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哭才抱”的创始人,他的子女后来怎样了?网友:真讽刺

发布于 2021-09-28 00:10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今日优选

影响一个社会。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乖乖听话、懂事一些,但实际情况却与期望的相去甚远。孩子总是时不时就哭闹,弄得家长是“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对此,美国的心理学家约翰·华森就创造了“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理念,这样真的就能养出听话的孩子吗?
他用这个理念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后来他的子女如何呢?他的大儿子怨恨父亲,尝试多次自杀,在30岁就自杀身亡。女儿也患上精神疾病,也想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小儿子虽然健在,却也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四处流浪。看到这里,网友只能说,真讽刺。

“孩子不哭才抱”,对孩子的伤害真的很大
1、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通过跟父母的接触来建立起对外界的安全感,而抱抱则是父母与宝宝接触最亲密的方式。如果在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完全置之不理,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毁掉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2、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

3、孩子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不要以为孩子哭泣是无理取闹,他们都是有实际需求。父母若是一直要求孩子停止哭泣,直到不哭时才抱,这样子孩子的需求总是被忽视、被延迟满足,这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容易患上心理方面的疾病。
关于“哭声免疫法”,家长要了解这些真相
很多家长对于“哭声免疫法”不了解,错误地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更有效,实则这样的教育方法只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1、放任不理不能让孩子变坚强
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哭泣,不去理睬,能让孩子自己整理情绪,让孩子变得更坚强。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置之不理会让孩子心理出现创伤,容易变得脆弱。

2、哭声免疫法会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
孩子哭泣并不完全是无理取闹,他们也是有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求的。如果父母总是等到孩子不哭时再理睬孩子,那就可能会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3、哭声免疫法只是方便父母自己
虽然父母不愿意承认,哭声免疫法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办事。说到底就是方便了父母自己,对孩子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家长不要轻信“哭声免疫法”,这样教育孩子才好
哭声免疫法不是好的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承受心理上的伤害。所以,父母不要轻信“哭声免疫法”,而是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对孩子才更好。
1、要了解孩子哭泣的真实需求
孩子的哭泣不都是任性、无理取闹的,父母不应该一刀切。而是要温和地询问孩子,看看孩子是哪些需求。合理的需求要满足,不合理的需求也要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这是不合理的。

2、尊重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也是有情绪的,而他们的情绪会以哭泣的形式来表达。当孩子哭泣时,家长要尊重、接纳孩子的坏情绪,让他们发泄出来。等冷静下来时,再引导孩子如何去控制和发泄情绪。
3、用爱和温暖来引导孩子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需要温暖的家庭氛围。完全置之不理,会让孩子感到害怕、无助。所以,当孩子哭泣时,家长应该要用爱和温暖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童年。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哭泣也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家长要理解并允许他们的情绪得到释放,需求得到满足,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心理上和情绪上的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