《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兴国山歌,从苏区时期流传至今,它让我们一听到这首歌就想起当年苏区干部穿草鞋、提灯笼、背干粮、走山路、访贫问苦的身影,依旧能感受到苏区干部勤政爱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中国精神

苏区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

在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革命实践中,共产党人孕育形成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

    发扬

    继承

苏区精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在艰辛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苏区精神“既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

中国精神

发扬继承苏区精神

苏区历史尽管已成为过去,但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好苏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编辑:李泽昊

校对:韩雪珂 王兴科

审阅:刘伟

-----THE END-----

旗帜领航工作室

投稿邮箱:qizhilinghang2021@163.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