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拉闸限电”冲上热搜!到底发生了什么?国网最新回应
发布于 2021-09-27 17:15
“大清早停水停电,
家里一滴水没有,
马桶都冲不了”
“手机没有信号,
完全上不了网”
“家里没电做不了饭,
下楼发现,都是找饭的人”
……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7/4_16327437732946002.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7/4_16327436448006.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7/4_16327373642896.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7/4_16327367837806.png)
电力吃紧,多地启用限电
近日,由于东北多地出现拉闸限电情况,根据当地居民反映,有道路因红绿灯没电产生拥堵;有居民要爬二十多层的楼梯;部分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24日,辽宁澎辉铸业有限公司因突发限电,导致排风系统停运,发生高炉煤气中毒事故。事故中,共有23人送至辽阳市中心医院救治。
通告称“按照国家电网要求,将执行东北电管局和吉林省能源局有关有序用电的精神,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此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
对此,有网友留言,“看到这则通知后,下单买了100根蜡烛。”
倡议广东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3层楼及以下停止使用电梯;倡议全省工、商业企业积极参与节约用电,支持配合有序用电实施;同时鼓励广大市民采取适度节约、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居家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鼓励空调设置温度不低于26℃。
另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数日内已有数十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临时停产”或“临时限产”的公告。公告中,“电力供应紧张”、“配合地区‘能耗双控’的要求”被密集提及,涉及江苏、浙江、云南、广西等地。
但与东北地区限制居民用电不同的是,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工业限电。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7/4_16327422002246.jpg)
为何要限电?
26日,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靖平在全省保电煤供应保温暖过冬保工业运行视频调度会议上表示,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影响,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
有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煤炭价格飚涨,火力发电厂现在每发一度电都在赔钱。
“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煤炭等价格居高不下,导致下游成本攀升。”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亦指出。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7/4_16327368203996.jpg)
中央、地方多举措保障电力
辽宁:
要求保证有序用电避免拉闸限电
9月26日,辽宁召开电力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指出,7月份以来,由于发电能力大幅下降,辽宁省电力短缺。9月23日至25日,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会议还要求保证有序用电,避免拉闸限电。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7/4_16327371063716002.jpg)
吉林:
要求最大可能避免拉闸限电
据“吉林发布”消息,近期电煤短缺、供电紧张,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9月26日,全省保电煤供应保温暖过冬保工业运行视频调度会议召开。
停电停水事关民生,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靖平在会上强调,要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表示,目前按照“先错峰,再避峰,再限电”的措施,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营。
国家电网:
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大国重器”“顶梁柱”作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一是强化全网统一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服务好发电企业,做到应并尽并;
二是统筹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优势,挖掘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
三是加强用电情况监测,全力做好居民生活用电保障,服务好用户,回应好关切;
四是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需求响应与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全力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
五是严格落实供电保障责任,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电网运行应急值守,确保安全可靠用电。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吉林发布、长安街知事、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