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2021-09-27 23:01

桂城慧爱之家
我们是致力于桂城儿童及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服务平台。
22篇原创内容

有一所学校的三年级班级,接收了一个脑性瘫痪的孩子。

因为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个孩子有时候会影响课堂的正常秩序。

对此,班里的部分父母向学校提出了异议,他们不希望自己孩子的班里出现这样一个特殊儿童。

接着,他们收到了班主任老师这样一封信。

信中说,评定一个社会的优劣,并不在于它如何尊重强者,而是如何善待弱者。

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我们往往不会看他以何种方式面对强者,而是看以何种姿态对待弱者。

老师认为,这个脑性瘫痪的孩子也许会带来一些干扰。

但是,这更是为其他孩子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如何与弱者相处,如何用智慧的姿态和方式去帮助弱者。

这一切,相比于知识,更能让孩子成为健全的强者,更能让我们所处的社会成为优质的社会……

这封信激起父母们的反思,他们开始与班里的老师和孩子一起,怀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特殊的孩子。

如今,多年过去了,这个脑性瘫痪的孩子变得比以前更加自信。

其他孩子也比同龄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关爱别人。

这所学校叫广州京师奥园南奥实验学校,校长名叫郑铁军。

如今,学校依然坚持初衷。

努力接收一些特殊的孩子,给予他们更正面的教育环境,给予其他孩子学习与弱者相处的机会。

其实,这正在南奥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着教育的目的。

文学巨匠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这意味着,评价一个学校是不是一所好学校,不在于它培养了大量高考状元,不在它在学区的分数战中排名第几。

而在于是否为社会输送出了人性的孩子。

相比于学校和老师,作为父母,我们是对孩子影响更为深远的人。

为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提醒自己回归教育的目的。

引导孩子唤起自己身上美好的善念,成为一个有人性有血性的人。

否则,孩子拥有的知识愈多,很可能地,他对自己、对人类的危害愈大。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

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见过人类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

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孩子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

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这让我开始反思,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的答案是:请帮助孩子成长为有人性的人。

只有在使孩子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基础上,他们的知识才有价值,我们的生活才能美好,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仅仅以分数来评定一个人的优秀与否,教育就失去了本来的魅力和肩负的责任。

如果我们不想再听到诸如:

“因论文奖落选,卢刚被嫉妒冲昏了头脑,竟然开枪打死了四位太空物理学家,继而仇杀了自己的获奖同学”的新闻。

那么,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育的目的。

它应该是从尊重生命开始,帮助孩子唤起自己身上美好的善念,善待别人,幸福自己。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