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社会办医型高校附属医院名单

发布于 2021-09-28 00:29

作者|萧秦 朝阳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在优质公立大三甲医院被瓜分殆尽之后,优质社会办医资源正成为高校心仪合作对象。挂牌附属、合作办医,“名校+名企”合作对中国社会办医来说可谓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据《看医界》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社会办医机构挂牌高校附属医院已超60家,一些社会办医成为多个高校附属医院。以西安高新医院为例,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大目标!共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近日,安徽医科大学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济民肿瘤医院正式揭牌。

此番合作,校企双方将基于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基础,以安徽医科大学的深厚师资力量和临床专业积累为资源优势,建立紧密的医教研合作关系,合作探索附属肿瘤医院管理新模式,推动医疗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人才,尽快将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建设成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无独有偶,9月23日,爱尔眼科与四川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将依托爱尔眼科集团规划建立的8大区域医学眼科中心之一——四川眼科医院,合力打造“名校+名企”新典范。在临床医疗、研究生培养、学术科研发展及多点执业、住院规培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眼科建设跨越式发展。

真规律!学科建设必须依附于大学之上

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之间互相成就,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一流医科,一流医科必须具备一流医院支撑,“医教研”协同发展是行业的规律,不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这都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走的道路。

不少优质社会办医资本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早已布局。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这是北京市首家民营医院被正式纳入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教学体系。

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曾表示,只有做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才能提高专业诊疗能力。学科建设分为1.0与2.0两个版本。1.0版本离不开专业技术能力、人才培养和业务量三方面的提升。2.0版本,则是指医疗科研教学一体化。2.0时期就是要建设一个学院型、研究型的医院,这时候光靠医院的一己之力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人才培养、临床研究都需要与大学合作。2.0版的学科建设必须依附于大学之上,才能寻求更高的发展。

在和高校合作方面,爱尔眼科也是成果颇丰。

2013年5月,爱尔眼科与中南大学合作,成立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2019年,与武汉大学共同成立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武汉大学爱尔眼科临床学院以及武汉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等机构。

在广东,爱尔眼科和暨南大学进行深度合作,共建3家大湾区核心区域医院,成立了暨南大学爱尔眼视光医学院,共建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

不可否认,与高校深度合作之后,医疗人才资源得到保障,爱尔眼科才有了技术和品牌扩张的基础,快速实现了全国的布局。

除了和高校在医院层面合作之外,还有上市医疗企业亲自上阵投身“医学教育”。

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医疗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主板上市公司,在和高校“合作办医”方面,通策医疗走在了前列。

通策医疗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并设立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中心。此外,通策医疗与杭州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创办杭州医学院妇幼、口腔方面的二级学院,并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与高校深度合作之后,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使用“中国科学院大学”这块金子招牌。

在西安,又校企合作建设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存济医学中心。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执行院长李定纲曾向《看医界》坦言,民营医疗机构扩张最大的困境就是人才问题,扩张的基础是批量标准化的医疗人才。

不过仅仅停留在“挂牌”的层面,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社会办医与高校合作不能仅停留在“挂牌”的层面,更为关键的是高校能否真正向社会办医开放科研资源。对行业大专家而言,科研是在业内立足的根本,社会办医与高校真正实现“医教研”深度合作之后,体制内的专家才能更放心地走出来。

附:2021中国社会办医型高校附属医院名单(部分)

【注:本表数据首要来源为各医院官网(截止2021年1月31),此外还来源于媒体报道、医院官宣文等途径。还有哪些社会办医疗机构成为了高校附属医院?欢迎在文末留言补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