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到底在减什么?

发布于 2021-09-27 01:23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文共8个部分30条。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减负”已经提出来了好多年,感觉每到开学的时候,就会有相关部门出来发一则通知,强调一下减负这俩字。这次,由“两办”联合发文说减负这件事,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看来,这次应该是要动真格了!

文中对“双减”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

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一首先减的是义务教育阶段——一到九年级——的过重(什么叫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掉校外培训(奥数?英语?钢琴?)负担!

这样说来,这还真是一件好事啊!


从暑假开始的这项双减工作,影响了所有的中小学;更影响了数量繁多的社会培训机构。

所有的学校,开始制定文件中规定的布置作业规范,开始研究课后延时服务的工作安排。

新闻上,开始报导有哪些培训机构人去楼空,又有哪些家长找不到退培训费的地方……这样的新闻,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越来越多!新冠疫情,给了大量的线上培训机构做大的风口;双减政策,让这股风变成了飓风,吹散了教育培训之中那让人心忧的资本泡沫!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的学期开始了。

孩子们早上8点左右到校,中午在学校午餐、午休;下午2点多开始上课、参加课后延时服务;下午6点半左右,离开学校。简单算一算,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基本上在10小时以上!

教育部门有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现在这种10个多小时的现状,不知道该怎样理解?双减,在对于作业还没有完全减下来的时候,为什么在校时间反而延长了50%呢?

不要说延长的时间不学习!让你不必工作,但是必须多在单位待2小时,有人愿意吗?


同一份文件上,既提出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提出课后延时服务,而延时服务导致学生在校时间变长,这份文件是在自相矛盾吗?

当然不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是因为当下的学生作业,确实太重、太多!而延时服务,是为了解决部分家长难以按时接孩子的问题。

学生的负担重不重,这已经不是问题,只要还有一些良心,都不会否认学生的作业太多这个事实。高质量学校的稀缺,必然逼迫着家长、逼迫着老师在作业上想办法,在学习时间上找窍门。

有多少学校,是通过学习时间的延长来提高考试成绩;有多少学校,是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应试技巧?这不都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吗?一周七天,能正常休息两天的中学有几所?即便是能正常休息,能在家休息,不上辅导班的孩子又有几个?

没有一个家长敢给孩子停下任何一门课外班,“别的孩子都在学,我不学,我就落后了”!这样的想法太具有普遍性!我今天不让娃上辅导班,以后考不上好中学怎么办?上不了好高中,考不上985怎么办?这样的焦虑的家长,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现状之下,给部分家长提供的延时服务,一下子就成了所有学生的延迟放学。虽然规定了不能讲新课,只能写作业,只能参与各项课外活动,但是,不参与延时服务的学生,确实寥寥无几。

在这个神奇的国度,连教师在家给自己孩子讲题都能被举报,这种在学校的统一学习,还会有人主动放弃吗?放弃了,不就意味着我的孩子比别人迟了一步吗?所以,我必须要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哪怕在校时间变长了,哪怕还要交费,哪怕还要加餐,哪怕接孩子堵车更明显了,回家更晚了,但只要别的孩子参加了,我们就不能退出!

唉,可怜了天下父母心!

减轻学生的课外培训负担,是双减的另一个主要措施。而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行业所受到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从国家层面来叫停一个行业,这是非常罕见的。之所以这样,肯定是觉得校外培训已经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甚至影响了每一个老百姓的生活。

校外培训,这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爱,是因为有很多的孩子通过校外培训,通过参加培训班的点考,进入了优质中学。恨,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孩子被裹胁,被陪绑,从而对学习更加丧失兴趣。这,还没有考虑费用的问题,要知道,一学期的课外培训费,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能不参加校外培训吗?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别人家的孩子都参加了,我娃也要参加。”这种从众心理,有非常大的市场。即便不从众,也会害怕娃落后,那就更得上培训班了。

“那个xxx在培训班通过点考被xx中学录取了!好,那我娃就报这个培训班!”升学的原因,是报名培训班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培训班也在向家长贩卖焦虑,好像不上他的班,娃以后就不能生存一样。这种焦虑,是致命的。这种对未来生活的恐惧感,严重影响着当下的教育生活。

凡此种种原因汇聚到一起,促成了培训班的遍地开花,也给股市提供了多个优质公司!

长此以往,家长们在培训班上的投资越来越大,但是得到回报的,始终只有极少一部分。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始终处于一种欠缺状态,这就决定了始终只能有一小部分孩子得到这个学位。什么时候,优质教育资源不再紧缺了,这种上培训班的趋势,才有可能减轻。

能出台限制培训班的政策,说明国家已经认为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问题的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岂是关闭培训班能做到的?这有点头疼医脚的感觉。

当然,国家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一直在想办法。努力建设优质学校,努力促进所有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一直是相关部门在奋力拼搏的事情。这一两年来,附近的学校确实越来越多,能赢得家长口碑的好学校,也越来越多。但,这离家长的高期望还有很长的距离。

路漫漫其修远兮,好学校在将来等你!


减轻课业负担,学生的在校时间反而更长了;减轻课外辅导负担,马上出现了“一杯奶茶298,顺便可以辅导作业”这样的现象。这个政策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啊?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明明知道学生的学业负担重,明明知道课外辅导的不利因素更多,可家长们仍然飞蛾扑火一样,前赴后继的去给孩子加码,给辅导班送钱。即便是有了国家层面的文件,这样的现象仍然难以杜绝,这才是真正需要去思考、去解决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认为,双减就是为了提前让学生分流,为中考有一半的孩子上技校做准备。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不双减,就不会有一半的孩子上技校吗?

说到底,有两个问题是难以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的。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这始终都是一种紧缺资源,即便所有学校都很强大了,也还始终会有最强的一个。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二是对上大学的追求。据说在德国,大部分职业,都是有相应的大学的,也就说,几乎所有人,都是有大学文凭的。我们现在的这套教育制度,最开始就是起源于普鲁士,但是,在走到当代的时候,我们和德国在教育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大学,但我们有很多的职业学校。可惜的是,职业学校的口碑太弱了,家长即便能有一点办法,就不会让娃主动去上职业学校。这怪谁?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些是不同历史阶段对于上大学的不同目的。而无论是什么时候,追求上大学,也不是终极目的。

终极目的永远都在“出人头地”,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当下的日子已经因为学业负担的重压,让孩子快乐不起来了,真的还需要考虑遥远的将来吗?没有了当下,哪还有未来?

窃以为,双减是没有错的!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当下的现实环境能不能允许双减存在?在人们的思维喜欢还没有接受“上技校”这样的现实之前,双减能减掉什么?这种从上往下的方式,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