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上人工耳蜗,到底能给一个群体带来哪些影响?
发布于 2021-09-27 21:39
·中关村硬创空间·
手机伴侣+人工耳蜗,用AI让听障群体“听更清“
对于患有重度及极重度耳聋的听障人士,安装人工耳蜗是目前帮助其恢复部分听力的唯一有效手段,正如近视或远视的人需要配眼镜看得更清晰,听不见或听不清的人往往会植入人工耳蜗或借助助听器听得更清晰。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可将声音转为电子信号,通过刺激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不过,人工耳蜗绕过了外耳和中耳,直接刺激内耳,使得人的生理降噪能力无法派上用场,降噪能力有限。
市面上大部分人工耳蜗并不能隔绝嘈杂吵闹的环境,而且会丢失很多声音的细节。于是,天籁实验室联合国内最大的人工耳蜗厂商之一诺尔康(Nurotron),经过长达半年的技术验证,最终从架构上确定了“手机伴侣+人工耳蜗”的联合解决方案。 诺尔康的实验检测数据显示,腾讯天籁AI音频技术与人工耳蜗的结合能让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40%,平均识别率达到96.28%,其中带噪语音识别率为93.38%,环境噪音中声音识别率达到94.24%。 这款“人工耳蜗+手机伴侣”的解决方案,使人工耳蜗的语音清晰度、可懂度提升40%。一方面,让人工耳蜗使用者能够真实辨别环境“噪音”,获取“有效”声音;另一方面,将人工耳蜗与手机伴侣间的通信延迟缩减至150毫秒内,降低使用者的听觉延迟感,极大程度提升了听力体验。
“美讯听宝”APP
科技向善,助力无障碍社会建设
我们也看到,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音频AI技术,从人工听觉辅助治疗领域进入听力筛查领域,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应用。
AI技术不仅可以在工业、金融等产业场景为产业客户带来价值;还可以在适老、听障等社会责任领域进行应用,助力无障碍社会建设,实现人工智能价值最大化——服务于人。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音视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AI技术消除多种场景下的噪声,抑制混响、回声、啸叫等各种类型的声学干扰,帮助人工听觉用户提升在复杂声学环境下的基础言语交流能力、听觉感知和音乐欣赏等娱乐体验。不仅如此,用户也可通过搭载AI技术的APP,获取个性化听力测试,利用数据化、人工智能进行听力预防筛查,从被动、应对性的就医诊疗,转向主动、常态性的预防保健。
从长远看,利用AI、大数据融合能力,将帮助优化医疗资源的不均衡。数据驱动,也能让医疗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人群的健康需求。我们相信技术开放、生态共创,能让科技创新更快、更好、更广泛地服务于人。
柴雪玮璇苹果12数据线PD快充充电线iphone6s7Plus8x11xr手机车载ipad充电器线 20W快充套装(1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