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丨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
发布于 2021-09-27 14:53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虽有真实参与社区治理,但工作效果却不是很显著,多是基于解决目前所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居民问题。社工人员在协调问题时以“为了应付检查,过两天就好了”去抚慰居民。由此看出,社工人员在开展社区工作时,其对社区工作与服务工作的认知并不深刻。在现有条件下,由于部分社区复杂关系或工作量问题,社区开展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落实,因此上述现象也时常出现。一方面,志愿者准入门槛设置的缺失,导致志愿者参与动力不足、专业化程度无法保障,志愿服务存在潜在制约;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要求不到位,没有真正落实政策要求,而为了应付检查,使得社区工作目的与手段错位,不利于社区体制建设。
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中,首先,需要社区重视志愿服务宣传工作,通过新媒体传播特色志愿文化,以信息管理优化社区服务网站,加强志愿服务舆论建设。其次,规范志愿者选拔机制,虽然志愿者面对广大群众进行招募,覆盖范围较为广泛,但是于个体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奉献、服务意识,因此,志愿者强调具备基本的志愿精神,从个体出发加强志愿队伍建设。最后,通过公正、合理、开放的选拔机制授予“优秀志愿者”或“优秀志愿者团体”荣誉称号,以此表彰形式加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的建设。
社区志愿服务是面向社区所提供的一项服务,社区是居民的大家庭,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十九大报告要求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因此,社区的建设离不开个体、群众服务意识的培养,应注重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重视基层领导者的问题意识能力与组织能力培养,通过积极引导社工人员赴外学习、交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培养个体服务、奉献精神。另一方面,精心培育植根群众的活动载体,把志愿服务活动做进城乡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
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