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讨论的一些看法

发布于 2021-10-06 22:27

在如今信息便利的今天,人们面对公众问题时,总是一拥而上的,迅速站队,“激情”倾泻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题记

在去年的时候我向友人借了一本书《想象的共同体》,大体看了一下,近来想要细究,但无奈看不下去,书是好书,但是对我不够有吸引力,这主要是因为,我最近太多事情弄不清楚,于是我又重新开始读王小波的杂文集。他的书之所以能在这个时候吸引我,是因为其杂文集中所体现的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公共领域思想问题的敏锐视角。

昨天,我和一个朋友通了很久的电话,讨论了很多关于知识分子处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讨论也坚定了我继续把文章写下去的决心。他认为现如今的知识分子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

知识分子在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因人而异,无法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从历史渊源来看,知识分子是指那些对社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超脱于社会阶层,独立于历史轴线之外,对社会持批评态度和反抗精神的人。

德国哲学家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给知识分子的界说,用了两个关键词,自由漂浮和非依附性,意在说明,知识分子疏离于各阶层之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如果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这种知识分子是占少数的,当代的饱学之士,大多困于名利,缺乏知识分子应有的立场和声音。

但或许也是环境所制,这里我想起了王小波曾引用的一个故事。

“ 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花剌子模是否真有这种风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所具有的说明意义,对它可以举一反三。敏锐的读者马上就能发现,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行,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另外,假设我们生活在花剌子模,是一名敬业的信使,倘若有一天到了老虎笼子里,就可以反省到自己的不幸是因为传输了坏消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花剌子模信使确实有相像之处。说社会好的一面的,没有问题的是好消息信使,一直说社会有问题的,是坏消息信使,和花剌子模不一样的地方则在与中国没老虎可以喂。当然还有一种,最滑头的,那就是只传递有小问题的坏消息,对于大问题则视而不见,既能证明自己有文人的风骨,又能不得罪人,在我看来这最后一种实属当婊子,立牌坊。

中国古代提倡文死谏,就是说提倡让知识分子拿自己的脖子和屁股往君主的刀和板子上撞,但是据我观察,但凡没有遭受了什么重大挫折而厌世的都不会这么做,于是我就找到了一个发现问题的窍门,那就是看提倡什么口号,把口号往相反的方向理解,基本就能找的到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大抵是因为中国向来缺乏自由的土壤,无法培育出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的知识分子群,在权力社会之下,话语权被剥夺,从来不考虑坏消息是如何而来,而是一旦有了不同的声音,就认为一定是有境外势力干预,或者说被别人买通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个假设更让人绝望。这就说明,我们社会中那些说得了话的知识分子,都太不值钱了,随便就能被人收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绝对超过了他说的那些话的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我认为就更要调查清楚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而不是不让人说,或者让人以死谢罪。更应该反思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为了几个钱,就甘愿说自己的坏话。当然确实有容易被收买的,但是这是个概率问题,如果概率大的离谱,如果不是真的有问题,那么就说明样本有问题,那就不要搞教育了,读书读多了的人都会成为坏蛆。

在有些时候,我们不仅应该关心如何改变世界,更应该关心如何解释这个世界。

这种做法,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有良心的人,不敢说了,永远沉默,而没良心的人则会编造好消息。

传递消息的人最为无辜,如果没有问题,他说了也无伤大雅,不是没有问题,他说有就有了。同理说好话的人也不必嘉奖。

如果要嘉奖说好话的人,那古代的君主完全没必要培养士人阶层,养一群小人就够了。

当然了,出现这种情况不只是花剌子模一样的君主,同样还有社会大环境的不理智,所谓不理智的环境,“是伽利略承认地球不转的时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时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时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时代,是图哈切夫斯基承认叛国的时代,也是亩产三万斤,肥猪赛大象的时代。”

知识分子最怕生活在这种时代,因为知识分子,最擅长的是讲理。无理可讲的时代,比尸横遍野的时代更糟,当然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一旦无理可讲,也迟早是要尸横遍野的。

信仰的危机导致了不理智时代的来临,狂信和偏执会导致不理智,二战时期,日本由于对天皇的狂信,导致了不理智的死亡欲望,德国对于希特勒的狂信,将少年送向战场。当然了信仰并不是一定会导致不理智,而是信仰被滥用,就会成为打人的棍子,有信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好的,只要不是因为这种信仰能够带来某种便利而去信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