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度解读“拉闸限电”
发布于 2021-09-27 21:23
有粉丝后台给我留言催更,说最近到处拉闸限电,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后续形势会怎样,让我抽空给分析一下。
网上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已经非常多了,目前比较流行的言论是拉闸限电作为国家反制某大国的大战略,为了给其反向输出通胀,为了避免国内企业盲目扩张产能而导致后期因订单下滑导致的大规模破产风险等等,是一盘谋深虑远的大棋。
没办法,这样的阴谋论总是能够激发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再加上各路自媒体大V也很擅长演绎,只要发现有出格的言论,立马“拿来主义”,稍加改变后就加工成了自己的作品,然后大肆传播以获取流量。
说者有板有眼,听者如痴如醉,双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大家都很开心。而听者在一番恍然大悟之后,深以为然,忙不迭地把这些文章、视频和观点到处分享,一时间甚嚣尘上。
说的人多了,好像谎言也成为了真相。
针对这些逻辑自洽但结果非常不靠谱的言论,朱老师有话要说。我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整理出如下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请大家细品一下。
一、9月23日当天,沈阳市沈北新区和浑南新区部分区域限制供电,有道路因信号灯没电产生拥堵;且最近几天以来,东北多地都有曝出居民用电被限制使用的新闻,也就是说在非居民用电被限制使用之后,依然面临电力紧缺,地方政府无奈之下已经开始限制居民用电了。
二、我在江苏老家开厂的几名初中同学,这两天陆续在朋友圈分享了配合政府节能减排要求暂停歇业的消息,而他们的业务分布在不同行业;我在国家电网工作的老同学告诉我,限电并没有区分不同行业有不同要求,目前采取的方法跟往年一样,按照片区轮动的方式来做公平合理安排。
三、今天下午,哈尔滨的客户跟我反馈,其上午接到政府通知,告知除中央大街商圈以外的其余商圈都将开始限电。我们分布在哈西片区所有店铺、松北片区的枫叶小镇奥莱店铺等都都将按照政府要求在下午四点打烊,提前结束营业。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明确知道,限电早已经不只是针对落后产能或者是低端制造业,而是无差别对待,并且业已扩大到民用领域。而正在遭受疫情困扰、生意本就受到重挫的哈尔滨商户们更是雪上加霜,零售业的形势更加严峻了。
朋友们,这已经远远不是之前网上分析的那样,限制那些因为外贸订单滚滚而来并想借此机会扩大产能和规模从而蠢蠢欲动的工厂主体了。
再说两个官方发布的权威数据:
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三月份开始,同比增长速度接连下滑,7月份跌破10%以内到8.5%,而刚刚过去的8月份仅比20年同期高出2.5%。
第二,进入到2021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节节攀升,自五月份以来更是高位运行,维持在9%左右浮动,8月份达到年内最高值9.5%。
第一个数据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结果当然是越高越好。
第二个数据反映生产者获得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来推算预期CPI,从而估计通胀风险。PPI上升不是好事,如果生产者转移成本,终端消费品价格上扬,则通胀上涨。
从以上两个数据您发现什么问题了吗?结果我不能讲的太明白,否则文章发布不了,而且全年GDP目标也还没有到闭着眼睛就能达成这么乐观的地步吧?
两军对峙于阵前,大战一触即发,我军尚未击鼓冲锋,而自乱阵脚于先。此等神之操作,意欲何为?
如果真如阴谋论所言,限电是为了限制出口,不让境外资本薅羊毛,那国家可以动用的手段太多了。
比如限制企业出口额度,出台出口商品指导价等,完全没有必要在生产旺季动用限电这样的昏招来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杀敌八百而自损一千,这是要抱着敌人同归于尽吗?
拉闸限电的原因真的很简单,就是大家都能理解的那几个点,一眼就能看懂,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第一个就是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受疫情影响,很多高耗能产业回流中国,造成用电量的加剧。
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第二产业用电量36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用电量95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9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工业用电显然是大头,要限制用电自然要先拿大头开刀。
第二个就是发电企业扩大产能意愿不足,我们是真的缺电。
我国火力发电占到总发电量的七成左右,而火力发电的原材料是煤炭。伴随着全球放水刺激经济,大宗商品价格普涨,煤炭也从600元每吨飙升到了1200元,而国家又不让发电企业上调工业用电价格,每发一度电亏损好几毛,电企发电动力大打折扣。
第三个就是能耗“双控”这一次不玩虚的,考不好不再是打打屁股这么简单,一个不小心可就要下课了。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场阳谋,这才是国家布局的大战略,谁干不好就是不讲政治,不服从大局。在发改委发布了各省份上半年度的“双控”晴雨表后,广东和江苏立马带头改正,态度诚恳,行动迅速,其他地方政府一看老大和老二都吓尿了,得了,赶紧临时抱佛脚,趁着开学前恶补作业吧。
以前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老师总是喜欢让我们思考并回答这首作品反映了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甚至创造力,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怕是作者本人看到自己即兴写就的一篇诗词竟然有如此众多的情感蕴藏在里面,也是要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