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不想复习?笔试教学设计7种答题模板,40分到手!
发布于 2021-10-06 18:51
教学设计分值比例大,假设在原始分数下,90或95分以上就能通过,那40分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我们占据整张试卷的半壁江山,一道题就关乎成败。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或音乐、体育和美术各科内容,任选其一作答。
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拟定。
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1.识字、阅读课:
难点:能够运用...修辞(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写作课:
设计教学过程,此角度包括5、6、7、8种角度,分别是设计导入及理由、设计课题提问及理由、设计三道题及理由和设计板书及理由。一般出在第三题,分值为20分。主要以阅读和识字课型出现。
教学过程(答题模版)
(一)导入过程(设计导入+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XX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有利于下面的教学。
此部分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讲授,也就是三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先读课文,再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书的方式,正确认读生字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
(2)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如笔顺)。
(3)疏通文章大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a.本文讲述了……事?或作者写了……人?或看了……景物?
b.并总结文章段落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手法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确定文章运用XX写作手法。
(2)运用小组讨论分方式。
a.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b.确定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事: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人:从……方面描写人物形象,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景:通过对某景物……方面的描写,揭示……人生哲理。
c.此问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行回答。
如:文章分几部分描写(人、事、景),每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得出结论:本文运用了...手法描写人物性格特点(揭示...道理)。
3.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1)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者角色扮演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提出问题: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2)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加以总结,得出……道理。
一般出在第三题:其实这是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问题,有以下问法:
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个课堂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作答模板: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