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贸试验区首单“关保通”业务落地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

发布于 2021-09-27 21:30

NEWS

9月26日上午,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举行“关保通”业务落地仪式,青岛农商银行烟台分行为斗山机床(中国)有限公司开立2000万元“关保通”,标志着青岛海关联合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推出的全国自贸试验区首单“关保通”业务顺利落地。青岛海关副关长张道虎,烟台市副市长、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出席并致辞。

张道虎在致辞中指出,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同时集“一带一路”海上重要节点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韩(烟台)产业园等三个国家战略于一身,承载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任。此次青岛海关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共同推出的“关保通”担保创新项目,实现了企业“零成本”办理汇总征税银行保函,将大幅降低企业担保成本,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下步,青岛海关将全面落实与烟台市政府的战略合作备忘录,积极发挥好职能优势,深化监管制度创新,全力支持烟台市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面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牟树青在致辞中指出,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设立以来,紧盯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持续拓展深层次改革、制度型开放,先后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47项,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新设外资外贸企业近1800户,创新赋能效应加速释放。特别在海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率先实施进口测试用车辆监管新模式,率先推出葡萄酒保税灌装、“两步申报”改革、知识产权预确认等一系列创新成果,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关保通”业务落地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开出了全国自贸区首单“零成本”关税保函,体现了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通关便利化模式创新的最新成果,也充分展现了海关部门在自贸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和责任担当。希望依托已有良好合作基础,进一步深化拓展与海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改革创新,努力把自贸区这个“试验田”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高产田”。

“关保通”业务是企业向银行申请关税保函时,银行免抵押、免收保证金、免收手续费,企业零成本取得关税保函适用汇总征税政策,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管委设立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确保国家税款的绝对安全。在“关保通”模式下,企业在全国各地进口口岸办理货物通关时,缴纳进口税费由“一票一结”变为“一月一结”,实现了进口货物当天申报、当天放行,每票货物平均压缩通关时间2-3天,既降低了货物口岸仓储成本,也缓解了口岸货物积压难题,促进了跨境贸易便利化。截至目前,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符合资质条件企业70多户,进口货物通关效率提高50%,年可节省企业资金成本500多万元,降低进口货物口岸仓储、通关等经营成本1500多万元,盘活企业现金流16亿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