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丨嫁给潮汕人,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发布于 2021-09-27 20:12

阿爆丨第9篇
阅读提示丨3032字 7分钟

今晚,我们继续聊聊“两个女人”的话题

我与潮汕婆婆的相处
想到以后很长时间,要和婆婆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要是关系没有搞好,抬头不见,低头见。工作一天累了回家还要跟另一个女人博弈。这样的生活,想想都心累。

所以,如何跟婆婆相处,我算是一早就有觉悟的。我个人认为,婆媳问题,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相处。
如何跟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更好相处,这是我近5年来一直在做的功课。

我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自省,与自己内心对话;多看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我婆婆是一个爱干净、勤劳的人,她不是在扫地路上,就在洗锅路上;加上她也是一个性格开朗,思想较开明的人,很少摆弄是非;她很爱她儿子和孙女,希望我们这个小家越来越好。

我们目前没发生过太大的矛盾,但相处起来,我们也有一些冲突碰撞的地方,特别是扬扬出生后,比如扬扬6个月我给她买了绘本,她觉得我心急;扬扬的头发我要留,她要剪;比如买个安全座椅要2千多,她觉得3百多也行等等。

但总体上无关紧要,因为大家受的教育,经历的人生都不一样,自然认知也不一样。我也不敢保证,我坚持的就是对的好的。人无完人啊!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我也在学习当中。

除此,在思想上,我先把自己的位置摆好。清楚认知到媳妇≠女儿。
比如,我跟我妈可以耍脾气,有时大呼小叫(年轻时不懂事犯的错),但我跟婆婆就不会乱来。对婆婆来说,我是晚辈,所以在礼节上,该改口就改口;节日里,该表示的表示,我一点也不含糊。

然后,婆婆背井离乡来帮我带孩子,让我安心上班,这事我一直心存感激。

将心比心,快60岁的老人家背井离乡到了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亲戚,又要带扬扬,对我来说带孩子真的比上班还累。这些对于她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
这份支持,我一直记在心里,很感谢她。我跟自己说,要多体谅对方,好好对待她。
有时,沈先生嫌弃她做的菜咸了点,或哪里没照顾好扬扬,我每次都帮她说话。还有,白天她带孩子,买点菜,偶尔打扫卫生;下班后,我负责做晚饭、带娃,让她休息放松一下;周末,偶尔带她和扬扬出去逛逛走走。

刚开始一段时间,因为婆婆不会讲普通话,老待在出租屋,等着我们回来。看得出,她有点住不习惯。当她提出,晚饭后她单独一人出去散步、消消食,顺便跟楼下的潮汕阿姨聊聊天。


我双手双脚支持,天天跟扬扬待在出租屋里,怕她不开心,怕她抑郁。
女人,真的很容易因为情绪问题抑郁的。我们的失望,委屈,付出,愤怒,喜悦都需要表达出来。有时,我们沉默不语,不是我们不说,而是不知对谁说,说了也没有人听吧。
所以,我常常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告诉自己:我是个挺好的女儿,妈妈,妻子。要不然,就是跟身边的沈先生或者是闺蜜聊聊天,吐吐槽。

自从,她吃完晚饭后去散步,跟楼下那些“胶己人”拉拉家常,聊聊天。回来之后,整个人变得开朗了,笑容也多了。

疫情之下,我和沈先生商量,最后还是花了大钱买了车,便于接送她和我女儿往返汕头、深圳两地。这个中秋,我们就送她和扬扬回汕头南澳半个月,等到国庆再去接她们回来。
虽然舍不得扬扬,但让她在农村待一待,其实是一件好事。再来,刚好给我和沈先生放个假,能睡个正觉,睡到自然醒。
除此,婆媳相处,另一半真的非常非常关键。
有些话,我不会当面跟婆婆反馈,但我会让沈先生去转述:姨不要让扬扬站久,不然腿不好好长;白天在家,不要给扬扬看电视;拉屎了,洗屁屁要用水冲洗,不要直接用湿纸巾擦;要是相处膈应要说出来,不要积压在内心等等。

有些话,媳妇说,儿子说,天差地别。

说了,怎么多,我和潮汕婆婆相处的怎么样呢?我觉得,起码舒服两个字是做到了。

其实,对我来说,不管是沈先生还是婆婆,亦或是身边重要的朋友和同事,我都想跟她们好好相处。

因为一来,一段关系一旦破裂,对于我这类有点处女座完美情节的人来说,我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说服自己,重新修复跟对方的关系。
修复关系比建立关系难多了,就瓷器一样破裂再修复,表面好似完好无缺,但其实是带有裂痕的
二来,我想让自己处于一个健康、舒适的交际圈子,生活的鸡毛蒜皮再多一片,我都不想要。
我相信,人周围的环境是有磁场的,它影响着一个人的能量、状态、身体。真心希望我和婆婆能继续友好相处。爱护家庭环境,人人有责。


迷信

拜老爷
拜妈祖
拜地主爷
拜伯公
拜初一十五
……
关于,潮汕婆婆会让你拜神吗?说实话,目前我还没拜过神。
拜神这个风俗,随着社会在进步,慢慢被抛弃掉了。我们这代年轻人,基本不会这套活。

婆婆一回汕头南澳家里,常常要拜神。说实话,有时看她准备祭品,还要做菜馃、红头馃、面馃……用潮汕话来说,真是“磨艾磨工”(忙里忙外)!

婆婆偶尔也抱怨一下:烦死烦死;老了老了,做不动了,我打算把这些活交给你们年轻一辈了。我知道,她只是说一说而已。

每次,我看着她毕恭毕敬地准备茶点、纸钱,跪在那里,嘴里小小声地念叨。仔细一听,大多求的是一家人的健康平安、出入顺利、子女赚大钱。
这不是我们很多人都在求的东西吗?

神明朋友啊,要不你也听听我内心的声音,让我暴富吧。

大男子主义

潮汕家庭大男子主义
女性家庭地位低
除了日常工作赚钱之外
还要承包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

大男子主义,潮汕地区还是有的吧。
我看,不止潮汕地区吧,身边的男士随便一抓一个准。很多男的,多多少少有大男子主义的毛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至于家务这块,在老家一般由婆婆张罗,忙不过来的时候,公公也会帮忙,公公白天是要出门干活的。
记得,第一次上沈先生家做客,一进门就看到他爸爸在洗楼梯。加上餐桌上,他和婆婆两人说说笑笑,相处融洽。说实话,这样的家庭氛围,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

沈先生遗传了婆婆爱干净的优点,常常做家务。之前宿舍卫生,基本都是沈先生在打扫。在我们家也没有指定谁来做家务,谁有空就谁做,往往我做饭,他洗碗;或者他扫地拖地,我带孩子。一般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

说完潮汕男人,说一下潮汕女人吧。
不得感慨一句,潮汕女人真的很厉害!她们个个心灵手巧,能干顾家,热情好客。一句话形容: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找个机会一定好好介绍这些宝藏女孩。


关于内心的孤独感

刚结婚那段时间,我常常有种“异处感”
回娘家,我是嫁出去的女儿,是客人
在婆家是媳妇,是外人。

我常常听到一句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最后我想说说孤独这件事呢。

回娘家,我是嫁出去的女儿,是客人;在婆家是媳妇,是外人。让我常常有种“异处感”。我不知道男人这方面是怎么想的,但应该没觉得,结婚后自己在家变成客人、外人这类想法吧。

我和沈先生是年底结婚,然后就是春节。说起来,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家在外头过年,加上那时候还没有宝宝,内心很是孤独。外面越是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身边越是人来人往,嘘寒问暖,我反而很拘谨,绷着一根弦不敢放松。
一眼望去,怎么都不是我熟悉的人和事于是,沈先生走到哪,我跟到哪,像个跟屁虫,可能沈先生也感受到我的心思,整个春节跟我“死磕”到底。

他也没有跟朋友出去玩,在家陪我说说话,带我去走亲戚,还教我打麻将,去海边散心······慢慢的,我内心的孤独、不安一点点被驱散。
想起来,还是要感谢沈先生的陪伴,陪着我去适应新的“家”,新的身份。

以前,没结婚。我老觉得自己一直在漂着,没有根,找不到归属感。现在,结婚了。发现,我的家可以是我的心,可以是一间屋子,还可以是我爱的人和事。

说到这,这样的转变真的很奇妙,对吧?
关于“嫁给潮汕人”的碎言碎语,暂时告一段落了。马上要国庆了,在这里,祝大家有个愉快的假期。
睡了,晚安❤️

-see you-

谢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