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学院 | 周泽平教授解读达雷妥尤单抗治疗AL淀粉样变
发布于 2021-09-27 18:27
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L)淀粉样变是一种克隆性、非增殖性浆细胞疾病,产生错误折叠的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在多种器官的组织中,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率约为每年每百万例6-10例。通常受影响的器官包括心脏(75%)、肾脏(65%)、肝脏(15%)、软组织(15%)、外周神经和/或自主神经(10%)和胃肠道(5%)。
异常浆细胞克隆是AL淀粉样变发展的核心,根据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经验,传统治疗集中于抑制免疫球蛋白轻链的产生。早期使用美法伦联合泼尼松等药物,尽管耐受性良好,但疗效很有限。ASCT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获益,因此也促进了ASCT在淀粉样变患者中的研究。近年来,尽管ASCT的安全性(治疗相关死亡率)不断改善,患者生存得到不断改善,但患者自身条件依然影响着移植率,据梅奥诊所2020年报道只有20-25%的患者可以接受ASCT治疗。主要的禁忌症通常是年龄、晚期心力衰竭或多器官受累。
对于不适合移植的患者(特别是心脏受累),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不到一年。随着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药物(IMiDs)在内的新型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淀粉样变患者的治疗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研究显示,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用于前线AL患者,血液学缓解率为62%,心脏和肾脏缓解率分别为17%和25%。此外,对于不适合移植的患者,使用该方案进行诱导,可以改善患者状态,至可以接受ASCT。同时,一项用来那度胺、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方案治疗不适合移植患者的II期研究,显示血液学缓解率46%,器官反应率46%,随访24个月后,中位无进展和总生存率没有达到。尽管如此,依然有部分患者无法从该方案中获益。
达雷妥尤单抗用于治疗AL淀粉样变中
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CD38 IgG1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表达的CD38结合,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以及Fcγ受体等多种免疫相关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III期ANDROMEDA研究对比了V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和该方案基础上联合达雷妥尤单抗(D-VCd方案)在初治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中的疗效。中位随访20.3个月时,D-VCd组中仍有40%的患者在接受达雷妥尤单抗的单药维持治疗。D-VCd组的总反应率(ORR)为92%,血液学CR率为59%;VCd组的ORR为77%,血液学CR率为19%;两组达血液学缓解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2.8个月,心脏缓解率分别为57%和28%,肾脏缓解率分别为57%和27%。
博士 教授 博导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云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
云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云南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云南出凝血多学科联盟理事长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及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名医、省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SCI收录26篇
《Journalof Immunology Research》编委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
参考文献:
1. EfstathiosKastritis. 2021 EHA. S189
2. Comenzo RL, et al. Leukemia. 2012;26, 2317-2325
3. M Hasib Sidiqi, MBBS andMorie Gertz .Leuk Lymphoma. 2019 February ; 60(2): 295–301
END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