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解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隐含哪些产业风向?多条赛道或迎来突破性发展机遇!
发布于 2021-10-07 21:11
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育儿环境研究中心(CASUX)从中看到了不少产业发展机遇,在目前房地产、外贸、学科培训、互联网等诸多赛道受限的情况下,这些新的政府工作方向和政策支持,或许能从另一个维度提振经济,催生多条新的赛道。预期未来5年,将有一批向育儿环境方向更新迭代的“旧产业”迎来新的爆发式增长,而跟不上新发展动向的企业将会被大范围淘汰。
下面是CASUX提炼的纲要亮点和对应育儿环境相关产业机遇简析,大家不妨对照看看有没有自己从事的行业,是否有可以切入迭代或创新的赛道。想看“纲要”全文的,可以点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建设统一的妇幼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妇幼健康信息平台与电子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推行“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完善妇幼健康大数据,加强信息互联共享,实现儿童健康全周期全过程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
相关产业:智能家居;智能电器。
分析:智能家居、家电不是新事物,但目前大部分“智能”产品,还停留在概念阶段,除了连接手机应用来进行远程控制外,未能真正实现基于大数据和智能化迭代之上的用户管理。儿童基于其身心成长的特殊性,是最需要获得健康全周期管理的对象之一,哪个厂家能首先在这个项目上获得突破,相信会成为真正的智能家居、家电领头羊。
构建全媒体健康知识传播机制。发挥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作用。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孕妇学校”和家长课堂,鼓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相关社会组织等开展健康科普活动。
相关产业:家长培训、教育课程;妇儿医护服务机构、月子中心;孕婴媒体。
分析:孕妇除了产前产后的照看护理外,产后的健康养育知识也必不可少,以前承担这项工作的主要是各种网络平台和自媒体,但信息良莠不齐,其实转换一下思路,妇儿医护机构和月子中心更适合推出此类服务。单单是专业的育儿知识和家长课堂已是一门需求强大的生意,既能持续黏住旧客户,也能持续带来成长消费。
推进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及孤独症等五类残疾为重点的0—6岁儿童残疾筛查,增强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的常见病预防保健能力,按标准配备校医、幼儿园及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和必要保健设备。
相关产业:幼儿园;托育;儿童早期发展评估与监测干预机构;儿童医院;儿童园所设计/整装。
分析:儿童很多先天病症和残疾,非常依赖于早期发现和尽早介入干预,例如孤独症,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基于大部分父母没有发育监测知识,所以幼儿园、托育等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和设备,将会成为很强大的竞争优势。而专门为儿童进行早期发展评估与监测干预的机构,在一线城市已经陆续发展起来,随着父母保健意识的增强,这类机构将会成为全国标配,并作为儿科和儿童医院以外的主要儿童保健补充。
强化儿童疾病防治。以早产、低出生体重、贫血、肥胖、心理行为异常、视力不良、龋齿等儿童健康问题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建立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机制。12岁儿童龋患率控制在25%以内。
相关产业:儿科;儿童医院;儿童心理诊断机构;牙科医院;儿童牙膏、牙刷。
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开展涵盖良好健康、充足营养、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安全保障等多维度的儿童早期发展综合服务。加强对家庭和托育机构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
相关产业:月子中心;托育;儿童园所设计/整装。
相关产业:妇科;妇儿医院;孕前服务机构;月子中心;幼儿园;托育;儿童园所设计/整装。
有效控制儿童近视。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推动建立儿童视力电子档案。保障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室内采光、照明和课桌椅、黑板等达到规定标准。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并引导儿童科学用眼护眼。
相关产业:照明、灯具;学习灯;教学灯具;照明设计;课桌椅;学习桌椅;黑板;学校、幼儿园、托育;儿童园所设计/整装。
分析:减低近视率早已是教育局明文下发的任务,而儿童近视目前已知的影响因素,环境的照度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照明环境的光照度是否足够,绝不仅仅是一盏灯的问题,而是在多大的空间里面,需要覆盖和配备多少光源,每盏灯的照度能照顾多少的距离,在不同的位置下,到达的照度是否足够的问题。这是一项专业的照明设计工作,也是有志于进入学校、幼儿园和托育装修体系的照明企业、设计建设单位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和重点服务的。近几年,有条件的小学和中学都在加大力度检查教室照明系统并进行更新改造,但是幼儿园、托育和早教机构、课外辅导教育机构,却还没有进入严查之列。除了照明环境,还有课桌椅的科学升降、黑板的无眩光选用等,进行自查、自检,更新改造,不但能成为机构注重儿童视力健康的卖点,也能防控后期被严查的风险。
增强儿童身体素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保障儿童每天至少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培养儿童良好运动习惯。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支持学校向体育类社会组织购买课后体育服务。
相关产业:儿童运动俱乐部;儿童体育场;儿童运动培训机构;儿童运动类夏令营。
加强儿童健康领域科研创新。加强儿科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发挥儿科医学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要作用。鼓励儿童用药研发生产,加快儿童用药申报审批工作。
相关产业:儿科;儿童医院;儿童用药。
创建儿童安全环境。树立儿童伤害可防可控意识。创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学校、社区安全环境。提高儿童及其看护人的安全意识,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技能,落实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等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相关产业:学校、园所建设、儿童园所设计/整装;设计;安防、监控设备;教师、监护人培训。
建立健全儿童伤害防控工作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伤害防控,探索创新并大力推广儿童伤害防控适宜技术。
相关产业:安防、监控设备;环境标识设计、规划;城市、社区、商业体规划。
预防和控制儿童溺水。加强开放性水域、水上游乐场所、船只等安全管理并配置适用于儿童的应急救援装备。
相关产业:救生、急救设备;游泳场;游乐场;环境标识设计、规划;商业场所(水体)运营管理。
预防和控制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和儿童步行及骑乘非机动车反光标识。完善儿童道路安全防护用品标准,加强生产和销售监管。
相关产业:城市道路标识设计、规划;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头盔;其他道路安全防护用品。
预防和控制儿童跌倒、跌落、烧烫伤、中毒等伤害。消除环境危险因素,推广使用窗户护栏、窗口限位器等防护用品;引导家庭分隔热源,安全使用家用电器,推广使用具有儿童保护功能的家用电器。
相关产业:家居家具;儿童家具/家居;家庭(儿童友好)设计/整装;门窗;室内装修;家用电器;室内安全标识(儿童用);酒店(房间&公共区);商场;住宅小区(公共区);幼儿园/托育/小学/早教;儿童游乐场。
分析:儿童跌倒、坠落、烧烫伤、中毒等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这些伤害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来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单单坠落防范一项,就可以通过窗户护栏和限位器来避免,窗户护栏现在已是很多优质住宅精装房的标配,但是很多家长因为不知道其作用,而把护栏切掉;很多经常有儿童出入的场所,也忽视儿童活动的安全需求,没有加装护栏和限位器,例如酒店、商场。除此以外,落地镜、柜架等翻到轧伤儿童、污染物超标致病致残、烧烫伤等时有耳闻,不止是家庭,还有托育、幼儿园、早教机构,和所有儿童可能会活动与逗留的空间,都应该在采购、安装相应的建材、电器、家居时把“适儿”的需求考虑进去。同时,相关产品厂家在使用者画像上考虑到0-6岁儿童的接触和使用安全,增加相应的功能和警示标识,不单是企业责任的体现,更加是企业品质和技术更高标准的体现。
预防和减少产品引发的儿童伤害。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儿童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完善产品安全警示标识。加强儿童用品行业自律,鼓励制定技术先进的团体标准。加强对产品造成儿童伤害的信息监测、分析、监督检查和缺陷产品召回工作。
相关产业:家居家具;儿童家具/家居;家庭(儿童友好)设计/整装;门窗;室内装修;家用电器;产品/室内安全标识(儿童用);儿童玩具;儿童游乐设备;儿童教育设备。
分析:随着国家对儿童安全、健康和各项权利的日益重视,儿童用品和涉童空间的对应建材、设备、器具标准只会越来越严格。这对过去那些靠着劣质工艺和粗放式生产就能俘获市场的厂家而言是坏消息,但是对于一直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安全生产规范的厂家而言却是利好。一些在国标之上,有更优质企业标准产品或现金生产工艺、技术、设计的产品,在政府的鼓励下,可以通过协会或联盟申请为团体标准,把更优质的产品标准推向优质的育儿环境更新改造项目,甚至走出国门,反向输出中国标准。
保障游戏游艺设备及大型游乐设施安全,引导儿童安全使用电动扶梯、旋转门等设施设备。
相关产业:儿童游乐设备;电梯;门窗;商场;酒店;游乐场;住宅小区;户外标识设计。
提升智育水平,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
改进美育教学,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相关产业:早教(思维教育类);逻辑&创造性培训(乐高、机器人、编程、AI);艺术培训(绘画、雕塑、设计、舞蹈、歌剧);家庭(儿童友好)设计/整装;艺术培训器材;收纳柜(零件收纳、乐高收纳、画笔收纳…);艺术兴趣建材(隔音门、隔音窗、防滑垫、防滑地板、可擦洗涂料、消音棉…);艺术兴趣家居(兴趣收纳柜、装饰画、墙纸、墙贴、涂料、床品、窗帘、黑板漆/胶…)
分析: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加上国家一系列配套措施出台,学科教育唯分数论将马上成为过去。对孩子的个性化培育,通过创造性思维、美育、智育等教育来激发儿童的潜能,无论对家庭和孩子的减负,对阶层固化的打破,还是对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都更具有现实及战略意义。另一方面,“纲要”也特别提到,要“严格监管面向低龄儿童的校外网络教育培训”。所以培训机构角度,各种艺术类培训、创造性培训、罗辑思维培训,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编程、机器人等,都将引来更广阔的市场,并且,从网上转下线下实体空间是必然,是资本流向的洼地。另一方面,对应这些早教及培训机构的空间场所建设需求,各类器材、满足特殊需求的建材、满足特殊需求的收纳柜,也将引来自己的爆发期,不仅仅是大量爆发的艺术、思维培训机构,还有更注重孩子个性化、兴趣培养的家庭改造、二装需求等。
提升校园智能化水平,提高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能力水平。
相关产业:幼儿园/学校智能化教育设备;智能化安防;集成化教育系统。
提高儿童科学素质。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社会协同,注重利用科技馆、儿童中心、青少年宫、博物馆等校外场所开展校外科学学习和实践活动。
相关产业:儿童中心、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情景类科教馆;儿童科教设备;儿童场所引导标识设计。
美化校园环境,优化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推进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为学生提供安全饮用水、卫生厕所和适合身高的课桌椅,改善学校用餐和学生寄宿条件。
相关产业:无障碍设施、设计;门、锁、窗产品(无障碍设计);净水设备;空气净化设备;新风空调;卫浴;学习桌椅;儿童床;学校设计建设。
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经验。
相关产业:家长培训/家长课堂;社区家长学校;幼儿园/托育家长培训。
促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并推广适宜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大病和意外伤害险产品。
相关产业:健康/意外保险(儿童)。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托育服务发展专项规划,强化政策引导,综合运用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扩大托育服务供给。
相关产业:托育;婴幼儿照护服务;园所设计建设;产业园区;园所设计/整装。
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推动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制定完善托育服务的标准规范,加强综合监管,推动托育服务规范健康发展。
相关产业:幼儿园(托幼一体化);企业职工托育园;园所设计建设;园所设计/整装;产业园区。
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保护和服务工作。通过政府委托、项目合作、重点推介、孵化扶持等方式,积极培育为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儿童保护和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积极引导为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面向城乡社区、家庭和学校提供服务。
相关产业:儿童公益服务。
尊重儿童主体地位和权利。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保障儿童休息、锻炼、闲暇和娱乐的权利。加体育锻炼、劳动实践、休息娱乐、社会实践、同伴交往、亲子活动等时间。
相关产业:住宅社区(儿童体育设施、儿童活动场地);儿童体育用品;儿童室内体育用品/设施;体育培训;运动场;亲子旅游;亲子休闲活动;商场(亲子游戏、娱乐);儿童职业体验、实践中心;儿童场所引导标识设计;家庭(儿童友好)设计/整装。
增强监护责任意识和能力。创造良好家庭环境,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相关产业:家庭(儿童友好)设计/整装;儿童家具;室内标识设计。
鼓励支持家庭开展亲子游戏、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出游等活动。鼓励支持各类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公益性设施和场所以及城乡社区儿童之家等为开展家庭亲子活动提供条件。
相关产业:家庭(儿童友好)设计/整装;儿童家具;室内标识设计;亲子家居;室内运动设备;智能灯;阅读灯;亲子酒店;亲子旅游;住宅社区亲子空间;商场亲子空间/体验项目;儿童场所引导标识设计。
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平台,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中小学、幼儿园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制度。鼓励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利用多种媒体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
相关产业:家园共育信息系统;幼儿园/托育管理系统;家长课堂/培训。
全面贯彻儿童优先原则。在城乡建设规划和城市改造中提供更多适合儿童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
相关产业:儿童活动场;儿童场所引导标识设计。
提升面向儿童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鼓励社会组织、文化艺术机构为儿童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场地支持,公共图书馆单设儿童阅览区。
相关产业:儿童艺术培训;儿童活动场;图书馆;儿童场所引导标识设计。
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鼓励创建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标准体系和建设指南。
相关产业:住宅社区更新设计、建设(儿童友好);儿童场所引导标识设计;儿童相关公益组织/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