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年全国碳市场的试点情况大回顾

发布于 2021-09-26 16:36

试点碳市场2019年交易价格
2013-2017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际价格范围及未来平均碳价预期值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启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建设采用“双城”模式,即:上海负责交易系统建设,湖北武汉负责登记结算系统建设。至此,我国长达七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终于迎来了统一。下面着重分析我国过去七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情况

CCTC®01

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

2021年7月15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公告表示,根据国家总体安排,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7月16日(星期五)开市。2021年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启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建设采用“双城”模式,即:上海负责交易系统建设,湖北武汉负责登记结算系统建设。至此,我国长达七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终于迎来了统一。

CCTC®02

中国碳交易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碳排放权指大气或大气容量的使用权,即向大气中排放CO2等温室气体的权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所进行的交易的市场。

碳市场是一种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交易过程形成合理碳价并向企业传导,促使其淘汰落后产能或加大研发投资。

2021年7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CCTC®03

我国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的

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的。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是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起点,文件提出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2013年起,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展开,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八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CCTC®04

中国碳交易市场试点发展情况
——碳交易试点整体情况:2020年碳交易额创新高

中国自2013年开始至2020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8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交易的试点工作。七年的试点工作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北京为例,北京初步建立了“制度完善、市场规范、交易活跃、监管严格”的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并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了节能减排,“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碳强度下降幅度超过23%,成为全国碳强度最低的省级地区。

从碳交易量来看,2013-2021年6月,我国共完成碳交易总量24130.91万吨,其中市场于2017年达到交易峰值4900.31万吨。

在我国碳交易市场交易总额方面,自试点以来我国碳交易市场交易总额约为58.66亿元。在交易额变化趋势上,2013-2020年间,我国碳交易市场碳交易额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碳交易额达到新高,约为12.67亿元。

——各试点碳交易市场情况:湖北省和广东省交易规模较大

从各个试点地区的交易情况来看,湖北省和广东省的碳交易中心的市场规模要远超于其他地区,其中湖北省的碳交易总量和碳交易总额都位列首位,分别为7827.65万吨和16.88亿元。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和重庆五个市内,北京和深圳的碳交易相对活跃,其中北京的碳交易额总共为9.06亿元,深圳的碳交易总额共7.38亿元。

地方试点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扎实做好全国碳市场各项工作,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管理体系。

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业,根据需要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前瞻分析认为,未来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将依托碳交易市场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碳中和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 : 前瞻产业研究院

The  End


RECOMMENDATION

往期推荐

28个!每个300万!基金委资助这些服务国家碳中和战略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十四五”碳价每吨8美元至10美元

清华大学全国碳市场工作手册(《地方政府参与全国碳市场工作手册》)全文

【收藏】《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

碳定价、碳市场、碳金融……小白也能看懂的碳交易说明指南!

事关气候变化!IPCC正式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

新职业浪潮|我是碳排放管理员,每年帮企业管理上亿资产

2020全球六大能源占比描述——基于2021BP统计年鉴

重磅!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干货】全球CCUS技术和应用情况分析及中石化案例

【收藏】北大金融评论:“双碳”目标下的技术路线图

“碳中和”报告解读——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

号外!新版《温室气体核查员注册准则》来了!

含金量十足!联合国发布“轰动性”气候报告!

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试行)

碳交易市场来了,我少排二氧化碳也能赚钱?

碳资产管理很重要!专业人才是核心要素

人民网:新职业——碳排放管理员介绍

干货,一图读懂碳交易的“来龙去脉”

何为林业碳汇?它是怎么赚钱的?

干货!2021年光伏行业研究报告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碳中和时代的五大投资机会

全国碳排放交易知识汇总

碳排放,怎么交易?

为方便双碳爱好者探讨交流,特建立二碳官方学习交流群!

欢迎双碳人士进群探讨,本群适时分享双碳领域精华资料以及全国碳市场最新动态!若有需求,请添加下方工作人员微信,由工作人员审核入群!

二碳
“碳达峰、碳中和”的知识大本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