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五方五老,佛教有“五智如来”,他们有无关联,分别是谁?

发布于 2021-10-08 11:26

道教有“五方五老”,佛教有“五方佛”,他们有无关联,分别是谁

四大名著《西游记》里,天庭里的五方五老,出现过至少3次。

第一次,是在蟠桃宴会前后,通过王母娘娘前往蟠桃园采摘仙桃时,与齐天大圣孙悟空对话时首次出现;

第二次,是玉皇大帝将孙悟空招到天庭做齐天大圣后,孙大圣无所事事,每天在天宫中结交朋友,对五方五老、九曜星君等神仙,时常“称兄道弟”。

第三次,是如来佛祖镇压孙悟空于五行山下后,玉皇大帝邀请三界诸众神仙,参加的“安天大会”上,又一次出现。

其中,东岳“泰山”,对应为天干中的甲乙二木,五行属青木;西岳“华山”,对应天干中的庚辛二金,五行属白金;中岳“嵩山”,对应天干中的戊己二土,五行属黄土;南岳“衡山”对应天干中的丙丁二火,五行属赤火;北岳“恒山”,对应着天干中的壬癸二水,五行属黑水。

“五方五老”具体是谁,目前民间认同感最强的是:东方青灵始老天君,号青帝;南方丹灵真老天君,号赤帝;中央元灵始老天君,号黄帝;西方皓灵皇老天君,号白帝;北方五灵玄老天君,号黑帝。

当然,在西游神话中,七衣仙女告诉孙悟空,按照往年参加王母娘娘蟠桃宴会的旧制名单,佛教中的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入选南方五老之一。

原著中,这样写到:“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

那么,道教有五方五老,是按照天地五方来划分,佛教中的“五方佛”,又是怎样划分的?他们又分别是谁呢?

通读《西游记》原著,佛教中的“五方佛”,并没有集体出现过,也没有对五方佛具体的介绍。

但在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洗去凡尘,脱胎换骨,五圣修成正果,如来佛祖分别加封唐僧师徒后,灵山诸佛菩萨、圣僧、罗汉、揭谛等一切得道的神仙,合章皈依诵念的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名单中,出现过一次。

“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毗卢尸佛,南无宝幢王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接引归真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精进善佛……”

佛教中的“五方佛”,又称为“五智佛”、“五智如来”,指的是禅那,静虑之意!代表五智、五德、五戒。

《如来渊源考》等佛教典籍认为,密宗的“五方佛”,实际上是佛教“转识成智”,体现了密宗借助事相表达佛教理论的特点,此五佛皆是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所化现:“五方明王为五方五佛之化现;五方五佛名号不一,皆为同体,毗卢遮那佛所化现。

唐代的著名译师,开元三大士之一——不空禅师,在他所译的《菩提心论》就曾注释说: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

其中,中央佛可以清净世间众人的痴心烦恼之毒,将色蕴转为法界体性智慧;东方佛可以清净人的嗔恨烦恼之毒,将识蕴转为大圆镜智;南方佛可以清净人的傲慢心烦恼之毒,将受蕴转为平等性智;西方佛可以清净人的贪心烦恼之毒,将想蕴转为妙观察智慧;北方佛,可以清净人的嫉妒心烦恼之毒,将行蕴转为成所作智慧。

从道教和佛教的经典对比分析来看,虽然道教的“五方五老”和佛教的“五方佛”,都与天地有关,却代表的意义不同,人物更是不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