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助力数字交通转型升级 交通运输部解读《行动方案》

发布于 2021-09-27 22:18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布会上,对日前印发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行解读。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综合规划司负责人范振宇 

范振宇表示,“《行动方案》以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着力推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提出到2025年,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制修订一批技术标准规范,交通运输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交通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七大建设行动打造交通新基建


在主要任务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了七大建设行动。

一、智慧公路建设行动
依托京港澳、京雄、成渝等干线公路,深中通道、秦岭隧道群等长大桥隧,江西等地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展智慧公路建设,提升公路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水平,增强在役基础设施检测监测、评估预警能力。推广交通突发事件信息的精准推送和伴随式出行服务,提升服务区智能化水平,逐步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景。

二、智慧航道建设行动
依托长江干线、京杭运河、乌江等高等级航道,加强航道运行监测能力,提高内河电子航道图覆盖率,提升航道运行保障能力、协同监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智慧港口建设行动
推进厦门港、宁波舟山港、大连港等集装箱码头智能升级,建设天津港、苏州港、北部湾港等新一代自动化码头,推进无人集卡规模化应用,加强港口危险品智能监测和预警 。

四、智慧枢纽建设行动
打造济南机场、长沙机场、重庆东站等智慧综合客运枢纽,以便捷换乘为导向,推动电子客票广泛使用,推动跨运输方式安检互认。推动北京、河北等开展智慧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以高效衔接为导向,推进多式联运信息采集交换,推广应用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

五、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构建以部级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为枢纽,覆盖和连接各省级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的架构体系。深化5G、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六、交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等重大科技工程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七、标准规范完善行动
完善新基建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加快研究制定关键性、基础性国家和行业标准,鼓励支持研究制定交通新基建工程建设指南。

智慧公路保障极端天气高速出行


提升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的出行效率和出行安全服务水平是新一轮新基建智慧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下一阶段交通运输部将重点在两方面继续推动相关工作:

管理端:将进一步加强路网智能化监测、调度和管控能力,力争做到“三及时”。在极端天气发生前,通过智能化手段及时对气象变化进行智能监测和预警,在极端天气发生后,及时启动路网智能协同调度,及时对交通突发事件和事故开展应急和处置,切实保障运行安全和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服务端:进一步提高智慧化服务水平,通过5G、北斗、毫米波雷达和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手段,推广交通突发事件的精准信息推送和伴随式的智慧出行服务,特别是在团雾、冰冻多发区域,向车辆端提供辅助安全驾驶的有关服务,尽量降低恶劣天气对安全行车的不利影响,切实提升用户在高速公路上的出行体验。谢谢。

北斗系统助力智慧交通发展


交通运输行业是北斗系统最大的民用行业用户之一。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围绕以下方面继续大力推广行业北斗应用,为推动数字交通、智慧交通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支撑。

一、深化综合交通运输领域的北斗应用,扩展应用规模。大力推动北斗在铁路、公路、水运、邮政等领域全面应用,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二、推动北斗创新应用。充分发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作用,推动北斗在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渗透式应用。

三、持续推广北斗国际化应用。在相关国际组织框架下进一步推动北斗系统纳入有关国际标准,助力北斗“走出去”。

四、加强政策引导和标准规范制修订,为北斗深度应用营造良好环境。

五、继续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合作,助力北斗产业化发展,通过与相关部门、相关院所、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密切合作,推动北斗系统“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发展,助力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实施。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
图源:国新办




关于中国互联网协会车联网工作委员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车联网工作委员会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下属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于2020年成立。委员会由腾讯、东风汽车集团、广州汽车集团、长安汽车、美团、易车等车联网行业相关企业共同发起,旨在为我国车联行业搭建相关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桥梁,有效聚合产业界力量,推动车联网应用与服务普及,促进车联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我国车联网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