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丰田iA5-「锁电门」事件解读:丰田形象再次崩塌
发布于 2021-09-28 00:31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近期广汽丰田(以下简称丰田)再次登上汽车热搜榜,但不是因油泵、机油等缺陷或召回上榜,而是电动汽车出现了与特斯拉相同的“锁电”问题;特斯拉在挪威出现过以OTA(远程升级)的方式屏蔽掉用户车辆电池组的部分容量,并降低车辆功率的操作,这是在没有“打用户招呼”的前提下强行修改车辆数据,导致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性能均出现下降,这算不算是“窃贼”呢?
理论上就是这样,挪威特斯拉汽车用户对该公司进行了起诉,挪威法院判定特斯拉要给这些用户一定额度的赔偿,所有问题车共计有上亿美金的赔偿;不过最终由美国法院判决共计赔偿150万美元,挪威汽车用户能否接受还没有最终结果。丰田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搞出相同的事情,结局也应当一样。
这是广州市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问题车用户的投诉给出的答复,目前还在调查中;广汽丰田是广州汽车产业的支柱品牌之一,这次能否给出合理的解释也有待观望。要知道从问题被发现至今,该执法局已经对广丰进行了三次约谈,收集了广丰iA5车辆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在事实已经非常明确的前提下怎么就这么费劲呢?丰田等类似的恶劣的日企存在的问题似乎不难查得清楚。
参考丰田iA5多位用户记录的信息吧,这些车在发现车辆被OTA止呕,车辆共计经过了三个版本的远程升级。
2510015ARD0000 S.82510015ARD0000 C.92510015ARD0000 S.B在车辆被动升级S.8之后,有的问题车能充得只剩下大约48度电,检测数据与电池包实际容量相比缩减了大约10度;升级到C.9的车辆允许充电标准是50kwh,锁电超过8度;S.B版本实际检测的电量缩减了12度,这都是经过系统检测得出的数据,数据已经确定且远程升级是后台自动,这种“秃子头上的虱子”就真得很难看清楚吗?而且有些车主表示很受伤,第三个版本用S.B命名,这好像是在嘲笑这些问题车的用户一样,然而奔着丰田的车标去、选择的是广汽制造的电动汽车。
目前丰田iA5问题车已经有300余台,其用户成立了一个维权群;很多车辆都进行了锁电数据的检测,基本结果都与上述几台车相当。所以事实其实已经很清晰了,只不过广丰4S的态度很诡异,店方表示车辆可以进行检测,但电池组检测的数据和最终所得到的数据,不会以“开票据等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形式交给消费者。
这算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做贼心虚了,检测出的结果如果没有问题为何不能告知用户,用户作为车主难道没有了解车辆真实工况的权利吗?想要了解车辆的真实工况,还要等待“数据反馈给厂家并得到最终回复后”才能给消费者一个答案。互相相当一个词-“串供”。
最后简单了解一下这台车吧,丰田iA5悬挂的是广汽传祺车标,能体现出属于丰田的只有尾门的广汽丰田几个字;这台车其实就是广汽新能源研发,但却是为广丰这个合资品牌研发的车。
重点在于广汽新能源只负责制造,销售渠道和服务团队都是丰田系,也就是说它出现的问题在于丰田;然而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数据造假或零配件造假等常见的日系汽车的问题,在用户不知情的前提下修改车辆数据应当是修改了系统,触犯的应当是《刑法》268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吧。
结语:广汽丰田应当做出三个解释,为什么要远程OTA锁电,为什么用户拿不到电池检测数据,为什么车辆OTA不需要经过车主同意就能升级。
消费者对其使用车辆的关键数据是有知情权的,丰田的所作所为似乎是“店大欺客”了;这点从去年部分丰田汽车和雷车出现机油乳化问题而不召回也能看出来,重点是存在相同问题的、在北美市场销售的车却才用几年了召回的方式处理,这种善于双标的品牌也是很有意思。不得不说一句,悬挂广汽车标的车贴上广汽丰田这几个字之后就能涨价,在诸多合资汽车陆续被起底各种问题后还能趋之若鹜,这些逐臭之夫这次能长记性了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