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志 || “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应有的心态和样态

发布于 2021-09-27 00:02

“双减”政策下

 学校教育应有的心态和样态

今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9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开始施行。短短两个月内,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并很快落地实施——众多培训机构或关门或被迫转型、升级,众多民办学校或转公或停招,公办教育也针对作业、考试和课后服务等纷纷行动起来。如果说对校外教培行业和民办教育发生了大地震,那对整个义务阶段教育也不啻遭遇强台风。

不破不立。是的,这些政策和举动就是对教育商业化、资本化等“功能异化”行为的“手术性”治疗,目的就是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义,回归教育的公益属性,以此来解决教育自身的一些问题,助推解决住房、医疗、养老、人口、社会风气等社会问题。

心态

那么在这种政策下,

义务教育学校应该报什么样的心态呢?

一、稳住心神。 

不要在还没有完全了解和理解政策和形势的情况下跟风冒进,要立足实际,站稳课堂,扎扎实实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和改革创新工作。

二、研究政策。 

尤其校长们,要认真学习研究相关政策,吃透精神,明确要求,坚定必须执行好的信心和决心,做好顶层设计,然后稳步有序推进变革。

三、回归初心。 

正如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教育和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正确的价值取向既是基于职业良知、人本情怀,也是必须遵循的时代要求。

四、坚定目标。 

无论政策和形势怎么变,提升教育和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丝毫不能动摇,只是要用心考虑新政策下达标的策略、方法和途径。

五、拒绝躺平。

面对新政策,所有教育人都应抱有积极作为的心态,不要抱怨,不要应付,不能对抗,拒绝躺平,懒作为、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都是犯罪!

样态

新政策下的学校教育应呈现什么样态呢?

一、积极向上的育人正气。 

二、科学规范的教育课程。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最主要内容、载体和途径,正如维系生命和人体成长的各种必要元素,学校务必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规范开设作为主要营养的国家课程,不以任何理由增减学科和课时,也要因地制宜、因人而需智慧开发建设自己的校本课程,满足人体多种营养需求。

三、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实施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是学校工作的“万向中心”。学校和教师务必下大力气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抛却任何靠加大课外课后作业量提高教学质量的想法和做法。

四、有效多样的课后服务。 

学校应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学校应全力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要认识到,课后服务既是应需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其实也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改善和提升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机会,能不能充分利用好这个时间,跑好这个大“弯道”,丰富校园生活,巩固教育教学效果,是对学校和老师们的一个考验。千万不要将这个时间仅仅定位在“看护”,更不可为了“挣加班费”。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需要勤奋更需要智慧。面对新政策、新形势,我们要用心研究政策,准确识变,积极应变,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实做好常规工作,智慧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