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市场策略更落地?

发布于 2021-09-26 23:06

在MNC市场部工作的人都知晓,每年的年中基本都是BP季;也是市场部最为烧脑、忙碌和抓狂的时段;但不同部门往往对于BP有着不同的看法:

市场部:指导业务问鼎的“成功之路”

销售部:彰显市场部价值的“全是套路”

这个争论我们此处不再辨析。但从BP存在的核心价值而言,就是指导业务,推动业务;至于是否最后沦为套路,要看能够真正的驱动业务,达成目标;

在知药君看来,整套BP中,对于一线销售最具有指导意义的,就是“客户旅程” Customer Journey。因为客户旅程是BP在点明了“Where to play” 和“How to win”后,策略落地最为直观的价值体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客户旅程呢?我们首先看下知乎平台上给出的定义:客户旅程是指客户了解、考虑和评估并决定购买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显然,这个定义是基于大众消费品的场景下给出的定义;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医药营销中的客户旅程,毕竟我们的目标客户不是产品的使用者。

所以笔者结合上述描述尝试建议的客户旅程如下:Customer Journey客户旅程是指,基于客户目前的处方行为/观念,以多渠道的形式搭载逻辑性的信息传递,推动到达目标行为/观念的过程;

基于这个定义,标准的客户旅程至少需要包含:

  • 当前/目标客户肖像

  • 关键信息阶梯(Message Ladder)

  • 承载关键信息的多渠道活动设计

  • 客户旅程设计的目标客户群体数量及KPI

因此,客户旅程理论上是整个BP中,对于执行操作最具有实际意义的部分;但要使得客户走过这个旅程后,真的改变对于产品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则要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得起推敲锻打,否则旅程之路就真的沦为“全是套路”。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客户肖像

来自于患者流/医生决策流程逻辑性的分析后得出。原则上,完整的客户肖像至少需要包含:

  • 行为/观念描述

  • 驱动改变和阻碍改变因素

  • 以及对应的关键信息等

更为完整的客户肖像,也可以包含对于不同活动形式的偏好,以满足后面设计相对个体化的客户旅程;

好的客户肖像描述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销售团队看过之后,立刻就可以对号入座;仿佛描述的就是他们日常拜访的客户;客户画像的客观性和深刻性,直接决定客户旅程的成败;所以,必须锱铢必较

关键信息阶梯

承接前面的客户肖像中观念障碍和驱动因素。关键信息是否精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客户处方行为背后的观念洞察是否深刻。肤浅的客户观念理解,不可能有“入木三分”的关键信息

我们举个例子。例如,客户将不同机制组成的复方制剂总是给病情较重的患者处方,而非早期干预,那么深刻的客户观念分析,应该如何挖掘呢?知药君认为,我们可以逐步递进,层层剖析。

不认可我们治疗方案,意味着对于当前的治疗方案满意。对于我们的治疗方案,当下没有需求;

所以,这样一个观念的破局点应该在于,让医生对于当下的治疗方案不满意,进而顺理成章的挖掘出其潜在的治疗需求,并且用我们的产品来满足;

发掘出当下的治疗方法不满意,有两个方向:

一是以利诱之,当前的疾病控制可以更好,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

二是以害警之,当前的疾病控制仍旧不佳,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毕竟,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当二者不能兼得时,便会权衡利弊;医生、患者亦然~

至于选择哪个方向作为突破口,就是凭借自己对于产品和疗效的评判了;所以,我们故事线的逻辑应该是:

第一步:克服障碍因素,发掘出潜在治疗需求;

第二步:利用驱动因素,满足其潜在治疗需求;

承载关键信息的多渠道活动设计


在有了关键信息阶梯之后,把这些信息放入到不同的活动和战役之中接。也就是Campaign Flow。知药君看来,Campaign Flow有两个关键因素:

  • 不同Touch Point的设计和串联

  • 考虑偏好

  • 关键事件

市场部的小伙伴对第一条和第二条都不陌生,但是对于第二三条“关键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在知药君看来,触动客户改变的往往是一次关键活动/接触的体验,这种体验必须要对其造成认知方面的冲击,才能使其改变;毕竟这是成年人认知改变的标准模型;

小火慢炖这种想法,基本不大现实;言外之意,整个的客户旅程活动设计之中,有些活动是主力,剩余的都是铺垫或者延伸;

最后一点,客户旅程的背后意味着资源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源,活动资源等;所以,精确的计算该旅程涵盖的客户数量,以及匹配的资源,有助于更精准的设定Campaign的预算,衡量ROI即投入产出比;这里就不再进行赘述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