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谁能想到吗?这两三米高的土疙瘩,就是历史上的“秦关百二”
发布于 2021-10-08 12:32
谓关中,就是“四关之中”,东为潼关(早期为函谷关),西为大散关,北为萧关,南为武关。这几个地方我是要计划走访完的,这次到商洛去,肯定到走访武关。
我们是从丹凤的船帮会馆出发,沿着312国道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路况不错。先吃饭,本来丹凤最有名的是牛筋面和牛肉泡馍,这里却没有,一人大碗羊肉烩面,不说味道,肉足量够,价格15元,看来连晚饭都不用吃了。
原来我以为武关是在高山之上,饭馆老板却说要我们顺着一条街巷向河道方向走去。和镇政府那条街不一样,这条街道是老房子居多,有些房子还好,屋檐下挂着玉米,但是有些房子已经残破不能住人,但是从房屋的基础上看,都是用大石头和巨大的条石做的基础,原来盖房子的时候都是很用心的。
问旁边的老人这房子多少年了,老汉咂口烟,“二三百年了!”真是吓我一跳。
武关遗迹就在街子的东头,基本没有什么保护,除了一块石碑,就是一段突兀的墙头,两三米高,我看连关中普通村落的村墙都不如。应了前面老汉的话,“没啥看得”。
一声叹息。
武关是古晋楚、秦楚 国界出入检查处为“秦之四塞”之一,在春秋时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
沿着小道向南,道路逼仄,一边是河流,一边是民房。走到头是一个小小送子观音庙。左转是火神庙,下去就是武关河。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有一个妇人在河边洗衣服,放眼望去,还有一对夫妇领着小孩子在沙滩上戏耍,一片平和的景象。
从这里看去,武关遗址其实就是在河道凸出的地方,这样看来,武关其实既是一个陆地的关口,又是一个“水关”,史书上说“山环水绕、险阻天成”是一句实话。
这倒大大出乎我的意外。
离开武关河,向西边走,一条街道正在修下水道,几个老汉围着聊天。问南门的位置在哪里,老汉说你过来的地方就是原来南门的位置,南门早就没有了。我们进入巷道的地方就是西门,也是一点痕迹没有,就剩下东门那么一点点。
这里老房子很多,老汉说旁边就有一个四百年的大院子,可以进去看看。我们迈步进去,屋内杂物较多,这里是住人的。院子是四合院的结构,四水滴檐,是大户人家。到前院遇到送客人出来的女主人,很热情,说你们随便看。
原来这里就是刚才我们在街道上看到的“田家大院”,是五间三进的大户人家。房子已经有四百年左右,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因为二进房子的前有一株三百多年的桂花树,只是树可怜地夹在两家的界墙之间。
女主人说以前分家砌墙的时候,伤了树,所以有两枝枯死。我倒是觉得老先人看后辈分家,伤心了。不过桂花树除了那两枝,枝繁叶茂。主人家前几年还收了些卖些钱,两块钱一斤,太费工,就懒得收花了。
院墙上还有一些标语,细看却是1960年的“十好家庭评比牌”,这应该也算是“文物”了。
大门上有簪花,两边有门壁,上面用青砖拼成菱形花纹,大门下的青石条有三米多长,当时盖这房子绝对是有家底的人——家里有矿的。
街上一个送客人出来的中年汉子很热情,说到田家,说田氏以前是大财东,“田氏八大家”远近名气很大。但是田氏老祖的字号叫“兴隆乾”,说是老先人也是穷的只有一条裤子穿,白天穿完晚上洗净烘干,第二天接着穿。有歌谣唱:“进了乾记门,麦仁祭祖坟。想吃改样饭,麦仁下点面。”就是这样勤俭节约,成就了巨大的家业,现在也被雨打风吹去。
这条街就是武关的中心大街,道通东西,两边原来都是商铺门面房,住在这里的人家,都是开门做生意的。
说起这些房子的破败,这汉子说没有办法,镇上不让拆,准备旅游,但是大家有没有钱修整,这里老房子修整是很费工费料的,他前几年看着大门实在不行了,用砖补了补墙面,花钱不少。
走在这条古老的商於古道上,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现在沪陕高速从这里绕过,原来的“关中东南门户”没落于荒野中。武关号称“秦关百二(以二敌百)”,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四中说:“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
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秦出武关而东取十五城,楚怀王即被
清人顾栋高诗:“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历史上是故事就像是山上的云雾,过去了就过去了,武关人的生活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里不再是交通要道了。近代武关镇最大的荣耀,可能就是1959年,林业部在武关召开全国16省(市)核桃现场会议,并勒石树碑。
武关留下的,不再是古代的遗迹,只有诗词永传:
杜牧《题武关》:“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崔融诗:“六里青山天下笑,张仪容易去还来。”
谭嗣同之武关》:“横空绝磴晓青苍,楚水秦山古战场。”
寇准《秋日武关道中》“驻马几多愁思苦,乱蝉衰柳武关中。”
王肇基《过武关》:“雄关百二仰西秦,生就岩疆迥不伦。”……
在商山道的烟云中,我们离开了武关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