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观察丨拉闸限电,中国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

发布于 2021-09-26 23:06



中秋节刚过,限电、停产便席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多个省份。

“今天,你被拉闸限电了吗?”成为企业见面打招呼的口头禅。

今年的“金九银十”要凉了吗?

拉闸限电的背后空间蕴藏着怎样的深层次原因?

真的是为了“碳达峰、碳中和”吗?还是中国正在下一盘大棋?

在原材料持续高涨、成品涨价乏力的大背景下,众多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拉闸限电?

NO.1
限电、停产席卷多个省份

这些天,不少省份出现了一个现象:电力供应紧张,叠加能耗双控,导致限电以及停产。
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云南等在内的至少10余个省份,多家企业不约而同地发布了“限电停产”的公告。


尤其是珠三角,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限电潮”。

据涂装新视野了解,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佛山、汕头、揭阳等地的工业用户都收到了拉闸限电的通知。

9月18日,记者从佛山一家上市公司获悉,受限电影响,其位于佛山的部分厂区已实行每周“开4停3”,且公司和当地园区相关部门签署了紧急避峰用电协议,约定要将用电负荷压降低至约定数额。

东莞、中山和广州的很多企业,自9月25日至9月底,也实行“停3天4”的有序用电计划。

佛山大沥的工业用户则从9月16日起就执行每周“开2停5”的五级有序用电方案。

汕头工业用户也收到了汕头供电局“开2停5”的限电通知,限电计划于9月17日执行。

比佛山大沥和汕头更严重的是,揭阳的工业用户面临着“开一停六”的限电模式。


从开4停3,到开3停4,开2停5,再到开1停6,很多地区的限电幅度相当可怕。

甚至汕头澄海地区出现了“开零停七”的现象。

不仅是在广东,江苏、浙江很多企业也要求至月底前停产全部生产线。

云南工业硅企业,减产90%;黄磷生产企业和电解铝企业,至月底前全面停产。

好端端的,为什么就突然缺电如此严重呢?

NO.2
拉闸限电为何如此大规模?

如此大规模地拉闸限电,还得从发改委的一份通告说起。

今年以来,国家对“能耗双控”的考核一直比较严格,考核结果会作为当地政府的工作考评依据。

8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上半年各地能耗强度下降情况。

在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多个省份被列为红色一级预警,形势十分严峻。


广东、江苏、广西、福建、云南等9个省份,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初列为一级预警。受到高层点明批评,在“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的总目标下,没有大局观。

这拉开了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开启了新一轮强制性“拉闸限电”的大幕。

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这些省份的能耗双控压力就变得非常大,只能限电、停产。
尤其是广东省,不仅是一级预警,同时它本省的发电结构中,火力发电也占据了大概70%的比例,两个原因叠加之下,限电、停产就成了必然。

电力供应紧张,首先往往和时节、天气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一年之中的用电高峰往往集中在夏天和冬天。夏天空调用电负荷大,冬天取暖需求增大,都会加剧用电紧张。
目前国内的电力生产以煤电为主,但因为产业升级、生态环保以及化解过剩产能的因素,煤炭消费总量又有着严格的减量控制,煤炭行业也成为去产能的重要领域。
煤炭去产能本身就会推高煤炭价格。
而火力发电厂都是依靠烧煤来发电的,发电的成本和煤炭的价格是紧密联系在一块的。


而今年煤炭价格的大涨,连创历史新高,使得发电成本更高。

但是电价又不能随便涨,以至于出现了发电厂发电出现了亏本的情况。

火力发电厂每发一度电都要亏一毛多钱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久。


这就使得电厂不可能扩大发电供给量。

”拉闸限电“就成为了缓解电力紧张的一种有效手段。

包括众多涂料、涂装企业在内的很多工厂被迫关停。



很多企业主们,上半年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

一边是疫情偶尔冲击,一边是大宗涨价施压。

在这种时候拉闸限电,不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么?

降能耗双控碳达峰,就不能分个时候么?

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真是如此么?

NO.3
限电停产的背后

除了电力紧张和双控碳达峰两大表面上原因之外,其实更多的原因,和今年煤炭等大宗商品和价格没有底限的飙升有关系。

今年以来,不仅是煤炭价格飙升,大宗商品原材料的价格普遍在飙升。

而全球各国基本上都深陷新冠疫情中无法自拔,这就使得各国的生产力大幅度下降,但是物资需求量依然没有减少。

而我们由于抗疫做得很好,国内的生产恢复了正常。
这就使得中国的企业在疫情期间不断地疯狂生产和制造,然后把货物卖给全球各国,满足全球各国的需求。


中国企业要制造这些产品是需要原材料的,只不过中国自身是缺少这些原材料的,绝大多数的原材料是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的。
而自打疫情暴发以来,尤其是到了今年,美联储不断地印钞票,原材料的价格一直在飙升。
这使得中国在制造这些商品的同时,在成本端,成本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在销售端,挣到的美金还在大量贬值和缩水。
所以看起来中国制造热火朝天,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却在亏本,有些企业甚至靠着出口退税来维持。

当然,一些企业也尝试过提高价格,但效果不理想,为什么涨价都不好使呢?
很多人看到这行热火朝天,就涌入进来分一杯羹。这样的情况持续恶化下去的结果,就是同一类产品特别多,产能一下子就大幅提升,造成了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
于是,产品的价格就会被拉低,之前那些把价格提高的企业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再把价格降回来。

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要知道,很多企业都是依靠着借贷来经营。
如果全球疫情一旦缓解,各国恢复了生产,那么中国大规模的产能将无处释放,生产大量的产品也将无处销售,必将导致大量企业出现债务危机,甚至倒闭。
因此,要解决现在这种“同质化严重”的情况,这就需要“去产能”和“去库存”。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发达国家“砸机器、倒牛奶”的事件,他们实际上就是在用这样的方法“去产能”和“去库存”。
甚至一些西方国家会用“硬着陆”的方式去应对经济危机,常常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和衰退。


不过,咱们国家从来都是采用“软着陆”的方法,这次限电、停产就是为了限制住“产能扩张”的势头,起到去产能和去库存的作用。

NO.4
为什么要去产能去库存

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为什么大宗原材料会嗷嗷疯涨呢?

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后,大宗商品一度成为市场的“弃儿”,甚至曾经成了“人见人厌”的对象。

铜、铁矿石、钴、铝等大宗商品,都纷纷被投资者抛售。

2020年中,随着世界各国接连不断受到疫情侵袭,全球多地采取封城政策,大宗商品的价格更是跌至谷底。

其中,国际石油期货更是闹出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负油价的奇闻,乃至改变了商品的概念。
然而,就是在如此悲观的环境下,2021年伊始,大宗商品的价格却实现了一个V字形的上涨。
以布伦特原油为例,今年初尚在51美元/桶左右,6、7月时已大涨至76美元/桶。
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突破190美元/吨,创出10年新高。
铜价经过近2个月的高位盘整,也在持续地上扬之中。
这些大宗商品的涨价可以归结为3个原因:过多的流动性;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预计未来大宗商品牛市仍将继续,上涨期的可能持续数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

原因很简单,大宗商品涨价,是人家故意给咱挖的坑,且咱们不掌握定价权。

国际资本趁着全球放水印钞,哄抬大宗价格,一个品种又一个品种的定点狙击,铜铁粮油豆,挨个炒一遍。

你不是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么,你不是率先复工复产了么,你不是要向全球进口原材料么……

来,把原材料价格抬上去,把上游通胀精准输出给你。

按道理说,人家抬高原材料,咱们可以给制成品涨价,把吃进来的通胀,重新吐回去。

伴随疫情肆虐,全球制造业凝滞,大量制造业订单回流大陆。只要你敢生产,压根不愁销路。

国内出口商们,一看有钱赚,疯了。

国内企业开始拼命生产,一窝蜂的扩产能、抢市场、拉规模。
涂料企业拼命扩产能的企业就不在少数。
立邦、东方雨虹、科顺、三棵树、亚士等上市公司是扩产能的代表。
很多企业本身连目前的产能发挥都不足20%。
未来的扩张建厂全部投产后,产能更可能是现在的10倍以上,好多企业都将牵动千亿级的产能。
十几家个规模企业的体量加起来可能将达到中国涂料市场4000亿元容量的2-3倍。

嘉宝莉、展辰、美涂士等非上市企业的扩张速度同样不可小觑。

涂料企业的疯狂扩张如果两年内绝大部分能够投产,中国涂料行业的产能或将过剩2/3以上。
这其实和去年疫情严重时很多企业投资设备生产口罩是一个道理。
等到口罩产能上去,口罩价格早已今非昔比,原来可卖到两三元钱的一个医用口罩,现在两三毛钱都能买到。

一旦产能上去了,出口价肯定也会被打下来。

明明是拿着订单涨价的卖方市场,却被过剩的产能拖到了“竞相杀价”的内耗深渊。

过去的半年,外贸规模极速扩张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电网烧着高价煤,一度电赔两毛,助你复工复产;高层频出政策,释放库存,压着大宗商品,在不具备定价权优势的前提钱,尽力保你原材料市场稳定……

你一个杀价抢市场,就把便宜货卖给了美国人。

累了人民,苦了国家,自己还没赚到钱。

只有上游原材料提供商、下游欧美购买方和国际资本投机方赚了个盆满钵满。

我们这样拼命生产究竟图个啥,赔钱赚吆喝么?

国际资本,一手拿着原材料的定价权,一手拿着制成品的定价权,压榨着中国的生产力和资源,坐着数钱薅羊毛。

本来只想炒波大宗,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薅羊毛,只是开始!

更严重的,还在后面!

一旦国外疫情收尾,全球产能恢复,订单量缩减,中国制造业将面临着什么?

一边是积压的成品库存,一边是积压的高价原材料库存,中间是已经扩张的生产线……

现在,充其量只是一时阵痛。到那时,中国制造业才是灭顶之灾。
这和两千多年前管仲都玩的“齐纨鲁缟”如出一辙。

NO.5
“齐纨鲁缟”的故事

“齐纨鲁缟”的典故讲的是历史上最早的贸易战。

管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巧妙地击垮鲁国经济。

公元前684年春正月,齐桓公讨伐鲁庄公。

鲁国由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出其不意地将齐军击溃。

鲁国成为齐国称霸道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

齐桓公为成霸业,就向身边的管仲问计。

当时齐国和鲁国各自都生产丝绸。

齐国生产的叫做齐纨,鲁国生产出来的则叫做鲁缟。

这两种丝绸在当时都是闻名遐迩的商品,各国贵族们也都喜欢穿。

为削弱鲁国实力,管仲给出的办法非常简单。

他下令齐国上下不再穿用齐纨制作的衣服,只穿用鲁制作的衣服。

如此一道怪异的政令,让不明所以的鲁国看到了巨大商机。

鲁国商贾们开始大量收购鲁缟,鲁国百姓也有很多人放弃种粮,积极加入纺织行业中。

结果,这一年,鲁国粮食产量锐减。

一年后,管仲再出奇招,命令齐国百姓不得再向鲁国购买布料制作衣服,然后大幅度抬高粮价。

这下鲁国慌了,先前许多人囤积的鲁缟布料开始滞销。

而国内粮食又陷入短缺的困境,只得拿出大量钱款向齐国高价购粮。

经过如此一番折腾,鲁国经济近乎崩溃,从此再也不是齐国的对手。

后来,在对付更为强大的楚国时,管仲故伎重施,“买鹿制楚”,管仲再次大获全胜。

对付实力稍逊的小国时,而管仲也没有心慈手软。

“买狐降代”,轻易地击垮了代国的经济防线。

如果任由欧美国家这样玩下去,我们可就成为鲁国了。

NO.6
夺取定价权

拉闸限电,摆在台面上的由头是“能耗双控和碳达峰”。
实际上是夺取定价权的关键一步棋。

当下制造业的问题是原材料的定价权被国际资本掌控,嗷嗷暴涨。
成品的定价权却陷入产能扩张的内耗,竞相杀价。

此时此刻,唯一的办法就是逼企业减产!

减产之后,国际原材料的需求就下来了。
需求下来了,原材料价格就稳定盘整了。

减产之后,出口的总产能就下来了。
产能下来了,成品价格就往上抬抬了。

反正只有我们率先控制了疫情,只有我们率先大规模复工复产,只有我们对原

材料的需求最大,只有我们能大规模对欧美市场提供成品商品。

如此一来——

原材料成本降了,成品价格涨了,能耗减少了,碳中和了,钱多赚了。

最好还能给已经深陷通胀漩涡的鹰酱,狠狠再输出一波通胀,再烧上一把火。

举个例子。

前面我们讲到大宗疯涨的时候,唯独没有提到铁矿石。

铁矿石的价格,被率先打到底部,稳定住了。

怎么稳定住的?

减产+控制成品出口!

逼企业减产的最快、最有效办法是什么?

拉闸限电!

不限电不减产,就压不住大宗,拉不动成品价格。

大宗压不住,成品价格涨不上去,就相当于中国用产能给全球流动性泛滥兜底。

拉闸限电的本质,是一场结构性去产能,是一场夺取定价权的生死战。

这是一场大国对赌,赌谁先熬不住。

是国际资本先熬不住我们的减产,大宗价格被打爆?

还是我们先熬不住减产带来的供应紧张,进一步短期推高大宗价格?

是西方先熬不住我们的减产抬价,被我们狠狠输出通胀?

还是我们先熬不住减产危机,上游通胀传导到下游,引发国内通胀?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对拉闸限电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抱怨了。
虽然很多中小企业日子会很苦,但有什么办法?
就让我们每一个公民,每一个企业响应国家号召,暂时地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吧?
暂时地勒紧裤带,只是为了不长欠地勒紧裤带。
— THE  END —




更多精彩推荐



向上滑动阅览

涂榜单|“2020年中国家具涂料30强”榜单出炉    阅读:1.65万+

涂榜单 | “2020年中国工程涂料30强”榜单出炉   阅读:1.2万+

涂榜单丨“2021年中国艺术涂料30强”榜单出炉    阅读:1.2万+

涂黑榜丨进口涂料屡登质量黑榜,你还会选进口涂料吗?  阅读:8000+

涂榜单丨“2021年中国家具涂料30强”榜单出炉  阅读:7300+

涂视野丨成功引进风投公司,晨阳水漆启动上市   阅读:7100+

透视涂 | 原材料“涨”声四起,涂料厂商何去何从?  阅读:6600+

涂装饰丨厉害了!美涂士一天时间携手"鸿扬""兄弟"过上了"好日子"   阅读:5700+

【涂榜单】“2020年中国艺术涂料30强”榜单出炉 阅读:5300+

涂观察丨立邦/华润/大宝/嘉宝莉/汇龙/百川等家具漆再集体涨价,是敲响警钟还是丧钟?  读:5100+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