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学伤寒】《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81---82
发布于 2021-09-28 06:30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81---82
文/敏敏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第81条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前面几条举栀子汤证,这条示栀子汤的禁忌证。
“病人旧微溏”,是说病人平素大便溏薄,说明脾胃虚寒,即使有栀子汤证的证情,也不可草率使用。
本条虽示禁忌,但它是承接上条的上虚热下寒实,用栀子干姜汤。这种承接写法是让读者参考上条治法。
栀子是苦寒去热的药,所以用栀子为主药的这种方剂,要是这个病人旧微溏,有习惯性的大便溏泻,这是久寒的病,那么久寒这种病,这个栀子是万万用不得的,虽然这个栀子与黄连、黄芩,都治烦,可是它们不同的,这个黄连、黄芩呢能治泻肚,栀子不行的,你看看治下利的药都不用栀子,所以这一段它也是大有用意的。
栀子这味药啊,它是解烦,同时也去黄,咱们讲到黄疸时,有个茵陈蒿汤,里头也有栀子,它也有利小便的作用,但是它不能治下利。这个黄芩、黄连、黄柏也治烦,但是这些药都是苦燥,能治下利,不利小便,所以它们有些不同,虽然全是苦寒药,在临床的应用也不一样,在方剂中的应用我们也知道,如果病人烦躁,当然要用苦寒药了,大便要是溏薄,当然就不用栀子,可以用黄芩、黄连这类的药。
第82条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这条论述太阳病过汗,阳虚水泛的证治。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这时候我们要看汗后证情有无变化,如无变化,表证仍然存在,发汗不解可再发汗。汗出后,仍然发热不解,而且出现了“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的表现,说明发汗不得法,不是误汗就是过汗,伤了少阴阳气,这时的发热不是原来的表证发热,而是少阴阳虚,虚阳外越的发热;阳虚水泛,水气上犯凌心,则心下悸;阳气虚不能上充养脑,加之水气上犯故头眩;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虚,不养筋肉,所以身动,振振欲擗地。心下悸是指心下筑筑跳动,头眩是指头晕眼黑,身动是指全身肌肉跳动,振振欲擗地是指身体颤抖站立不稳、将要倒扑的样子。这些症状的出现,正是少阴阳虚不能镇水,水气上犯,应用温阳化水的真武汤治疗。
这一节可与苓桂朮甘汤那一节互看,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就是这一条,这个是里头有停水,所以吐、下,这都是误治,非利水不可,发汗更不行。
上面那个它说,「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这是由于停水,表不解,吃泻药,或者吐药后,表仍不解就要气上冲,气上冲就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嘛。上面这个病要是发汗则「动经」,一发汗,动其经脉。「身为振振摇」,只是身为振振摇,还可以用苓桂朮甘汤。
上面那个「身为振振摇」,只是站不安稳而已。这个是「振振欲僻地」,振振,打寒战;欲僻地,身体要倒下。这不但是表未解,水没去,而反陷于虚极而入了阴寒的证候了。振振就是打颤颤,就是前头说那个「虚故也」,那么这个用苓桂朮甘汤不行,得用真武汤。
真武汤也是利小便的一个药,但是它利于阴虚证,阴证中的虚证;那么苓桂朮甘汤是阳虚证,阳证之中的虚证。那么这是由于小便不利,里头有停水,因为发汗,给误治所造成的。
真武汤方药是这样的,里头有茯苓、芍药、生姜、白朮、附子。那么茯苓、朮是利尿药了,咱们前头都讲过了。生姜它是治这个水往上逆,甚至于人也有恶心的情形;这个生姜的量用的也挺重,3两,主要是有水饮上逆的情形,所以搁生姜。「心下悸」不就是胃有停水吗,我们方才讲这个茯苓甘草汤,那个也搁姜。这个是水气往上冲逆,但是这个不搁桂枝,因为没有气冲,并没有心下逆满这种情形,可能有恶心,这一段没说,但是我们从方剂中分析可能有恶心。搁芍药,这个水陷于阴证,恐怕里头也有腹痛,这个芍药治腹痛。另外呢由于陷于阴虚证,所以有振寒,恶寒得厉害,得搁附子。
那么真武汤整个看起来,不但能够治小便不利、振寒、肉瞤、欲僻地这种情况;也能够治里头有停饮,有下利的机转。另外有芍药可能也有腹痛的情况,那么这个也是良工治未病了。所以这个真武汤与附子汤都是治心下有水气,附子汤我们讲到三阴篇就有了,但是这个全是陷于阴虚证,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病人都是恶寒得厉害,尤其有这个振振欲僻地,打寒战,必振寒的情形,这个振寒都是阴寒证的一个反映。若是这种振寒的小便不利、头晕,那么你用苓桂朮甘汤就不行了,苓桂朮甘汤没有阴虚的证候,没有阴寒的证候,这个在后面少阴篇对这个证候还要详细讲的。
所以里有停饮而发汗,这个变证多端啊,你看这上面都是,遇到这种情形必须得利小便,尤其是有表证而且小便不利的,更需要利小便而解表,只按一般的发汗法是绝不行的。这个从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朮汤那节以下到这,都是对这个观念反复来说明,小青龙汤也是的,小青龙汤虽然不是小便不利,但是心下有水气,心下有水气而表不解,你要用普通的方剂是不行的,必须一方面去水,一方面解表,才能够达到表解的目的,换个法就不行。
这个在咱们研究的太阳病里头有这么一种客观事实,这是中医的一种特别发现,那么小便不利,有表证,在临床上很容易遇到,这个时候就是吃发汗药啊,吃吐药、泻药全不行,你非利小便不可,一利小便这表也自然解了,但是这个方剂呢不是只有一种,不是随便哪个利小便药就行的,这方面的药很多了,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朮汤、苓桂枣甘汤、苓桂朮甘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这很多,你得依证选用才行。底下这些是另一个段落,不可发汗的集中到这个地方说明。
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附子温肾阳,配生姜散阴寒,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白芍据《本经》说“能利水”,味酸益阴,可制附子燥烈之性,使其温阳不伤阴;助茯苓、白术、生姜利水,且酸敛,平衡阴阳,与证更为合拍。
(引之胡希恕、倪海厦、胡要所伤寒论讲座)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3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4~6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7~10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1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2~13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4~15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6~19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