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书」中对禅坐的解读

发布于 2021-09-27 22:11

从西藏回来,对于藏地文化的浓厚兴趣不减,先后翻看了《西藏生死书》、《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让我惊喜的是,里面的很多信息与我内在已有的认知多有一致。
我没有具体的宗教信仰,我练习的瑜伽也不属于某种宗教,但是我尊重不同的宗教,也愿意去探寻其中的奥义,我认为那是对宇宙意识的不同角度具象而系统的解读,从中也发现了很多对于瑜伽练习有指导意义的信息。
比如《西藏生死书》中对禅坐(zazen)的描述,这里可以对应瑜伽练习中对冥想。

以下是相关的摘录:
关于禅坐
禅坐是超越文化、宗教藩篱的法门,可以让禅修者直接触及他们的生命真理,可以即刻超越宗教教条,更是一切宗教的核心。
通过禅修,把心带回家,带回它的真实本性。
我们都远离了真正的自我,在无止歇的活动中浪费生命,而禅坐可以带我们回到真我,超越习气,真正体验和品尝整体生命。
禅坐是无牵无挂的境界,没有竞争,没有想要去拥有或执取的欲望,没有紧张焦虑的奋斗,没有成就的渴望,它是没有野心的境界,既不接受也不拒绝,既不希望也不害怕。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慢慢地将束缚我们的情绪和概念,释放到自然单纯的虚空中。
训练心绝不是强行把心压制下来或加以洗脑,首先要直接而具体地看清楚心的运作方式,然后开始驯服你的心,并娴熟地磨练它,让它变得越来越柔软。
修行是最有效的心理治疗和自我疗愈方式,禅坐是真正祥和的修行,它是真正非侵略性、非暴力的修行,是最真实、最重要的武装解除。

关于专注
专注的修习,就是要把散乱心带回家,借此可以把生命的不同层面集中起来,这称为安住
自己被撕裂成碎片的所有部分,过去一直都处在战争之中,禅坐则因安住而定下来,而融化,而变成我们的朋友。在那种安定之中,我们开始了解自己,有时候甚至还可以瞥见自性的光芒。
专注的修习,可以舒缓我们多生多世以来积累的负面心态,倾略性、痛苦和挫败感。这时,不要压抑或沉入情绪当中,重要的是尽可能以开放旷达的宽容来观察情绪、念头和一切生起的东西。
当维持开放和专注,你的负面心态将慢慢舒缓,你开始觉得全身通畅。


关于技巧
静静坐着,躯干挺直不动,禁语,心情平静,让一切思想和情绪来了又走,什么都不要执着。
禅坐时,有时并不需要特定的方法,只是让心安定下来,我静静坐着,歇息在心性中,不去怀疑是否处在正确的境界中,没有必要去维系或肯定自己的存在,我只是当下的我。一种基本的信赖感呈现了,不必提别去做什么。
如果你发现自己可以因为安住在纯净的觉察中而受到启发,那么你不需要采用任何禅修方法,如果你已经在这种觉察的境界中,却还尝试采用禅修的方法,反而弄巧成拙。
所谓善巧,是结合对基本心性的了解、转换各种情绪的知识,以及通过修行培养出来的洞见,时时刻刻知道如何调伏自己。
方法只是方法,绝不是禅定本身,当你娴熟的练习禅修之后,能达到那种全然当下的纯净圆满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禅定。不管使用哪种禅修方法,当你发现已经自然到达清醒、辽阔、跃动的安详时,就放弃它,让它自己消逝。
禅定不是苦求,而是自然融入。禅定不是出来的,而是当我们练习到完美无缺时自发产生的。


关于坐姿
如果你能在身体和环境之中创造祥和的条件,禅定和体悟将自然生起。
你要坐如山,像山那么稳固、坚定与雄伟。不管狂风如何吹袭,乌云如何翻滚,山还是泰然自若。像山一般地坐下来,让你的心升起、飞跃、翱翔。
姿势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背部挺直,内在能量或气才可以轻易流过身体的中脉,心也才能找到它真正的休息处所。
双腿交叉坐着,倒不必双盘,那是在高级瑜伽课上才更强调的姿势。双腿交叉表示生死、善恶、方便与智慧、阳与阴、轮回与涅槃的结合,这是非二元的幽默。


禅坐中的呼吸
梵文中的“prana”气、呼吸,是心的车乘,因为气驱动我们的心,当你善巧地调频呼吸而使心静下来时,也驯服和训练了你的心。
每次呼气,就是放下一切执着,想象你的气融入遍满的真理。
只把四分之一的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就够了,然后你会发现,只有专注是不够的,当你在观呼吸时,过了一两分钟,你会发现自己在足球场上玩或是在自己主演的影片中。所以另四分之一注意力应该用来持续而警觉的觉察、监督和检验你是否还在专注地呼吸,其余二分之一的注意力,就安住在宽阔之中。
当呼吸越来越专心时,你将发现自己越来越处在当下,已经散乱的心收摄回自身,成为一个整体。这时就不要再呼吸了,让自己逐渐与呼吸结合为一,就好像你正在变成呼吸一般。慢慢的,呼吸本身、呼吸者和呼吸的动作合而为一,二元对立和隔离都消失了。


禅坐中的情绪思想
禅坐不是逃避世间的方式,也不是要脱离世间遁入一种恍惚的意识和状态,相反,禅坐直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并与生命和外在世界产生关联。
禅坐时,你不是要把生命排拒在外,而是对一切事物维持开放、祥和的心态,让一切感官(听、看、感觉)自然开放,不作掩饰、不追逐它们的觉知。
千万不要让心有任何的挂碍或负担,不要刻意去控制它,也不要勉强它宁静。
不要过度严肃或觉得你正在做某种特殊的仪式,甚至不要有你正在禅坐的观念,让你的身体保持自然,也让你的呼吸保持自然。把你自己想象成虚空,拥抱着整个宇宙。
人们刚开始禅坐时,常常说他们的思想很狂乱,变得比从前更纷杂。这绝不表示你的思想比从前更乱,反而是因为你比从前安静,终于觉察你的思想一向是多么杂乱
只要你还有心,必然会有思想或情绪。
无论生起怎样的思想和情绪,就让它们生起和消退,像大海的波浪一般。不要加以限制,不要抓紧它、喂养它、纵容它,不要执着,不要让它具体化,不要随着思想跑,也不要迎请它们,要像大海看着它自己的波浪,或像天空俯视飘过的云彩。
思想像风,来了又去,不要去思想,而是要让它们流过心,不在心中留下任何痕迹。
当过去的思想过去了,而未来的思想尚未生起时,你将发现当中有间隙,本觉或心性就在其中显露出来。


动中禅
禅修之后,不要回到我们易于固化的习气中,当你重新进入日常生活时,要让禅修给你带来的智慧、洞察力、慈悲、幽默、柔软、旷达和自在充满你每天的生活经验
万事万物固然都如梦幻泡影,但你还是要幽默地继续做事。


冥想和禅坐不是避世工具,而是让人“守在中心去行动”,带着觉知、旷达、柔软与爱,面对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话语、每一顿食物、每一段关系、这一生或是生生世世。
特别声明: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相关读文推荐
初学者如何开始冥想 ?
冥想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
相关课程推荐

Vagus Garden 迷走花园


放松| 疗愈 | 回归 | 绽放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