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渊|怎样让儿童爱上阅读
发布于 2021-09-26 21:11
阅读对于儿童来说,像呼吸一样自然。
儿童的大脑偏爱故事,就像肠胃需要食物。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一层一层地叠加,最底层的,是爬行动物脑,偏爱安全,对于危险事物反应强烈;中间一层,是哺乳动物脑,是情感中枢,也叫情绪脑,欢乐或伤心,这里是情绪开关;最外面一层,就是大脑皮层,也叫理智脑,是进行思考和决策的地方。
儿童偏爱安全,又喜欢冒险,调节这二者的,是情绪开关,三层大脑配合默契。故事完美地满足了这三者。总呆在安全的环境里,儿童觉得很乏味,理智脑得不到满足。所以,儿童需要思考和探险,或者说,需要精神的历险,故事把儿童带到了一个惊奇的世界里,让儿童能够去经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经历失去的恐惧、独自面对危险的孤独,也会经历友情,经历打败邪恶力量所带来的快乐。而故事的结局,往往是一个有力的保证,让爬行动物脑不至于作出强烈的反应关闭通道。总而言之,阅读,就像飞翔,像在游乐场里玩大型高空游戏,惊险、刺激,但是爬行动物脑知道这实际上也是安全的,不会出手阻止游戏本身。
一
那么,为什么会有儿童不喜欢阅读?
显然,乏味的故事,儿童不喜欢;故事太简单或太难,儿童不喜欢;故事内容无法引发儿童的惊异感,儿童不喜欢。但是,我们推荐的经典童书,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为什么有些儿童喜欢,而另外一些儿童,就不喜欢呢?
在低段,有些儿童不喜欢阅读,根本的原因,是识字量不够,阅读时障碍重重,就无法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感。就像你想自驾游,但你拥有的,是一辆毛病百出,随时抛锚的老爷车,你还愿意上路吗?不会的,除非换了车,或者这辆车被彻底改造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学前和小学低段,提倡读绘本的理由。在儿童还不怎么识字的时候,绘本就是故事最好的载体,儿童可以借助图画,在故事中遨游。同样地,在儿童能够自由阅读之前,老师或父母,养成为儿童大声朗读的习惯,也是特别好的一种促进阅读的方式。学校的生活,不一定充斥着写字和作业,同样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例如20分钟,或者在语文课还有些空余时间时,拿起一本书读给儿童听。在故事中浸润过的儿童,比以教训中浸泡过的儿童,更自信,更润泽,智力发展也必然更好。
当然,低段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刺激儿童大量识字的时期。如果是识字量妨碍了阅读,那么,最健康的方式之一,就是尝试“长文挑战”课程。精选一些难易适中或偏难的故事,可以来自绘本故事的文字版,可以来自诸如安徒生童话之类的作品,采用包括指读在内的一系列方式,帮助儿童挑战朗读,完成音形义的对应。如果有二三十篇这样的训练,那么,儿童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就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二
也有些儿童不喜欢阅读,跟生命气质有关。
例如,有些儿童更喜欢艺术,有些儿童更喜欢身体运动,有些儿童喜欢动手操作……哪怕喜欢阅读的儿童中,有些儿童喜欢知识类或科普类阅读,例如《小牛顿科学馆》或兵器谱之类,就是不喜欢文学作品。而且这类儿童,往往天赋智商是比较高的。他们对智力刺激的要求是直接的,而不希望缠杂着太多的情感成分。
这是正常的。通往罗马的道路不止一条。在人格和智力发展的道路上,有人偏于诗,喜欢文学作品,以之作为必要的途径,这是非常好的,有人偏于思,喜欢动手操作,喜欢直接思考,通过交往来学习,以之作为必要的途径,这也是非常好的。这种差异性,应该作为健康的情形接受下来。毕竟,正如罗素所说的:“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源。”
但是,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在于让生命保持必要的平衡感,以拓展生命的可能性。喜欢吃清淡食品的人,不妨鼓励偶尔尝尝湘菜和川菜,无辣不欢的伙伴,则不妨偶尔尝一尝清淡的食物,感受一下食材的本味。同样地,带有理工倾向的儿童,也不妨多读一读文学作品。有人说,爱因斯坦、普朗克和哈恩,三个人就可以组成一支水平很高的演奏小组,爱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弹钢琴,哈恩进行伴唱;伽利略是天文学家、诗人与文学批评家;开普勒是天文学家、音乐家、诗人;巴斯德是生物学家和画家;诺贝尔是化学家、诗人、小说家;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画家……最早揭示疟疾的奥秘的美国科学家罗斯获得1902年诺贝尔医学奖,他的爱情小说《奥莎雷的狂欢》是当时美国十大畅销小说之一。
换句话说,一个理工类型的儿童不喜欢读文学作品是自然的,但决不是自由的。教师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引导他们喜欢并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与人格,并且,对他们未来的理工学习乃至于一生的创造性,都会产生潜在的影响。
三
有些儿童不喜欢阅读,则是父母和老师造成的。
儿童阅读,是儿童生命的一种自然需要。在阅读故事中,儿童通过自居作用,同时进入到情感的丰富与理智的进化之中。换句话说,在潜意识中,儿童的情感变丰富了,细腻了,更有弹性了,而儿童的理智,则变得更深邃和多元了。更重要的是,儿童的人格也通过故事得到了发展,变得更有原则,更能区分善恶。
父母和老师,则往往会焦虑:
你读一本书,究竟收获了什么呀?
你读那么快,究竟读懂了没有?
甚至于会提出一些不恰当的任务。例如:
1. 圈出好词好句,然后积累下来;
2. 这本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写下来或告诉我们;
3. 读完一本书,要写下你的收获,写一篇读后感吧。
我们假设一对男女在谈恋爱,相互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一切尽在不言中……然后其中一个人说了:“你说你很爱我,能不能证明给我看?”我估计,分手的概率会非常高。因为当一个人,靠的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对方的“证明”,来获得爱的许诺的话,那么,他的内心,该多么的没有安全感啊!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是在爱,他只是在恐惧。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爱的证明,而在于爱的能力的匮乏。
当儿童沉迷于一本书的时候,他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这意味着,学习,并且是高品质的学习正在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需要写读后感来证明?为什么要把生动的人格熏陶转化为教条化的所谓道理?一旦这样要求儿童,那么,阅读的兴趣就会大大地减弱。
所以,父母和老师,不要做儿童阅读兴趣的杀手。
让阅读回归阅读本身,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四
这并不是说,父母和老师,就不应该干预儿童阅读。因为还有两种情况的不喜欢阅读,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
一是有些儿童,家庭没有阅读环境,自幼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因此,对书籍是麻木的。如果喜欢上打游戏,玩手机,就更是雪上加霜,对文字阅读极不耐烦。二是有些儿童,阅读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不愿意挑战高于自己现有水平(但又在发展区之内)的童书。
这两种情况,都需要进行干预。
怎么干预?
首先,是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包含哪些要素?丰富而健康的书籍储备、固定且有规律的时间保障、远离电子产品等干扰的阅读环境、共同阅读的同伴环境(例如父母或同学)。如果是在学校里,最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所有人都在阅读;如果在家庭里,最好有固定的时段,不受干扰或亲子共读。
如果有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要激励阅读,可以把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结合起来。
什么是外部激励?
一是定期的阅读庆典。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阅读量的常规统计,每周、每月、每学期举行庆典,表彰三类儿童,一类是阅读量特别大的儿童,一类是阅读品质特别高的儿童,一类是阅读进步特别大的儿童。可以设置相应的奖项甚至奖励,并让儿童分享经验。
二是发动常规的阅读冲刺,尤其是在二三四年级。
什么叫阅读冲刺呢?就是对书目进行分级,难度越大的书,级别越高。每一个级别,都有一个书目并有底线的阅读书目。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地挑战,看谁率先达到最高级别。这一策略,可以跟阅读庆典结合起来,以激发儿童的成就感。同时,也避免了儿童总读自己舒适区以内的相对比较低幼的图书。
三是通过导读来诱发。
导读,不是指所谓的导读课,而是指日常利用语文课,以及其他空闲时间的一种巧妙的好书推荐。目的不是剧透,或者故事概括,而是引发阅读的愿望。导读的艺术,就在于讲好故事开头,让儿童能够对故事发生兴趣,对故事中涉及到的主题发生兴趣,进而有继续阅读的愿望。一般来讲,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本书的导读。一个月导读几本书,对整个班级阅读的指引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四是用故事会的方式,主要适合于低段。
讲故事大赛或故事会,会引导儿童深入一个故事,从而提升儿童的阅读力,提升进一步阅读,尤其是阅读更难的故事的兴趣。
五
什么叫内部激励?
就是通过整本书共读,把儿童不断地带入最近发展区,让儿童对真正的好书,产生强烈的兴趣。
在自然状态下,许多儿童会偏爱宣泄类童书,就像成人喜欢通俗文学。内部激励的目的,就是让儿童喜欢上带有引导性质的童书,就像让成人喜欢上严肃文学一样。毕竟,让儿童喜欢上阅读的潜台词,是让儿童喜欢上好书的阅读。
整本书共读的策略非常简洁,就是通过不断地追问,帮助儿童看到书中隐含的冲突与主题,以及童书与自身生命的深度关联。这样,儿童就会产生深刻的兴趣,也会在老师的示范和引领过程中,逐渐学会向好书提问的技巧,这本身就是文本解读的技巧。
例如,儿童可能并不喜欢《青鸟》这样的作品,但是,通过对“幸福是什么”的不断追问,高段儿童就有可能被带入到对人生根本问题的一种思考中去。因为这种思考,实际上从类似于《花婆婆》这样的绘本就开始了,儿童并不是毫无理解基础,所以,这种讨论,就容易引发儿童深刻的思考,从而激发儿童对类似的作品的兴趣,或者说,提升这方面作品阅读的意志力。
毕竟,真正的兴趣,必然来自作品本身。外部的策略,只是一种过程中的手段。
说了这么多,怎么让儿童爱上阅读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个“终极大法”呢?
有。
那就是老师自己爱上阅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