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金证——全国碳市场“开闸”,金融业、投资者抓抢机遇
发布于 2021-10-06 19:49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八大行业逐步纳入交易,多层次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交易总量和活跃度的稳定提升,我国将迎来一个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绿色生产、低碳消费的全新时代。
小编认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政府管理和引导、企业适应与参与、市场配套与服务、技术创新和支撑等多方系统性、体系化同步推进,才能更好发挥其经济效益引导的作用。
那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具有何种里程碑意义?下一步,如何保障碳市场行稳致远?科技如何赋能绿色金融?二级市场投资者可从哪些方面抓住碳投资契机?对于这些热点问题,湖南金证小编将一一为您解答。
低碳消费全新时代开启
中国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全国碳市场上线,将在全社会范围内释放非常明确的控碳信号,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并以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承诺。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八大行业逐步纳入交易,多层次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交易总量和活跃度的稳定提升,我国将迎来一个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绿色生产、低碳消费的全新时代,并影响到每个行业、企业和个人,这种影响将是持久、彻底和根本的。
多方同步推进行稳致远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大实践,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方系统性、体系化同步推进,才能更好发挥其经济效益引导的作用。为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稳致远,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对碳交易相关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支撑;其次,各类市场主体要加强对碳排放和碳交易的认知,增设相关专业人员,做好内部的碳核算、碳会计等领域工作,并进行行之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再次,各类市场配套机制和机构;最后,围绕碳交易的技术创新和系统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碳交易市场要实现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金融的力量必不可少。
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发展
金融科技对发展绿色金融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国不仅拥有全球发展最快、体量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而且在金融科技领域也发展迅猛。通过AI人工智能助力,智能识别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绿色技术与绿色业务;大数据整合;推动客户绿色评级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绿色投资迎巨量资金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直融体系,在信贷、租赁、票据等间接融资之外,鼓励发行债券或融资工具运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等。投资领域,出现更多致力于开展ESG投资、负责任投资等类型的机构,在投融资决策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