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中医医院全国高血压日义诊服务活动
发布于 2021-10-07 16:31
2021年10月0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为迎接2021年全国高血压日,临沧市临翔区中医医院开展以“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为主题的高血压病义诊服务群众活动,欢迎广大高血压患者咨询就诊。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08日09:00-18:00
活动内容:
开展现场咨询、义诊及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活动,宣传高血压防病知识,活动当天,高血压患者免挂号费及诊查费。
活动地点:
临沧市临翔区中医医院住院楼一楼急诊科
高血压小科普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我国最新的疾病调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上居民中有超过1/4的患者存在高血压,但控制率仅为16.9%。高血压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高血压能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被称为“无声杀手”。
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一、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血压的风险,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5.戒酒: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如暂时无法完全戒酒,应尽可能减少饮酒量。6.保持心理平衡: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您该知道的高血压常识
(一)什么叫高血压?
高血压就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高出正常值。
警惕!
高血压就在我们身边
这些关于高血压的事我们都应该知道!
(二)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提倡使用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有规律的家庭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值判断标准不同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读数≥135/85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流行与危害
0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02高危人群
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和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经常测量血压。
(四)高血压的预防
坚持运动
增加运动;经常性的运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min
限制食盐摄入
高盐饮食可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5克。
限制油脂和糖分摄入
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控制体重,BMI<24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少吃快餐
尽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戒烟限酒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不饮或限制饮酒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睡眠
定期测量血压
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开展自测血压和自我管理
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
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五)高血压的治疗
01服用降压药:五大类降压药和固定复方制剂
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要达标。
02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以上患者降至150/90mmHg以下。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低至60mmHg者应谨慎降压。
03长期治疗,可以控制
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大多数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就医。
(五)高血压管理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很多高血压患者
即使知道了自己有高血压也没有治疗
服药治疗的患者
也有很多没把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
下面这些健康贴士,希望您能谨记于心
1.生活方式改善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即使吃了降压药也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2.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降低血压,从而减少高血压对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医学家们常说,“降压是硬道理”。临床实践证明,血压发现越早越好治疗。
3.降压药物服用的原则是:小剂量开始,尽量应用长效药物,维持24h血压稳定。
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不是“治愈”高血压。
5.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有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多个代谢异常,这些都是最终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供稿|杨绍媛 审核|王元鲲 排版|马清
科室电话号码
序号 | 科室 | 电话 |
1 | 办公室 | 2134252 |
2 | 医务科、医保 | 2135972 |
2 | 信息科 | 2129680 |
3 | 财务科 | 2135137 |
4 | 总务科 | 2122363 |
5 | 药剂科 | 2129746 |
6 | 中药房 | 2137890 |
7 | 西药房 | 2128620 |
8 | 放射科 | 2128308 |
9 | 检验科 | 2129860 |
10 | B超心电室 | 2138551 |
11 | 收费室 | 2129185 |
12 | 艾病办 | 2162756 |
13 | 门诊护理部 | 2136698 |
14 | 玉龙花园服务站 | 2121120 |
15 | 三门诊(富丽家园) | 2129066 |
16 | 外 科 | 2128107 |
17 | 针灸推拿科 | 2138183 |
18 | 脑病科 | 2129697 |
19 | 内 科 | 2139245 |
20 | 急诊科 | 2128909 |
21 | 康复科 | 2122686 |
22 | 针推二科 | 2122830 |
23 | 治未病 | 2132121 |
24 | 体检中心 | 2126885 |
25 | 门卫室 | 2128165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