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享丨该如何选购新能源汽车?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1-10-08 14:39

随着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有意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呢?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在选择之前,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是什么,是因为限牌还是因为对产品本身认可?

自己家里/单位有没有稳定的充电条件?

车子买来之后的用途,是否有跑长途的需求?

你所在的地区限购政策如何,气候状况如何?

那么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分别都对应着什么呢?下面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是什么,是因为限牌还是因为对产品本身认可?

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你对待新能源汽车,或者说是纯电动汽车不便之处的忍耐程度。

其实我相信不少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最初并不是因为觉得新能源好,而是迫于限牌等政策压力被逼无奈,最近上海调整限行规定带来的新能源热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消费者最初还是希望买到的新能源车在体验上不要与燃油车有太大的区别,如果由于续航、充电等问题给日常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那么你肯定会觉得被政策坑了。

但如果消费者是因为认可新能源车在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静谧性……等方面表现更优异而购买,那么他同样也会知道现阶段新能源车在某些场景下仍有不足,并且愿意接受其在部分时候可能出现的不方便,与前一类车主对待这些情况的心态完全不同。

所以如果你是因为限牌而选择购买新能源,那么整体上还是倾向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如果限牌政策同时限制了PHEV,那么也要尽量选择续航更长的纯电;但如果是因为对产品本身认可而购买,那么就更加倾向于纯电车型。

上海新颁布的限行政策让本地新能源品牌销量暴增

自己家里/单位有没有稳定的充电条件?

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可以说是能不能买纯电的决定性因素,一直以来都强调有没有私桩对于纯电动车的使用体验是截然不同的,有私桩欲仙欲死,无私桩生不如死。当然了,这里说的私桩不仅仅指自有固定车位上安装的充电桩,但凡是自己居住/工作地点步行10分钟之内、无额外停车费用、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满足随到随冲的都可以认为是有稳定的充电条件。

那么在这一步,如果答案是有稳定的充电条件,那么大概率就可以选择纯电车型;如果没有稳定的充电条件,并且计划购买的车型不是蔚来、特斯拉、小鹏这些具有相对比较完备的超充/换电网络的品牌,那么还是首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车子买来之后的用途,是否有跑长途的需求?

如果是家庭首辆车(换购等同于首辆车),那么这辆车肩负的任务还是会非常重的,会包括日常通勤、市内出行、节假日回老家、周边自驾游……等等,总体来说还是可能会有一定的长途需求,所以此时即使是平时有充电条件,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讨论。

目前高速公路的快速充电网络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新能源车主的需求,偶尔应急可以,长期使用会大幅影响体验

如果长途出行的频次不那么高,或者你回想起自己之前的用车场景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开车出过远门的话,这时候还是非常推荐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私桩,那么车辆续驶里程最低只要能够满足3-4天的往返通勤里程即可,以节约购车成本(但尽量也不要低于300km);如果没有私桩的话,车辆续驶里程就必须要能够满足日常一周的出行需求,并且不要低于400km。

而如果是家庭第二辆车,那么大多数的情况都可以选择纯电动车。

家庭购置第二辆车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第一辆车的补充,比如家里目前已经有一辆主力用车(多是燃油车),但可能由于另一半上班不顺路、家人接送小孩、大厨出门买菜……等等需求还要再买辆车作为备用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长途出行的需求,选购原则参考之前说的,如果你有私桩(包括便携式充电器),那么车辆续驶里程最低只要能够满足3-4天的往返通勤里程即可,以节约购车成本;如果没有私桩的话,车辆续驶里程就必须要能够满足日常一周的出行需求,但是不需要太在意最低续使里程了,毕竟真没电了还有另一辆车应急。

宏光miniEV的热销证明了续航不是选择新能源车的唯一指标

你所在的地区限购政策如何,气候状况如何?

由于电动汽车的相关补贴/优惠政策往往会掺杂一些地方政府的情感,因此各个地区的限行限购政策也会因此有所区别,那么我们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些政策上的差异。

比如某些城市的插电混动不能享受新能源汽车在牌照或者限行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北京),那么我们在这些城市可能需要被迫选择纯电动车型,但由于你本身的用车条件可能并不适合买纯电动车,因此这时候就要尽量选择续驶里程长的车型,并且最好该品牌还能提供比较便捷的充换电服务。

再比如某些城市的新能源车牌额度是随车不随人的(比如上海),那么我们在买车时最好还是要考虑一下未来3-5年的用车需求,留足余量“一步到位”,以防止需要换车时政策对新能源牌照的发放限制更加严格。

而气候对于新能源车的选择同样会产生影响,如果是在比较炎热的地区,那么就要格外注重电池的散热,尽量不要选择风冷电池的车型;此外同燃油车在夏天开空调油耗会升高一样,电动汽车夏天开空调也会对续航造成一定影响。

而如果是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那么就需要考虑低温对电池效率的影响以及热空调对续航的影响,如果非要购买纯电动汽车,尽量选择带有热泵空调和电池包预热功能的车型,并且续驶里程需要根据气温的高低按照之前的结论乘1.5-2倍。而如果是在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黑龙江、蒙东地区),尽量不要选择纯电动汽车,如果的确是追求电车的驾驶体验,可以考虑续航长一点的插电混动。

冬天是电动汽车的天敌

那么基本上从这四个方面考虑完了之后,大致选择什么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最后再来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没桩、首辆车、有长途需求——尽量选择PHEV以及续使里程超过600km的纯电;

·没桩、首辆车、无长途需求——尽量选择续航里程超过400km的纯电;

·没桩、二辆车(补充型)——续驶里程超过一周出行需求的纯电;

·没桩、二辆车(升级型)——续驶里程超过400km的纯电;

·有桩、首辆车、有长途需求——尽量选择PHEV以及续使里程超过500km的纯电;

·有桩、首辆车、无长途需求——尽量选择续航里程超过300km的纯电;

·有桩、二辆车(补充型)——续驶里程超过3-4天出行需求的纯电;

·有桩、二辆车(升级型)——长续航PHEV及续驶里程超过400km的纯电;

·综合当地政策及气候情况对上述标准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呢,还有一些其他挑选新能源车的注意事项也一并告诉大家

1.谨慎选择销量低的车型,尤其是小品牌月销量常年个位数的车型(相关数据目前某车之家的app在车系页面可以看,记得多看几个月),避免后续维修保养上的麻烦;

2.对续航卡着百位大关(如301、402、503、604……这种),并且百公里电耗明显低于同级别其他车型,一定要警惕其续航数据的真实性,如果该车型没有拿得出手的省电黑科技,一律减掉50km再比较;

3.同等条件下尽量选择带有预约充电的车型,在有私桩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节约电费;

4.同等条件下尽量选择带有整车控制器FOTA功能的车型;

5.同等条件下尽量选择纯电平台上诞生的车型;

 最后感谢大家阅读,我们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与大家分享相关汽车知识,解读不同车型的热点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